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字幕也可以無障礙,紅豆泥?(下):無障礙字幕的實際觀察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UX紅豆泥 Podcast EP3字幕/文章版(下)
podcast UX紅豆泥的封面圖

本篇文章從podcast的04:47開始(按此可以收聽)

實際考察無障礙字幕與一般字幕的不同:以The Good Doctor為例

聽完了這一個講座之後,因為我之前沒有真的去意識到有沒有聲音對一個電影或是節目的演出有多大的影響,所以為了考察,特別用這個角度去看一個沒有看過的劇
這次我選的劇是在Netflix上面的The Good Doctor,他的中文是翻譯成「良醫」。它是在講圍繞著一個自閉症、學者症候群的年輕的外科醫生所展開的故事。我之前看的是日文版,然後這次看的是算是美國版,所以在大概知道劇情的基礎上比較好比較。

我看的方法是先用沒有聲音的版本看一遍,然後再用有聲音的版本快速看過一遍。在看完第一集後,我發現了不同的點大概有三個。

想要表現出細微變化時,有沒有聲音的輔助會影響到觀眾的觀察

第一點的話是,確實有一些用聲音去表現的地方是在沒有聲音的時候是完全沒有察覺出來「原來這個地方有這樣的表現」。例如說,有一段是主角他去觀察心電圖,其他醫生可能沒有發現那麼大的區別,但是主角注意到了其中一些細微的區別。一開始看無聲版的時候可能會想說,主角是看到那個心電圖的那個線動的時候,可能他捕捉到一些微妙的區別。
示意圖:心電圖。source
但是我聽到有聲版的時候,我發現說可能他(劇組)也透過了讓心電圖的聲音稍微有點不同來表現說「其實這個是真的有不同」。
因為觀眾其實仔細聽得話大概是可以就是聽或者是看出來這個心電圖確實是有不同的,所以在同時有視覺的聽覺的情況之下,觀眾會更好去理解當下的劇情。
這個地方真的有必要翻譯嗎?
然後發現的第二點是,有段劇情是主角去一個車站,然後車站有一個吊著的指示牌,上面寫說「往左走」、「往右走」、「左邊的出口是什麼」的那一個告示牌。當鏡頭帶到那一個告示牌的時候,字幕出現了「(往左走)、(往右走)、(38號出口)」等對於出現在螢幕上的英文告示牌的翻譯。
示意圖:車站的告示牌,上面用英文寫著「Local」和「Express」。Source
我當下想,可能給不懂英文的人說知道說那個告示牌在說什麼也不錯。但是我後來發現,那個告示牌其實跟劇情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就想說,其實翻譯也並不是他上面有什麼不同語言的東西就直接放上去就好,而是就跟講者所說一樣的,去注重那個作品的脈絡也好,或者是去想像說到底沒有聲音輔助的情況下,觀眾會需要一些什麼樣的資訊,然後相反的不需要什麼資訊,這點其實也蠻重要的。

只透過字幕無法表現的台詞:翻譯台詞

然後發現了第三點是聲音的表現真的對劇情的表現力度會差很多。
示意圖:兩個人在交談的樣子。source
字幕基本上ーー尤其是翻譯的字幕,譬如說以中文母語者來看的話,有一些角色,你光是看這句話的台詞的句子,他的一些口氣或口吻,你可能大概會想像的出來說是什麼樣的角色會說出這種語氣的話,但是一旦經過翻譯之後,因為語言跟語言之間是沒有辦法精確得去翻譯,某種程度上藏在話語之間的角色個性的塑造也很容易喪失。如果有學過第二外語的人,我相信應該會很清楚那種,拼命得想要在另一個語言中找到對應你母語的某一個詞,但就是找不到有一個很精確的持續去精準翻譯 。(所以才會說,學第二外語的時候儘量不要在腦中翻譯
當然在字幕翻譯上,我覺得也有這樣的問題。你大概能理解劇情在說什麼,但是他的台詞已經沒有辦法那麼強烈的塑造那個角色的個性。在這種情況下又失去了聲音的演出,因此沒有辦法快速建立這個角色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的印象。
舉例來說,The Good Doctor的主角是一個自閉症的患者,其實這一位演員,他對於自閉症患者,光是用聲音的詮釋也非常強大,電視有開聲音的時候真的感覺的出來差很多。
大家可以試試看有意識地去比較有聲音跟沒有聲音的版本,然後去觀察聲音到底在一個這個電視劇或者是電影裡面佔了多重要的一個成分。我的體感上來說的話,他的演出效果大概真的會差了一半,因為就是包括剛剛說的,角色說台詞、音效、還有音樂的部分,全部加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電視劇。
在這樣的一種前提之下,這次GAAD演講的這個公司的使命就是,即便在知道「聲音也是一個完整的作品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前提之下,我們如何用一個更正確或精確的字幕去表達這個作品,然後進而讓沒有辦法聽到聲音的人更有效的去理解這個作品的藝術性也好,或者更充分地去欣賞的作品
即便在知道「聲音也是一個完整的作品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前提之下,我們如何用一個更正確或精確的字幕去表達這個作品?

如何表現出電影本身「難以理解」的部分

另外,他也提到說,有些電影可能本身就是非常難懂的。可能台詞或是表達的意境本身就很難懂。通常我們會想說「無障礙是不是要讓他們都很好懂?」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直接的關聯性。
但是有時候講製作的人就是有意圖地,把這個藝術品或者是這個電影做得比較難懂的話,你要怎麼去表現那個難懂的部分,這也是他們覺得比較有挑戰性的。
所以其實做無障礙的字幕,似乎並不是像我原本想像中的,只要把裡面的角色的台詞說出來就好了。還有比如說,劇中有貓叫了。那你在作品的字幕裡,應該要表現的是「喵喵」還是寫「(貓叫)」。
(補充:雖然寫「喵喵」會比較形象,但是因為有些先天性聽覺障礙的人可能並沒有聽過貓叫,到底用哪一種方式表現就會比較兩難)

與當事者一起設計

這些都是他們在考慮的事情,因為這都會影響到觀者也好,或者是做這個作品的人想要表達的東西。所以他們實際製作無障礙字幕的流程,在這兩方面都會顧及到。包括會先去訪問製作方想要表現出什麼樣的氛圍,或者是說,做好之後也會給他們看說,字幕能不能表達出他們想要表達的作品。
那另一方面,他們也會很重視「當事者」,以無障礙字幕的情況下的話就是聽覺障礙者,他們在看這個字幕的時候能不能更有效地理解這個作品。這些意見是,他們在做無障礙字幕的時候非常重視的一個部分。並不是透過自己的想像去「為障礙者設計」,而是在過程中透過讓當事人的參與,「與障礙者一起設計」。Design with, not for.

並不是透過自己的想像去「為障礙者設計」,而是在過程中透過讓當事人的參與,「與障礙者一起設計」。


結語

其實GAAD裡面,還有一些非常有啟發我的講座內容。之後也想要把這個內容做成一個系列,然後再分享給大家。
那我這個節目呢,也就是會繼續分享關於無障礙設計,或者是共融性(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那我想知道說就是,你們在看這個字幕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一些就是眉角的部分,是不是會對你的設計也有一些啟發?
我有放一個表單在說明欄裡,如果想要跟我交流的話,也可以從那邊就是給我一些feedback或是感想都很歡迎,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囉,掰掰👋

🍙訂閱UX紅豆泥: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2jT8PUN1VVkUMKsrJ92IfH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83772186 kkbox: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8nDki2_mmACIMHThg2
avatar-img
25會員
18內容數
分享一些在日本做UX或是產品設計的事。在科技公司的雜草堆角落做田野調查。現學現賣專家。 關注人的心理健康,認知心理學。希望能夠用設計的力量讓世界更好。 使用者設計/無障礙設計/包容性設計/Mental wellbeing/Vulnerabilit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集,山姆帶來了GAAD日本的內容,關注於如何做出電影的無障礙字幕。 希望你可以從這集節目中收穫: 為聽覺障礙者設計內容時的注意細節 「與使用者一起設計」,而不是「為了使用者設計」的mindset 「文化芸術を誰もが楽しめる開かれたものに」
這一集,山姆分享自己非常膚淺與愚蠢的經驗,藉此來跟大家分享: 什麼是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 無障礙設計有什麼好處? 歡迎對於Accessibility有興趣的UXer們能夠跟我聊聊,在你們的工作中是怎麼處理無障礙設計的呢?你們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呢?
這一集,山姆主以視覺障礙為出發分享,即便是被歸類在同一種種類的障礙,也存在不同的使用產品的手段,不能一概而論地去說「為了OO障礙者,我們做了這樣的設計」。 全盲使用者和弱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的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處於身體能力光譜上的一個位置
這一集,山姆帶來了GAAD日本的內容,關注於如何做出電影的無障礙字幕。 希望你可以從這集節目中收穫: 為聽覺障礙者設計內容時的注意細節 「與使用者一起設計」,而不是「為了使用者設計」的mindset 「文化芸術を誰もが楽しめる開かれたものに」
這一集,山姆分享自己非常膚淺與愚蠢的經驗,藉此來跟大家分享: 什麼是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 無障礙設計有什麼好處? 歡迎對於Accessibility有興趣的UXer們能夠跟我聊聊,在你們的工作中是怎麼處理無障礙設計的呢?你們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呢?
這一集,山姆主以視覺障礙為出發分享,即便是被歸類在同一種種類的障礙,也存在不同的使用產品的手段,不能一概而論地去說「為了OO障礙者,我們做了這樣的設計」。 全盲使用者和弱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的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處於身體能力光譜上的一個位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Thumbnail
嗯!說真得,是滿細緻的描述… 【傾聽者語錄】 01--辛苦了 02--是這樣… 03--嗯!原來如此… 感覺是中性話語,不認同不反對,是可以有一些回應,但當中我始終不明白,對話中完全不回應的話,說話的人真得說的下去嗎?總結出這三句,也是書中僅有的,可能有些是我不是很明白的吧!<<當然能不回
Thumbnail
這部片子是在飛機上看的,我習慣在飛機上看日本影片,因為想借此複習自己的日文聽力,所以選了這部片子,剛Google了一下,這是2023年的劇場版的片子,原劇是2021年版的。   看到劇場版,自然會知道這部片子是有電視劇的。我沒看過這部片子的電視版本。倒是早期的日劇醫療相關的,有一部叫醫龍的,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Thumbnail
為了有效地服務聽障求職者,溝通和建立關係至關重要。文章分享瞭如何以文字描述、手語描述,並提供輔助選項表達來有效溝通。此外,建議用詞要禮貌、理解回饋、尊重聽障者的選擇。在追求有效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過於急切直白,出言命令或指責,影響關係。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有人堅信語譯的精髓『信、達、雅』,絕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有人堅信人工智能勢必完全取代人工筆譯與語譯。 我則以為盡信AI,不如沒有AI。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Thumbnail
嗯!說真得,是滿細緻的描述… 【傾聽者語錄】 01--辛苦了 02--是這樣… 03--嗯!原來如此… 感覺是中性話語,不認同不反對,是可以有一些回應,但當中我始終不明白,對話中完全不回應的話,說話的人真得說的下去嗎?總結出這三句,也是書中僅有的,可能有些是我不是很明白的吧!<<當然能不回
Thumbnail
這部片子是在飛機上看的,我習慣在飛機上看日本影片,因為想借此複習自己的日文聽力,所以選了這部片子,剛Google了一下,這是2023年的劇場版的片子,原劇是2021年版的。   看到劇場版,自然會知道這部片子是有電視劇的。我沒看過這部片子的電視版本。倒是早期的日劇醫療相關的,有一部叫醫龍的,
談重寫對話: 敘事治療,是人們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空間中,透過彼此的對話,產生對生命的轉化與影響的活動。 我不確定大家會不會有一種經驗,有的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自己深感共鳴的電影,走出電影院以後,會有一種,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或者心情,已經有一點不太一樣的感覺。 那是因為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Thumbnail
為了有效地服務聽障求職者,溝通和建立關係至關重要。文章分享瞭如何以文字描述、手語描述,並提供輔助選項表達來有效溝通。此外,建議用詞要禮貌、理解回饋、尊重聽障者的選擇。在追求有效服務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過於急切直白,出言命令或指責,影響關係。
Thumbnail
沒有想到一部沒台詞的電影,帶來的感受卻如同千言萬語般,那些放心裡的回憶,已經被它悄悄地轉譯成幸福。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Thumbnail
有人堅信語譯的精髓『信、達、雅』,絕對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有人堅信人工智能勢必完全取代人工筆譯與語譯。 我則以為盡信AI,不如沒有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