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 Out 精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中國羽毛球選手為抗衡對手的「聲音騷擾」,出奇制勝,以狂飆「我操!」來壓倒對手晉級,實力可見一斑,須知道如眼鏡可減球速,聲波更可改變球道,就算在這方面沒有足夠數據支持,都無礙國人的理解,此所謂「戰狼戰術」,「我操」在中國有根深蒂固的文化,當年袁崇煥大將軍的一句「屌那媽,頂硬上」已是最佳明證,國人數量多如螻蟻,一「操」有難,八方支援,國人同聲和應,強如基督教徒說「阿們」,能不「操」感動天乎?


粗口文化有多源遠流長自不贅言,粗口對平衡心理的作用亦有所研究,始終罵人的髒話雖難登大雅之堂,卻能大快人心。其在語法運用的彈性,更易於成為一種情緒代號,彷如情緒的大熔爐,而我以為情緒之中,憤怒是最兼具正與負能量的一種,它既能發洩不滿,亦能振奮人心,就像辣的味道一樣。嗜辣者就是愛它的刺激作用。


粗口屬於大眾文化,不限於某個階層使用,而由於它本身所負載的意義不確定性,同時蘊含著使用上的彈性,故重點在於語境,即為何使用、如何使用、何時何地以及何人使用,綜合來看使用的恰當性。


這樣說好像有點複雜,但不難理解。打個譬喻就會明白:痰盂。


還記得當年鄧小平時代,接見外國元首,會議廳內總要放著痰盂才行,這種設置早成笑柄,但是必需的,難道你叫中置領導人有痰往下嚥嗎?還是吐在地毯上算了?吐在痰盂裡不就是文明的表現嗎?大剌剌地往盂裡放飛劍,是何等的自信呢。


就實在,在舊式茶寮與茶樓上都隨處可見痰盂,可見吐痰儼如國粹,如奧運增設吐痰項目,中國能不囊括所有獎牌麼?對很多中國人而言,隨處吐痰天經地義,吐在痰盂裡是文明表現,吐痰文化上得大台,吐髒話文化又有何不可?強國做甚麼都強,吐痰是日常,吐髒是高尚,是打倒敵人的策略。


「我操!」的英語諧音是「watch out!」,語義不同,但由於上述所說的粗口特性,亦可涵蓋「watch out」的意義,可解作類「看招!」、「小心!」、「注意!」、「提防!」等等,十分好用,而且別具力量。因此,以後市民若想提醒執法人員有罪案發生,不妨跟他喊一句「我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子遴的沙龍
29會員
192內容數
跟喜歡閱讀與寫作的青年人和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長,分享我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看法、經驗與感想,讓大小朋友慢慢喜歡這個讀寫象外的世界。
鄭子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4/05
本文探討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如何在二十多年後仍具有深刻意義,並從中反思中國社會的公共空間、私有化觀念、以及知識分子的角色。文章分析王小波如何批判中國社會的「報喜不報憂」風氣、以及缺乏公共空間的概念,並探討知識分子應如何透過理性思維、批判精神與增廣知識,在話語權不對等的社會中發聲。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愛麗絲·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祕密》及其兒子馬丁·米勒的《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探討了童年創傷如何代代相傳。文章分析了米勒的理論,指出父母的投射、壓抑以及童年創傷如何影響孩子人格發展,並導致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如自戀障礙和憂鬱症。文章強調療癒童年創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反思家庭關係以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現代基督徒靈肉二元論的現象,並從麥可·福斯特的《有身體的教會》、韓炳哲的《愛欲之死》等著作中,分析靈肉疏離如何導致社會問題及信仰危機。文章強調重新建立「道成肉身」的架構,在生活中實踐信仰,並以「我與你」的關係取代「我與它」的物化關係,才能真正與上帝建立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make(使) you angry(生氣的)這個講法很多人都知道,但在一般對談或哈拉的時候還有用更口語更貼地氣的講法,而且至少有多達5種口語講法是會在美劇和遊戲對白中常聽到的喔。全部學起來,不管遇到老外挑哪一種來講,你都能秒懂。
Thumbnail
make(使) you angry(生氣的)這個講法很多人都知道,但在一般對談或哈拉的時候還有用更口語更貼地氣的講法,而且至少有多達5種口語講法是會在美劇和遊戲對白中常聽到的喔。全部學起來,不管遇到老外挑哪一種來講,你都能秒懂。
Thumbnail
四川話自帶輕鬆幽默感,在那種戲謔不正經的語調背後,是當地人日積月累下來的頑皮生活經驗,可以當作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過場多」。 四川家長常用這句話來唸自家小孩,通常是家長快要被小孩的各種花樣和把戲惹毛,但又覺得無可奈何,在好笑又好氣之間,便會說出「就你娃兒過場多哦~」
Thumbnail
四川話自帶輕鬆幽默感,在那種戲謔不正經的語調背後,是當地人日積月累下來的頑皮生活經驗,可以當作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過場多」。 四川家長常用這句話來唸自家小孩,通常是家長快要被小孩的各種花樣和把戲惹毛,但又覺得無可奈何,在好笑又好氣之間,便會說出「就你娃兒過場多哦~」
Thumbnail
語料來源: 香港的警察比台灣還弱雞! 警告:這片是限制級的! 整片都在罵髒話! 1.冚家鏟 ham6 gaa1 caan2 :把對方全家死清光,也就是希望對方全家也遭不幸,是十分惡毒的罵人話。這個「冚」ham6 是全部的意思,接近「闔」字! 蓋(kham3)頭鰻----不知生死門!
Thumbnail
語料來源: 香港的警察比台灣還弱雞! 警告:這片是限制級的! 整片都在罵髒話! 1.冚家鏟 ham6 gaa1 caan2 :把對方全家死清光,也就是希望對方全家也遭不幸,是十分惡毒的罵人話。這個「冚」ham6 是全部的意思,接近「闔」字! 蓋(kham3)頭鰻----不知生死門!
Thumbnail
髒話其實往往是情境效力遠勝過侮辱性質。倒不是說超營養老雞排罵起來的效果跟肏你娘老雞屄一般無二,畢竟充滿禁忌的污言穢語,宣之於口,就能帶來破除封印的過癮爽感。但是罵髒話的情境和效果主要還是不在內容裡。
Thumbnail
髒話其實往往是情境效力遠勝過侮辱性質。倒不是說超營養老雞排罵起來的效果跟肏你娘老雞屄一般無二,畢竟充滿禁忌的污言穢語,宣之於口,就能帶來破除封印的過癮爽感。但是罵髒話的情境和效果主要還是不在內容裡。
Thumbnail
中國羽毛球選手為抗衡對手的「聲音騷擾」,出奇制勝,以狂飆「我操!」來壓倒對手晉級,實力可見一斑,須知道如眼鏡可減球速,聲波更可改變球道,就算在這方面沒有足夠數據支持,都無礙國人的理解,此所謂「戰狼戰術」⋯⋯
Thumbnail
中國羽毛球選手為抗衡對手的「聲音騷擾」,出奇制勝,以狂飆「我操!」來壓倒對手晉級,實力可見一斑,須知道如眼鏡可減球速,聲波更可改變球道,就算在這方面沒有足夠數據支持,都無礙國人的理解,此所謂「戰狼戰術」⋯⋯
Thumbnail
中國人問題,是柏楊的首要關懷,這是必須先陳明的事情。固然的大家知道柏楊以針破這些問題為名,也確實地在那個時代他也前衛地願為自身言論擔負代價,然而就如同劉曉波作為一個人格者確實對於人權的堅持不懈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在他的思想之中終究地是把中華當作一個大團塊,這其實內裡所矛盾的事情是在於若在國際
Thumbnail
中國人問題,是柏楊的首要關懷,這是必須先陳明的事情。固然的大家知道柏楊以針破這些問題為名,也確實地在那個時代他也前衛地願為自身言論擔負代價,然而就如同劉曉波作為一個人格者確實對於人權的堅持不懈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在他的思想之中終究地是把中華當作一個大團塊,這其實內裡所矛盾的事情是在於若在國際
Thumbnail
台灣有句很粗俗的俗諺,所謂[話粗理不粗],有時才是最質樸的語言! 漚婊若有情,公媽就無靈! 說起來政客也像婊子,只要你的選票,票拿到手,就翻臉無情! 這字[漚]本是動詞,浸泡義,如漚肥,漚麻等,台語將它拿來作[腐爛]義的au3字,其實也有點道理,只不過還可以商榷,推敲。 台日典收錄:au3有四義,
Thumbnail
台灣有句很粗俗的俗諺,所謂[話粗理不粗],有時才是最質樸的語言! 漚婊若有情,公媽就無靈! 說起來政客也像婊子,只要你的選票,票拿到手,就翻臉無情! 這字[漚]本是動詞,浸泡義,如漚肥,漚麻等,台語將它拿來作[腐爛]義的au3字,其實也有點道理,只不過還可以商榷,推敲。 台日典收錄:au3有四義,
Thumbnail
紀錄影集《髒話面面觀》是一部二十分鐘快速帶觀眾了解一個美國髒話的發源與使用的由來,舉凡從排泄物的「shit」到男性生殖器的「Dick」都有他成為髒話或逐漸變成髒話的過程,並且在介紹這個髒字時,也帶出人類社會對於這髒話字詞的不同意義,說話不帶髒字的人厲害,但把髒話說成藝術的人也不輸前者的罵人能手能手
Thumbnail
紀錄影集《髒話面面觀》是一部二十分鐘快速帶觀眾了解一個美國髒話的發源與使用的由來,舉凡從排泄物的「shit」到男性生殖器的「Dick」都有他成為髒話或逐漸變成髒話的過程,並且在介紹這個髒字時,也帶出人類社會對於這髒話字詞的不同意義,說話不帶髒字的人厲害,但把髒話說成藝術的人也不輸前者的罵人能手能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