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中的心理學|《新世紀福音戰士》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圖/《新世紀福音戰士》海報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為什麼我們要面對「人我關係」與「存在孤獨」?

raw-image




圖/《新世紀福音戰士》海報


光是要長出「自我」已經不容易,接著在人際互動中認識自己與別人後,還要面臨生命本質必然的存在孤獨?!

人類是如此脆弱、怕受傷,無論在意識或潛意識層面,許多人避免面對這麼深的心理議題,害怕墜入虛空感受之中(所以真嗣啊,我們與你的差距沒有那麼大)。

何況,俗話說「逃避雖可恥卻有用」,想那麼多幹嘛呢?

 

然而,「人我關係」與「存在孤獨」的課題必定在人生中出現,只是此兩課題浮現的時刻因人而異。若一味忽視與逃避這些課題,釐不清自己、讀不懂別人,拿捏不好使雙方自在舒適的界線,很容易傷到我們最在乎的那些關係,留下遺憾。這樣的情況下,人會忍不住討厭起自己、也討厭這個世界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有的,我傾向把這個「解」看作一趟心靈破殼之旅。


真嗣的心靈破殼之旅:從窺視他人,到真正與他人連結

raw-image

回顧動畫最初,原先借寄宿師家的真嗣就像尚未孵化的卵一樣,過著平靜規律但缺少情感交流的生活;被父親召喚而轉學到”第三新東京市“後,真嗣才如小雞破殼一般,開啟了一點點原先封閉的自我世界,窩在蛋殼內,從縫隙向外窺探這個世界。「他們是誰?」「他們會喜歡我嗎?」

圖/網路圖庫


raw-image







圖/《新世紀福音戰士》動畫

轉學後,開朗又堅強的作戰局課長葛城美里擔任真嗣的監護人。她接納、包容了真嗣的怯懦,欣賞、信任他的善良,更指出他人際互動上的盲點。真嗣出戰時有美里在司令部守望、結束一天返家時有美里的關心;即使美里偶爾因忙碌而晚歸或不返家,但她總是“在”。當真嗣承受不住壓力而逃家時,美里開車去接他,沒有強求、而是隔著一段距離默默等著他折返。孤心多年後,真嗣有了“家”和“家長”,他開始親身經驗安全堡壘(secure base)的折返跑,練習依靠和獨立。


兩位同學——性情直率、一身正氣的鈴原冬二與開朗、體貼的相田劍介在學校率先接近真嗣,組成「白痴三人組」(XD)。

raw-image





圖/《新世紀福音戰士》動畫


真嗣首次駕駛EVA初號機迎敵時,使建築坍塌壓傷了冬二的妹妹,冬二護妹心切下狠揍了真嗣一頓;然而,當冬二明白真嗣是冒著喪命風險代替市民們與敵人搏鬥時,誠懇地道歉與彌補,並表示任何人說真嗣的壞話的人都會被他揍(?)。

raw-image





圖/《新世紀福音戰士》動畫


身為軍事迷的劍介起初對EVA駕駛員真嗣相當好奇,在擔任冬二與真嗣的和事佬後,漸漸熟絡起來。當真嗣逃家時,劍介收留他、陪他露營過夜;劍介在真嗣的沈默之中,一邊烹煮晚餐、一邊閒聊學校的事,當察覺真嗣表情沈重時溫柔而巧妙地轉換話題,並自我揭露喪母的事。

冬二、劍介的性格差異,使真嗣能體會到不同類型的「真心相待」。

 

「自我」需要人際互動作為土壤而萌芽、生長茁壯。

真嗣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逐漸從蛋殼中鑽出,開啟對外界的探索與自我成長。


建立穩固的「人我關係」:如實地,認識自己與別人

raw-image


藉由認識自己跟別人之間的差異,就能描繪出自己的形態。

圖/《新世紀福音戰士》動畫


真嗣的原生家庭確實有缺憾,但他仍可以透過與長輩、平輩的人際互動,逐漸培養情感上的客體恆存性(object permanent)。真嗣從窺視、暗自揣測他人漸漸轉為與他人對話,進而產生真實的連結。同時,真嗣在與人相處過程中察覺自己與其他人的外在、內在差異,逐漸邁向個體化(individuation)、發展屬於真嗣的「自我」。


我討厭我自己,不過說不定我也能喜歡上自己。——真嗣

我們在《EVA》結尾所看見的真嗣,其實與最初已經不同。

他不再對「人」抱持全好(理想化:把美里當成沒有個人需求、只想著照顧真嗣的代理母親)、全壞(「大家最後都會拋棄我」)的兩極想像,而是對自己承認,他有時仍會對自己和別人感到失望,同時人與人之間也存在真實的情感


有多少種人,就有多少種現實;但對你來說,事實只有一個…是由狹隘的世界觀而創造、為保護自己而修改過的資訊。——《EVA》

想要如實地認識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就需要真誠地溝通,澄清、核對雙方的所思所感,而不只是用自己習慣的方式思考、理解、回應別人;在兩人的心情都能被考慮、被照顧的前提下,努力地協調出能使彼此共好(你好、我好)的互動模式。

感受他人的心意與期待,也讓他人有機會理解自己、貼近自己的心。當我們試著這麼做時,比起溝通的結果是否完全符合自己單方面的期待,看見彼此在溝通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和真心可能更重要、更珍貴。

(溝通的內涵與技巧,可參考主題文章→「一致性」溝通:袒露真誠的挑戰與豐收


在與人連結後,真嗣的終極「存在孤獨」會消失嗎?

若真嗣越來越了解自己和別人,建立與維繫溫暖、關愛、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生命的「存在孤獨」會消失嗎?

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確實都是孤獨的,而人際關係無法“根除”生命本質的「存在孤獨」。但是,美好融洽的人際關係可以撫慰和分攤「存在孤獨」帶來的焦慮、寂寥及恐懼當我們與身邊的人都有這份「存在孤獨」,那代表彼此之間沒有那麼不同…以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並不孤單

當我們能承認自身存在的孤獨處境,就能深情地轉向他人。相反地,如果我們在寂寞深淵之前被恐懼征服,就無法向別人伸出雙手,反而會為了避免在存在之海中溺斃而亂揮雙手。——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Irvin D. Yalom

對我來說,這段話極生動地描述了「人我關係」與「存在孤獨」的關聯。


我個人對這題的解法是:試著替自己與他人牽一座橋,持續學習真誠地愛與被愛,培養出照顧自己、照顧別人的能力


還是覺得「人我關係」與「存在孤獨」很難解,怎麼辦?

如果你看完了文章介紹還是覺得感到苦惱、糾結,或許你有屬於個人的生命故事與難題,也可能有著尚未被處理的傷痛而它們無法僅是透過閱讀文章或學習心理學名詞得到紓解。也可能,你想要得到更多對自己心理層次的洞察和靈感


如果你願意,可以嘗試心理諮商來幫助自己整理思緒與感受。

許多人在這樣的過程中,除了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與力量,也獲得自我覺察與對生活的洞察;並且,基於自我覺察的提升而改善了重要的人際關係、重拾想要的生活步調噢


  • 心理學畫重點:雖然「存在孤獨」無法根除,但溫暖的人際關係會陪伴你、支持你走過高峰與低谷。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https://reurl.cc/6QdXxy

8會員
16內容數
臨床心理師aka毛線球梳理師,電影/書/劇/動漫的心理學分析熱忱者。NTU臨床心理學碩士,專長為兒青、成人及神經心理學;醫院與大學專任工作之後,進入社區服務民眾。 心理困擾像糾結的毛線球,牽牽絆絆、難分難捨。當看見絲絮/思緒裡頭的感受、需求、渴望、思考、意義,更加了解自己時,便有力量編織新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