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梅洛龐蒂《眼與心》:世界都是被「感覺」出來的!
付費限定

梅洛龐蒂《眼與心》:世界都是被「感覺」出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生於二十世紀初至中葉,是法國有名的「身體現象學」哲學家,思想銜接了胡塞爾、海德格、帕格森等人,下則為符號學奠定了許多基礎思想。《眼與心》是梅洛龐蒂逝世前的一篇長篇論文,她以「身體現象學」的概念,論述了當代的藝術與哲學的關係,是一部跨越學科的著作。

一、理論核心:

《眼與心》一書,主要闡述了一個大概念:所有人眼前的世界(梅洛龐蒂稱為「可見性」的世界),都是由無數「影像」虛構出來的,即便是「運動」中的事物,也都是由無數虛構出來的「接合狀態」(racords fictifs),將「影像」連接起來,形成如同在「運動」的幻象。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好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程冠培的沙龍
46會員
21內容數
本專題將以書評的方式,適時結合簡單的文學理論,並運用上位後設思考的模式,分析文學作品、理論專書。 上位後設思考,是藉由分析文章的架/結構、象徵/意象、技巧與作品內涵,但不涉及內容的分析法,屬於後現代的閱讀與分析模式。這樣的思考模式,是筆者正在大量推廣的文本分析法,邀請讀者一同加入新興閱讀人的行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