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真確》#4 恐懼型直覺偏誤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恐懼型直覺

根據問卷調查,一般人被問到最怕什麼東西時,下面四個答案永遠名列前茅:蛇、蜘蛛、高處,以及受困在狹小空間。再來是其他意料中的答案:上台演講、針頭、搭飛機、老鼠、陌生人、狗、人群、血、黑暗、火和溺死等等。
這些恐懼基於明顯的演化理由在我們腦中根深柢固。對生理傷害、受困和毒素的恐懼曾幫助我們祖先活下去。在現代,對這類危險的感覺仍會觸發恐懼型直覺。每天你都能看到相關新聞:
  • 生理傷害:他人、動物、尖銳物品或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傷。
  • 受困:囚禁、失控或失去自由。
  • 毒素:肉眼看不見卻會感染或毒害我們的東西。
媒體忍不住訴諸我們的恐懼型直覺,這是吸引注意力的方便辦法。事實上,最大的新聞通常引發不只一種恐懼。比方說,綁票和空難都會同時引起對傷害與受困的恐懼。當地震發生,壓在倒塌房屋底下的人既受傷又受困,比一般災民更能引起關注。足以同時引起多種恐懼的新聞有力許多。
然而這造成矛盾:災害新聞空前常見,偏偏世界空前安全。
我們人類總算想出在天災下保護自己的方法。天災死亡人數的大量減少實在是另一個重大成功,只是世人大多不清楚。

航班


2016年,總計4000萬個商業航班安全降落在目的地,僅10個航班遇到致死事故,出事率僅0.000025%,但新聞當然是報導出事的航班,至於安全的降落沒有報導價值。
回首1930年代,搭飛機非常危險,空難接連發生,乘客望之卻步。全球航空業者了解商業航班的潛力,但也明白飛航必須足夠安全,多數人才敢搭。1944年,他們全在芝加哥碰面,談好空安規定並簽署通過,包括非常重要的第十三號附約:一套事故報告的共用格式,全員彼此共享,以他人的錯誤為鑑。從此所有商業航班的事故都會經過調查,留下調查報告,找出風險因子,接著全球會採用修正過的安全程序。
恐懼型直覺十分強烈,可以促成全球的通力合作,帶來最好的進步。然而也由於恐懼型直覺十分強烈,我們不會看見每年四千萬個安全降落的商業航班。

疫苗


舉例來說,有些深愛孩子的高學歷父母對疫苗接種抱持批判態度,卻聰明反被聰明誤,不讓孩子接受致命疾病的疫苗接種。我喜愛批判性思考,推崇懷疑精神,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尊重證據。
因此,如果你對麻疹疫苗抱持懷疑,我要請你做兩件事。
第一,確實知道兒童死於麻疹時的慘狀。多數感染麻疹的兒童會痊癒,但目前仍無可靠解藥,而即使在最好的現代醫療照護下,每千名感染者裡還是會有一或兩名賠上小命。
第二,問一問自己:「什麼證據能讓我回心轉意?」
如果答案是「任何證據都無法扭轉我對這疫苗的看法」,那麼你不是在理性思考與實事求是,也不如自己所想的是根據批判性思考而得出結論。如果是這樣,你別雙重標準,既然懷疑科學就懷疑到底,下次你自己要動手術之前,麻煩請叫醫生別浪費時間洗什麼手了。

害怕對的事物

恐懼可以有益,前提是得針對對的事物。恐懼型直覺很容易導致對世界的錯誤認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最害怕卻其實不甚危險的事物上,忽略真正危險的事物。
本章提到數個恐怖死因:天災(占總死亡人數的0.1%)、空難(0.001%)。沒有任何一項占每年總死亡人數的 1% 以上,卻備受媒體關注。我們當然該減少這些原因的死亡率,但也能從中看出恐懼型直覺是多麼扭曲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為了弄清我們到底該害怕什麼以真正保護所愛的人,我們該壓下恐懼型直覺,真正檢視各種死因的人數。
原因在於「恐懼」和「危險」是兩回事。可怕的事物是令人感覺危險,危險的事物是真正帶來危害。如果我們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可怕而非危險的事物上(也就是太過關注恐懼),等於是往錯誤方向白耗精力。

求真習慣

為了扭轉恐懼型直覺偏誤,你應該評估風險。懂得察覺可怕事物正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然後意識到這些不見得是最危險的事物。我們生來害怕衝突、受困與汙染,高估了相關危害。
  • 恐懼vs.現實:世界顯得比實際上更可怕,原因是新聞媒體與你自己的注意力過濾器把資訊篩選過了,留下恐怖的消息。
  • 風險=危險x暴露:風險程度不是取決於你感覺多害怕,而是關乎兩件事:有多危險?你暴露在多少危險中?
  • 先冷靜再說:你害怕時看見的世界會不一樣。在驚恐消退之前,盡量少做決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6會員
214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第二章:原則.約略正確好過精準的錯誤 (2-4)長期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就不重要了。如果結果是好的,方向正確,那麼短期間「約略正確」即可;如果結果是壞的,方向錯誤,短期間猜得再準確都沒有用,仍然是個「精準的錯誤」。
Thumbnail
avatar
窮查理投資事務所
2024-01-05
閱讀心得 | 真確真確,一本戳破直覺泡泡的書。
Thumbnail
avatar
悠思
2024-01-01
真確:我們真的瞭解世界嗎?還是都用直覺偏誤來理解全球? 隨著疫情、戰爭、極端氣候等等到來,世界是不是越來越糟了? 還是我們對世界理解錯誤了? 1.二元分類 非黑及白的直覺偏誤。 概括型 別將世界二分化,分成我們和他們,現實不是這樣分類。 現今世界上多數人並不在低所得國家,而是在中等所得國家,連最低所得國家裡也有60%女孩讀完小學,識字
Thumbnail
avatar
90
2023-12-12
《真確》:放下恐懼、宿命與怪罪的包袱,探索真相的力量《真確》是比爾‧蓋茲2018年度的選書,作者是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用許多實際的醫學臨床經驗與世界的數據,帶領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真相。 書中提到許多錯誤的直覺,引導著我們錯誤的思考著別人和這個世界。以下簡單列舉: 書中列舉的直覺偏誤 1.    二分化直覺偏誤:例如,認為世
Thumbnail
avatar
牧野(Muye)
2023-11-07
你對世界有 《真確》的認知嗎?作者寫這本書、這13個真確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打臉人們、推翻人們的既有認知,而是讓讀者從「意識到自己錯了」這一刻作為起點,打開對世界的好奇心,敏銳察覺自身的直覺偏誤,然後時時刻刻懷疑:媒體上、身旁人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印象,究竟是不是真實的。
Thumbnail
avatar
雙眼皮
2023-11-06
《真確》|世界其實既糟糕又美好你還在用「發展中國家」與「已發展國家」來區分世界嗎? 這是1960年時劃分世界等級的方法,但現在已經不適用了。
Thumbnail
avatar
淡淡晴空
2022-11-16
讀《真確》學會用數據腦更正確的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有很多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已經是陳舊不堪的,哪些國家是開發中、已開發或是未開發?怎樣算貧窮?男女接受基本教育的比例?環保狀況有多糟?這些問題問問自己,發現自己的認知往往跟數據顯示的相差十萬八千里,而讀這本真確,可以讓人們較不易限於舊知的框架,更認認真真的看待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現況。
Thumbnail
avatar
跟著軌軌來讀書
2022-11-11
《真確》2018年的時候,我花錢買了實體書,沒讀完就賣二手書了。 2021年的時候,我免費得到電子書,有看完還寫心得分享。 這是什麼樣的緣份呢?
Thumbnail
avatar
Kuo-Liang Chang
2022-01-02
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下)  上次談到幾項閱讀完《真確》後的心得,包括少子化與經濟無關、學生沒有比當年的我們爛、媒體識讀能力來自不斷學習、核能存廢問題、covid19疫苗在台施打死亡率問題、covid19不該叫武漢肺炎、責任政治的濫用、民粹議題等諸多台灣的社會現況(詳見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上)一文)。   這次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9-19
讀《真確》—台灣社會議題的再思考(上)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由漢斯.羅斯林,奧拉.羅斯林,安娜.羅朗德等三人所完成,其中又以漢斯.羅斯林為主。本書藉著幽默的筆調、各式的故事、作者的親身經歷,並佐以豐富的圖表與數據,意欲扭轉世人對於世界不正確的認知,獲比爾蓋茲、歐巴馬等名人列為推薦書單。   不過,本書放眼
Thumbnail
avatar
教育界走跳
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