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款待不安情緒

2024/04/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Photo credit/徐鈞信

       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時,WHO(世界衛生組織,下稱WHO)於2021年3月發文呼籲世人關注心理健康,尤其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全球盛行率上升了25%。WHO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進一步表示,這可能只是疫情對全球心理健康威脅的冰山一角,我們應更全面地關注心理健康議題。世界心理衛生聯盟在2022年更倡議,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有必要成為疫情時代下的優先事項。


  進入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不安的本質

  有許多學者指出,「不安」是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產生的擔憂情緒。Alan Wilson Watts博士在著作《不安的智慧:憂慮年代裡身心解放的秘密》中提出一個有趣的討論,為何動物似乎不擔憂未來的痛苦和死亡,獨獨人類為了未來而不安呢?Watts認為,動物有限的智力使牠們無法良好的記憶過去、預測未來,而人類優異的認知功能使我們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的層次中體驗,享有豐富、敏感經驗。然而,人能感受到強烈的愉悅,也就能感覺到激烈的不安。此外,Watts指出,比起當下的經驗,人更重視對未來的期盼。如果有人能保證「未來會更好」,我們就能熬過當下的低潮;但若不能保證未來會美好,我們就容易陷入不安的情緒。Watts提醒,如果「此刻的幸福」很大程度要仰賴對「未來是否美好」的評估,那麼我們只會模模糊糊地體會現在,同時被不安填滿

  其實,我們只需利用一點(人類特有的)想像力就能撫平不安情緒,保留更多能量給當下的生活。



自我照顧:溫柔款待焦慮不安

  我常用「小木屋」的比喻來輔助個案了解情緒本質,以及接納自我情緒的概念。

1. 小木屋:請想像自己擁有一個小木屋,住在裡頭。生活中,不時有些「情緒」訪客到來,它可能像你最喜愛的好友(如:快樂)、家人(如:安心),但也可能像讓你反感的親戚(如:煩躁)或令你不自在的人(如:憤怒)。對於正向情緒,人往往大方地開門迎接、張開雙臂擁抱;但面對負向情緒,卻常猶豫再三,直到對方重複按電鈴、拍打門窗(畢竟你明明就在屋內,不是嗎?),才不情願地開門,或者…假裝自己不在家,希望對方撤退。

2. 「不安」前來拜訪:人們對不同情緒厚此薄彼,而不安屬於不受歡迎的訪客。但我們常體驗到的是,越抗拒不安,它就越激烈;且當拒不安於門外,缺乏對它的熟悉、理解,使我們越來越害怕它的叩門聲,形成惡性循環。

3. 款待「不安」,再替它送行:熱情擁抱也許太勉強,但我們可以溫柔地款待不安。首先,請你想像邀請不安入室,給它一張凳子在門邊稍坐(容許不安存在)。接著,若你願意,可以想像給它一杯熱茶(溫柔、耐心等待不安趨緩)。再來,你可以感受、傾聽、理解它(是什麼樣的不安?什麼引起了不安?)。試著體會這份善待的過程,以及不安被照顧、漸漸撫平,最後緩緩替它送行。



  當不安感受舒緩後,我們便能回到此時此地,將重心轉移到當下該完成的事項。情緒會再來、也會再離去,但我們明白下次不安造訪時,自己仍能溫柔款待它。


 

*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https://reurl.cc/L6p64a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https://reurl.cc/6QdXxy

8會員
16內容數
臨床心理師aka毛線球梳理師,電影/書/劇/動漫的心理學分析熱忱者。NTU臨床心理學碩士,專長為兒青、成人及神經心理學;在醫院與大學專任工作之後,進入社區服務民眾。 心理困擾像糾結的毛線球,牽牽絆絆、難分難捨。當看見絲絮/思緒裡頭的感受、需求、渴望、思考、意義,更加了解自己時,便有力量編織新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