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世界最偉大的烘焙藝術:酥皮飲食puff pastry(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上一篇:維也納麵包竟然不是來自維也納?認識kipferl

相信把「酥皮」稱作是最偉大的烘焙藝術一點也不為過。如果你很喜歡麵包店的可頌、酥皮肉鬆麵包、牛排館必點的酥皮濃湯;蝴蝶酥、杏仁千層酥、蘋果派這類酥皮點心;甚至會去烘焙材料行買酥皮成品,親自動手做蘋果派、餡餅,想必都是因為著迷酥皮那層疊酥脆且帶有油脂香氣的爽快口感。要說有誰會不愛酥皮,誰信呢?

不過撇除不提口味的喜好,綜觀酥皮發展的歷史來看,它的確有資格擁有「偉大」的名號。畢竟酥皮的誕生,確實影響了許許多多的歐亞民族、帶來人類飲食文化的進化,也才能在我們身處的時代,使酥皮的製作技術享譽世界、成為人人都喜愛的獨特點心。

在第一篇文章,透過談論酥皮(或稱作派皮)麵團的製作流程,我相信大家應該已經了解酥皮的效果是如何製作而成;在這篇文章,我們將要探討酥皮的發展歷史,好好認識酥皮到底是如何擴散到全世界的。


最早的酥皮是什麼?又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酥皮,是一種名為Phyllo(或稱Filo)的薄麵團。

Phyllo源自古希臘語φύλλο,意指「葉子」,在希臘人使用此詞彙的語意裡Phyllo可能指的是一種「薄如葉子的麵團」。成分有水、麵粉與油。作法是先將所有材料揉合成完整的麵團,之後分切成小圓狀,以桿麵棍壓平、灑粉,桿成薄如紙張的薄麵團。

Phyllo的使用方法是於每一層薄麵團上塗抹油脂,然後疊放在烤盤或者疊捲成長條狀,烘烤後就會形成層次分明的酥皮。地中海以東一帶地區的酥皮美食幾乎都使用Phyllo來製作。可以說,Phyllo(的概念)是所有酥皮食品的源頭──



以下內容為premium限定!
歡迎付費成為premium會員,閱讀本文章!




追蹤社群:FB粉專噗浪PlurkIG

出版專題:「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Moonrogu短篇小說集」走跳麵包:麥子與水的奇幻之旅」「奧革蘭」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成為Premium會員,隨時閱讀我的文章、與我互動。

↓↓拍手五下,支持我的創作!↓↓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2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菜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5.2K會員
2.1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4/03/08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2024/03/08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2021/11/19
《食物與廚藝》說明,蒸氣能夠提高烤爐傳遞到麵團的熱傳導率,加速麵團內部氣孔膨脹;同時,蒸氣會在麵團表面形成水膜,延緩麵團表皮熟化、形成硬皮的速度.....;然而對於普遍家庭而言,要能使用到具備蒸氣功能的烤箱所費不貲...... 但若我們又想烤好麵包,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1/11/19
《食物與廚藝》說明,蒸氣能夠提高烤爐傳遞到麵團的熱傳導率,加速麵團內部氣孔膨脹;同時,蒸氣會在麵團表面形成水膜,延緩麵團表皮熟化、形成硬皮的速度.....;然而對於普遍家庭而言,要能使用到具備蒸氣功能的烤箱所費不貲...... 但若我們又想烤好麵包,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2021/08/19
我們可以知道利用Phyllo製作的酥皮,是將薄麵團分批抹油疊放後烘烤,以達到分層酥脆效果的酥皮技巧;但是在現代的西式烘焙,我們能看到另一種、也就是先前介紹運用「桿壓摺疊」來讓麵團包覆油脂的酥皮製法。一般認為,這種製作方式來自法國,也有人說是奧地利,更有另一些說法指出是西班牙,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2021/08/19
我們可以知道利用Phyllo製作的酥皮,是將薄麵團分批抹油疊放後烘烤,以達到分層酥脆效果的酥皮技巧;但是在現代的西式烘焙,我們能看到另一種、也就是先前介紹運用「桿壓摺疊」來讓麵團包覆油脂的酥皮製法。一般認為,這種製作方式來自法國,也有人說是奧地利,更有另一些說法指出是西班牙,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冷冷的冬日早晨離開溫暖的被窩!在甜蜜的夢境中回到殘酷的現實世界!你真的需要一點comfort food來撫慰這樣的心靈創傷。 麵包,就是我的鴉片食物。給我一杯飄散濃香的咖啡,再來片飽含麩質的麵包,是的!咖啡因(caffeine )加上麩質(gluten),這便是我最虔誠的早晨喂毒儀式。 |德國女孩
Thumbnail
在冷冷的冬日早晨離開溫暖的被窩!在甜蜜的夢境中回到殘酷的現實世界!你真的需要一點comfort food來撫慰這樣的心靈創傷。 麵包,就是我的鴉片食物。給我一杯飄散濃香的咖啡,再來片飽含麩質的麵包,是的!咖啡因(caffeine )加上麩質(gluten),這便是我最虔誠的早晨喂毒儀式。 |德國女孩
Thumbnail
我們可以知道利用Phyllo製作的酥皮,是將薄麵團分批抹油疊放後烘烤,以達到分層酥脆效果的酥皮技巧;但是在現代的西式烘焙,我們能看到另一種、也就是先前介紹運用「桿壓摺疊」來讓麵團包覆油脂的酥皮製法。一般認為,這種製作方式來自法國,也有人說是奧地利,更有另一些說法指出是西班牙,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我們可以知道利用Phyllo製作的酥皮,是將薄麵團分批抹油疊放後烘烤,以達到分層酥脆效果的酥皮技巧;但是在現代的西式烘焙,我們能看到另一種、也就是先前介紹運用「桿壓摺疊」來讓麵團包覆油脂的酥皮製法。一般認為,這種製作方式來自法國,也有人說是奧地利,更有另一些說法指出是西班牙,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Thumbnail
最早的酥皮,是一種名為Phyllo(或稱Filo)的薄麵團。 Phyllo源自古希臘語φύλλο,意指「葉子」,在希臘人使用此詞彙的語意裡Phyllo可能指的是一種「薄如葉子的麵團」。成分有水、麵粉與油。作法是先將所有材料揉合成完整的麵團,之後分切成小圓狀,以桿麵棍壓平、灑粉,桿成薄如紙張的薄麵團─
Thumbnail
最早的酥皮,是一種名為Phyllo(或稱Filo)的薄麵團。 Phyllo源自古希臘語φύλλο,意指「葉子」,在希臘人使用此詞彙的語意裡Phyllo可能指的是一種「薄如葉子的麵團」。成分有水、麵粉與油。作法是先將所有材料揉合成完整的麵團,之後分切成小圓狀,以桿麵棍壓平、灑粉,桿成薄如紙張的薄麵團─
Thumbnail
根據地區不同,對這項甜點的製法要求也有些不同,比如希臘的版本要求要有33層麵皮,代表著耶穌基督在世上的年歲,在某些的中東地區則認為經典的果仁蜜餅需要有40層的麵皮,又比如說在保加利亞或者約旦這些地區,他們認為可以加蜂蜜或糖漿,但是在土耳其黎巴嫩等地區則認為需要加糖漿而非蜂蜜。
Thumbnail
根據地區不同,對這項甜點的製法要求也有些不同,比如希臘的版本要求要有33層麵皮,代表著耶穌基督在世上的年歲,在某些的中東地區則認為經典的果仁蜜餅需要有40層的麵皮,又比如說在保加利亞或者約旦這些地區,他們認為可以加蜂蜜或糖漿,但是在土耳其黎巴嫩等地區則認為需要加糖漿而非蜂蜜。
Thumbnail
我很想寫一篇關於義大麵的文章,因為我很喜歡吃,看了一些資料覺得很有趣。在閱讀資料的同時,我也發現其他有趣的東西,第1個就是關於「丹麥包/酥」 (Danish) 。
Thumbnail
我很想寫一篇關於義大麵的文章,因為我很喜歡吃,看了一些資料覺得很有趣。在閱讀資料的同時,我也發現其他有趣的東西,第1個就是關於「丹麥包/酥」 (Danish) 。
Thumbnail
西班牙冬天節慶多,要吃的食物也很多,萬聖節要吃聖人之骨Huesos de santos,聖誕節要吃牛軋糖Turrón和杏仁糕Mazapán,在三王節要吃國王的蛋糕-Roscón,而從萬聖節開始到三王節期間,還別忘了留點胃,因為要幫忙吃義大利的水果麵包Panettone...
Thumbnail
西班牙冬天節慶多,要吃的食物也很多,萬聖節要吃聖人之骨Huesos de santos,聖誕節要吃牛軋糖Turrón和杏仁糕Mazapán,在三王節要吃國王的蛋糕-Roscón,而從萬聖節開始到三王節期間,還別忘了留點胃,因為要幫忙吃義大利的水果麵包Panetton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