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人觀點】以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關於高效輸出的七個反思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高效輸出沒有捷徑,但也不必繞遠路
一直都有閱讀與學習的輸入習慣,到近兩年才開始刻意培養寫作的輸出能力,在去年也出版了《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收到許多讀者的迴響與提問,有些問題是我自己沒想過的,但也因此啟發了我去思索如何解決、如何回答?
當然,這些思考也同樣幫助我更好的實踐輸入與輸出上的效率與效能。也因此有了這一篇文章的出現,歸納了我在輸出上的一些觀察與省思,希望對於在輸出上遇到阻礙或是期望持續精進的內容產出者,能有參考與交流的價值。
​總共歸納了七點:
一、以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
​以輸出為前提,輸入也會跟著改變。舉例來說,心中想著規劃出國旅遊、或是打算購買新電腦,往往更容易注意到這方面的資訊。(這裡撇除臉書偷聽你說話這種假設)​
​帶著問題去閱讀與學習,也會提升效率與品質。比方說,目的、關聯與效益,就是一種基本卻實用的提問法。​比方說,我個人有一套「望聞問切、再三提問」的精準閱讀法,就是利用這三個提問為基礎所實踐的一種高效閱讀法。詳細說明請參見《高產出的本事》一書,或者參考關鍵評論網的摘錄的這一篇文章《如何利用「優勢輸出」模型,提升「精準閱讀」的體驗?
在閱讀前先思考為什麼要閱讀這本書?書中的內容與我有什麼樣的關聯、可以如何解決生活或工作中的問題?我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觀點、技巧或有價值的東西?​這是一種目標導向的閱讀法,不見得適用在所有閱讀上,但對於聚焦在「學習」的閱讀能達到效能與效率的提升。​
以提供「知識萃取」為主要服務的透鏡數位內容創辦人喊涵,寫過一篇文章《知識萃取的另一種切角,從書中萃取知識!》更用這套精準閱讀法來閱讀《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也是令我大開眼界!
有許多人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好,所以無法做好輸出這件事;或者覺得輸出的成果不好,一定是因為輸入得不夠多。其實,更多的輸入未必會換來好的輸出,而好的輸出也不見得需要更多的輸入。
多數高效的內容產出者,都懂得先輸出,來反饋更好的輸入,然後用對的輸入產生更好的輸出,創造出像滾雪球般的飛輪效應。在不少高效輸出、學習類的商管書中,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概念。
用輸出反饋輸入的高效作法
比方說,金川顯教在《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中提到「iOIF」模型。
他強調高效產出的關鍵,就在於「先輸出、再輸入」的概念。先有了微輸入(input)之後,就要開始產出(Output),邊做邊思考,碰到不足的部分再繼續輸入(Input),最後重新檢討行動、進行反饋(Feedback),藉此來達到高效產出。
知名的學習之神,史考特.楊在他的暢銷書《超速學習》中提到的費曼學習法,是目前公認的高效學習法,其概念同樣是以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
包括選擇、發現、學習與簡化四個步驟:
  1. 選擇(輸出):從輸出開始,找出想要學習的東西,將所知與主題相關的一切資訊都寫下來,包含理論、思維、方法、技能等,再運用簡單的方式對完全不懂的人說明。
  2. 發現(反饋):反饋在過程中找出不理解、卡住的點
  3. 學習(輸入):開始輸入,透過任何資源來學習,直到這些不理解、卡住的點都能輕易的說明清楚。
  4. 簡化(輸出):將所有過程簡化為圖像來呈現,加上自己舉的例子,或用對方熟悉、易懂的方式說出來。
而我個人所設計的優勢輸出模型,也是運用相同的概念,在一開始就先想著輸出的目的、對象與框架,然後進行輸出、輸入與反饋的過程,來提升輸出的品質與速度。
二、以前輸出是本事,現在輸出是本能​
​相較於過往,懂得輸出的人就更容易被看見;現在若是不懂得輸出,往往就是失去了存在感。​你發現了嗎?年輕人愈來愈習慣輸出,網紅大為活躍;透過影片、音頻或其他形式來輸出想法與觀點,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曾經一位夥伴問了我一個問題。
輸入和輸出的能力該如何培養?
原本當下想直接回覆,但想了想這樣太草率了。我的答案,對他人來說也許不是,甚至可能是是問題。想了兩週、盤點了過往的成長路徑,我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學以致用。從求學時期到出社會的頭幾年,我很強調學以致用這件事,具體來說是「」與「」這兩個面向的循環。比起學的多,我更在意能應用到實踐上的轉換率有多高。
第二個階段:看懂局、說中點。在職涯後期成為幕僚角色之後,有很多的時間都是自由發揮,不是解決問題、就是自找問題,所以「」與「」的能力決定了能否在職場上活下去的關鍵。聽出言外之意、懂得讀出利害關係與利益權衡,而且要能講中問題的本質、說出影響力。
第三個階段:價值變現。在成為知識型自雇者後,就是完全靠腦袋吃飯。面對生存與抄襲的應對,我認為就是成長與產出的效率與效能,都提升到極致。所以必須提升閱讀的深度與廣度、練習寫作,以及講授與輔導問題解決的技術及技巧。也因此投入大量時間在「」與「」還有「」這三個層面。
總體來說,就是「聽、說、讀、寫、做、教、學」的基本能力與綜效發揮。
輸入、輸出實踐的七個具體層面
單看單一技能,我都不是市場上頂尖的層次,但就綜合實力來說,我對自己還是還有自信的。我給對方的建議,就是從這七個層面好好盤點自己的輸入(聽、讀、學)輸出(說、寫、做與教),然後保持輸入與輸出之間的平衡。你再回頭看我所寫的,就會發現每一個階段,我都在輸入、輸出有所增加與提升;只不過當初我並不是有意識地這麼做,就是巧合而已。
當你能聽的懂、說的清、讀的透、寫的好、做的到、教的會、學的快時,其實就會自然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連結起來,即使跨入任何一個領域也是事半功倍。
除非你已經站上管理者的那道防護線上,想要保有競爭力,懂得輸出是必然得學會的能力,而且形式選項越多越好,像是口說表達、文字寫作、簡報圖解、企劃提案、程式編碼、樣板實作等等。​
三、輸出的中心是文章,即語言表現​
不論是演講、簡報還是其他形式的輸出,我的起手式都是文字寫作,可能是架構的組織、內容的鋪陳,甚至是一篇完整的逐字稿文章。
透過文字語言的表現,得以檢視結構、層次上的邏輯性。然後再轉化為不同形式的輸出時,都能確保一定程度的完整性,無論是口語的溝通表達、文章寫作、簡報規劃、視覺圖解或是前面提到的精準閱讀,都只是場景應用的一種。更重要的是,所有形式的輸出彼此間會有整體性和一致性,這就是優勢模型的核心概念。
透過優勢模型,讓輸出與輸入成為你的優勢
四、輸出不公開等於沒有輸出​
​公開,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接受市場驗證。當然,也有可能完全沒有人看,但在心理層面上的意義仍是不同的。​
​當我知道也許有人會看到時,就會對於輸出的內容與受眾的關聯性,會更有意識地去思考一些問題:這與受眾有什麼關係?對他們有什麼價值?​​
如果能獲得受眾的回饋,那就再好不過了。當然,我指的不是迎合受眾的胃口、照單全收。而是去進一步思考,為什麼對方會提出這樣的回饋?他們是怎麼想的?自己又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五、不是在賣文章,而是要用文章賣東西​
​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待寫文章這件事的?但就我個人的觀點,比起將文章當作獲取價值的產品,我會更傾向於將文章當做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的載體。​
用來打造個人品牌、連結目標客群的一種通路,就像是內容行銷,讓對方知道「我」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同時帶來他們想要的效益,而不僅僅是一字兩、三元的產出價值而已。​
舉例來說,幫一本書寫推薦序。​
也許你看到的是不到兩千元的稿費酬勞,所以婉拒了。但我看到的是品牌認可的曝光效益,以及內容所傳達的專業素養,對於關鍵客群來說,是提升心占率的重要因素。​
在這之前,可能就是無酬的寫作分享,才有機會吸引到出版社的注意與青睞。這些其實都是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的過程,然後無酬寫作會轉換為有酬邀稿、再轉變為出版或演講邀約,就跳脫了以字計酬的模式。​
​六、多數人是語言輸入過剩,觀察輸入不足​
大量的閱讀與課程進修,就算是輸入了嗎?我想還要考慮到輸入的品質與轉換率。​
​只是一昧地輸入,都是別人的語言、文字與想法,如果沒有消化、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麼你在做的事情其實與電腦沒有兩異,而且肯定比不過電腦。​
​所以為什麼要輸出?為了驗證輸入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當你發現聽完一場演講、上完一堂課,輸出時卻說不出任何東西、乏善可陳,你就會明白自己輸入的是什麼了。​
​唯有透過輸出,才能強迫自己將輸入的東西變成自己的,那怕只是將別人的東西儲存成為記憶,也比什麼都沒有留下來得好。​
該如何在這個時代,讓自己從容又持續地成長?在《躍遷》這本書中,或許給出了答案。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先慢下來;不是不做,而是想清楚再做,學習也是如此。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學習的管道,從個人閱讀、集體讀書會、旅遊生活到線上課程;只要你想,二十四小時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我們相信只要大量閱讀與努力學習,就能得到成長進步,但事實是如此嗎?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遇到問題的速度,這才是你焦慮的根源。
想像有一個巨大的漏斗,上方是你餵食知識的入口,你丟了很多書籍、知識進去,下方的出口出來的會是什麼?如果我們換一個方向來思考,你希望下方出來的是什麼?那麼,上方又應該丟入些什麼呢?如何確保這個轉換的過程如你所願?這就是以終為始的學習方式。
可惜多數人的問題就在於:語言輸入過剩,觀察輸入不足。
​如果將大腦視為一個系統,那麼這個系統有效運作的模型包含了四個部分:輸入、處理、輸出與反饋,又稱為IPO模型。
大腦系統運作的IPO模型
我們的大腦,藉由各種「輸入」的管道取得資訊,然後「處理」這些資訊再「輸出」結果,反饋給大腦做為判斷決策或進一步運算處理的依據。
我們藉此改變了大腦世界,但這些過程都是在大腦中完成的,而且是一次性的,成效十分有限。如果我們希望更有效地活化大腦,帶來更大幅成長,甚至是改變真實的世界,就必須將「輸出」具象化,透過溝通表達、文章寫作、圖像創作或其他視覺化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回饋。
日本的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同時也是一位出版過二十八本著作的知名作家,以高效輸出的能力而廣為人知。他認為,人生是靠輸出達到轉變的。
他在《最高學以致用法》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有一個人每個月讀三本書,而另一個人每個月讀十本書,誰會成長的比較多?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看得多的人可以獲得比較多知識,所以成長的比較多吧?」
這是一種迷思,而且普遍都相信大量的閱讀可以換取來更多的成長。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影響成長的關鍵不在於輸入量的多寡,而是處理的方式與品質。
舉例來說,一個月讀三本書,而且說得出三本書內容的人,與一個月讀十本書卻說不出任何一本書內容的人相比,你覺得誰會有所成長呢?相信沒有人會懷疑答案是前者吧!這就是觀察輸入與單純的言語輸入的差異。
七、大量的閱讀,可以產生化學反應​
關於這一點,去問問那些大量閱讀的人。我想沒有人會反對的,但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不一定。​
以上,就是我在輸入與輸出實踐上的一些觀察與反思,希望對你在思考如何做好輸出或是高產出時,會有一些幫助!對了,你還記得文章中提到哪些關於輸出與輸入的書單嗎?整理如下:
  1. 高產出的本事
  2. 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
  3. 最高學習法
  4. 精準學習:「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5. 躍遷
  6. 最高學以致用法最高學習法
  7. 超速學習
書名看起來都很像是吧?我也這麼覺得 : )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asypresentation2016@gmail.com)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你寫過履歷嗎?如果有人告訴你,自己寫履歷的經驗很豐富,不知道你會怎麼想? 雖然我準備履歷的經驗不多,但我做過非常多的提案、也面試過上百位的面試者,直到現在我也固定在大學內提供職涯輔導的服務;所以,我很清楚從檢視履歷的觀點,希望看到的是什麼?不想看到的又是什麼?
你有在看TED的習慣嗎? 我有,不過近幾年看得少了。在TED上有不少的經典演說,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外,對於溝通、演說或上台簡報都有相當價值的幫助。有十部相關的TED演說,我建議你可以收錄起來看看。
如何創造價值?如何讓價值被人看見? ​無論是職場工作者、還是自雇者,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就想著變現價值,不是不可能,只不過那叫詐騙。​有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雖然老掉牙、但充滿智慧,端看你如何理解與運用它。​ 這篇文章中,我會告訴你如何用商業思維,重新理解這個無有優廉跑的概念。
你是否覺得與人溝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一次簡報都苦惱到底該說什麼?花了大把時間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自信滿滿的上台去報告,卻總是叫好不叫座,看著台下面無表情、反應平平,只得到一句「辛苦了!」 或許你該重新思考一下你的溝通方式了。
你寫過履歷嗎?如果有人告訴你,自己寫履歷的經驗很豐富,不知道你會怎麼想? 雖然我準備履歷的經驗不多,但我做過非常多的提案、也面試過上百位的面試者,直到現在我也固定在大學內提供職涯輔導的服務;所以,我很清楚從檢視履歷的觀點,希望看到的是什麼?不想看到的又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賽道狂人》講述的是美國福特公司在著名的賽車比賽「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勝過傳統義大利賽車大廠法拉利的歷史事件;想當然耳,它是一部帶有美國民族主義色彩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兩國在賽車這件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
Thumbnail
我們都自認自己討論他人是理性客觀的。事實上,都只是在用自己的主觀,去猜想我們根本無法知道的客觀。 而既然是主觀猜想的,那跟八卦造謠又有什麼差別?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是在八卦別人愛八卦這件事而已。 那麼究竟怎麼做,才算是在有意義的討論價值觀,而非沒營養的八卦呢?
Thumbnail
要進入茶職業市場,除了製茶、焙茶這類需要器材設備訓練的專業人才,同學們不妨以泡茶、品茶、侍茶、司茶的角度切入。先在業界累積技能與經驗,最終要經營個人IP,才是長遠之計。
Thumbnail
在問什麼是「愛」之前,要知道維繫關係的並不只是愛。 看完《瘋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這部電影,最大的心得就是維持自身的價值非常重要,才能確保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得到一席之地。 在感情關係裡面也是,過度以愛為名的需索,無能或無力給予,到最後只會讓對方耗盡致使關係終結。
Thumbnail
承繼了第一集由珊卓・布拉克主演的《蒙上你的眼》,《蒙上你的眼:逃出巴賽隆納》將場景搬到西班牙,在擴張世界觀的同時,也更深刻地談論外星力量來到地球後,激發出人類社會、心理的黑暗面。
Thumbnail
在企業發展階段,持續不變的議題除了如何更精進目前商業模型以及找出第二事業線方面的商業策略議題外,另外就是組織佈建與人才養成的議題了,當然資金流也是重點。 近期聽到由講師界天后級 敏敏老師主持的《職場輕鬆學》
Thumbnail
去年表弟剛進入職場,聊天過程中讓我有機會回想當初,思考我可能會告訴過去的自己什麼,藉以跟他分享並提供一點鼓勵。 第一個提醒是很殘酷的老生常談,職場真的不是學校; 第二個提醒是不用太害怕犯錯; 第三個提醒是臉皮真的要厚一點; 如果有人能夠借鑒我的經驗被鼓勵到,那就太好了, 祝福所有的新鮮人。
Thumbnail
新創公司在草創時期,便設置專業的HR甚至是人資部門,就能專注在核心事業的發展。因為專業人資能夠: • 建立基礎的人資管理政策與流程 • 妥善保存員工紀錄作為後續應用 • 促進團隊不斷成長 • 確保組織內部規範符合法令 • 改善員工的身心健康 • 建立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 • 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超前部署
Thumbnail
・實體辦公室的辦公能更夠獲得不可取代的人與人的交流體驗。 ・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茶水間交流」,才有製造在工作的美好回憶的機會,或至少是滿足了人跟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感。 ・我們要如何去平衡建立在線上與線下的職場人際關係是往後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賽道狂人》講述的是美國福特公司在著名的賽車比賽「利曼24小時耐力賽」中,勝過傳統義大利賽車大廠法拉利的歷史事件;想當然耳,它是一部帶有美國民族主義色彩的作品,但另一方面,也呈現出兩國在賽車這件事情上,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
Thumbnail
我們都自認自己討論他人是理性客觀的。事實上,都只是在用自己的主觀,去猜想我們根本無法知道的客觀。 而既然是主觀猜想的,那跟八卦造謠又有什麼差別? 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只是在八卦別人愛八卦這件事而已。 那麼究竟怎麼做,才算是在有意義的討論價值觀,而非沒營養的八卦呢?
Thumbnail
要進入茶職業市場,除了製茶、焙茶這類需要器材設備訓練的專業人才,同學們不妨以泡茶、品茶、侍茶、司茶的角度切入。先在業界累積技能與經驗,最終要經營個人IP,才是長遠之計。
Thumbnail
在問什麼是「愛」之前,要知道維繫關係的並不只是愛。 看完《瘋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這部電影,最大的心得就是維持自身的價值非常重要,才能確保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得到一席之地。 在感情關係裡面也是,過度以愛為名的需索,無能或無力給予,到最後只會讓對方耗盡致使關係終結。
Thumbnail
承繼了第一集由珊卓・布拉克主演的《蒙上你的眼》,《蒙上你的眼:逃出巴賽隆納》將場景搬到西班牙,在擴張世界觀的同時,也更深刻地談論外星力量來到地球後,激發出人類社會、心理的黑暗面。
Thumbnail
在企業發展階段,持續不變的議題除了如何更精進目前商業模型以及找出第二事業線方面的商業策略議題外,另外就是組織佈建與人才養成的議題了,當然資金流也是重點。 近期聽到由講師界天后級 敏敏老師主持的《職場輕鬆學》
Thumbnail
去年表弟剛進入職場,聊天過程中讓我有機會回想當初,思考我可能會告訴過去的自己什麼,藉以跟他分享並提供一點鼓勵。 第一個提醒是很殘酷的老生常談,職場真的不是學校; 第二個提醒是不用太害怕犯錯; 第三個提醒是臉皮真的要厚一點; 如果有人能夠借鑒我的經驗被鼓勵到,那就太好了, 祝福所有的新鮮人。
Thumbnail
新創公司在草創時期,便設置專業的HR甚至是人資部門,就能專注在核心事業的發展。因為專業人資能夠: • 建立基礎的人資管理政策與流程 • 妥善保存員工紀錄作為後續應用 • 促進團隊不斷成長 • 確保組織內部規範符合法令 • 改善員工的身心健康 • 建立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 • 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超前部署
Thumbnail
・實體辦公室的辦公能更夠獲得不可取代的人與人的交流體驗。 ・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茶水間交流」,才有製造在工作的美好回憶的機會,或至少是滿足了人跟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感。 ・我們要如何去平衡建立在線上與線下的職場人際關係是往後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