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 意地 第二(之一) P.17

2021/09/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就我的理解,「無記心」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未涉及主觀判斷的狀態,主體進入此狀態是以離出客觀抽象物性以入經驗類型為目的。未涉及主觀判斷時,主體的重要特徵就是無情。主觀情感不涉入,舉凡好惡、善惡、美醜⋯⋯等等自主判斷的意識都無由生。這個狀態是客觀認識及客觀經驗歸納很重要的狀態,因為在認識階段時,這是個理想狀態,無此狀態,所謂「客觀認識」根本不可能達成。但這不應該是持恆的常態,因為在這個狀態中,物我相對時「我」唯有理性涉入,也就是說,我們據此認知的物我關係並不完整、並不完全如實。這並不是虛假,而是經由偏取所得的片面認識。故此時的物我關係是「非真」的。所以「云何無記心死」-

什麼狀況下,人會無情地死去?
這實在不能被當作「譯文」,因為這是我的詮解。「譯」的方式應該比較接近-「為什麼人會懷著無記心死去? 」 然後加個註去解釋「無記」,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並不是每一個人在讀了註釋後都會把焦點集中在「無情」這個特質上,那麼他就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無記心」與「善」、「善行」、「對善的原則的經驗記憶」之間的關連,於是他就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一小段的旨要。因為善惡的觀念本身是一個絕對二分的道德判斷,要能做成這樣的判斷,他歷時的經驗情感及普遍共識道德教條或原則就必需涉入,作為支持判斷的依據。臨終懷著無記心的人,他不會懷有善惡之念,所以他不會因思及過往之善而喜樂,也不會因思及過往之惡而感到愧悔。

這裡關於「無情」、「善」、「惡」的特質歸納還是無記的,因為他只是析出特質,並未對「無情」做出正負面的判斷。臨終處於無記的狀態下是好或不好,論者並沒有做出批判性的結論,只指出-這是種種之一。
也就是說,某個狀況下,情的缺乏是不是一定該或不該呢?不一定吧。同理,在某個狀況下,支持道德判斷的主觀經驗情感不涉入是不是一定導致善或不善呢?也不一定。
我覺得這個詮解可以合理貫通這一小段。

想想也不能說「永遠不可能理解」,但這是個關鍵,對這個關鍵的理解不同,會對這一段文字的詮釋方向產生全盤性的影響。
故此,什麼狀況呢?
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
這就是說,有一類是「行善不善者」-自主展開行動去實踐理想之善而沒有得到好的成果的人。這可能依於種種原因導致,例如說最常見的,選擇實踐方式上的錯誤或對「善」的理解因主觀經驗產生偏謬,或者,這個實踐的行動中根本沒有錯誤,只是客觀環境不允許、不促成。另一類是「不行善者」-根本沒有發展實踐行動的人。這是不是說,這些人的概念之中就一定不存在理想之善呢?我認為,也不見得吧。所以或許這兩種狀況都存在,存著之所以未能發展行動去實踐它,有可能是因為於新行動展開之際智與勇任一端的缺乏導致,也有可能單純因為嚮往而成的動力不足以讓他投入新的行動,或者同前所述,有可能沒有什麼不足,只是客觀環境不允許或不促成。至於不存者⋯⋯這不用說了。

這類人因未投入實踐行動,對於善缺乏切身經驗情感,所以他臨終之際,不能因切身經驗的引導使善的原則於當下情境相通,因為根本沒有實踐行動,所以這個概念中也不會有同情同感同際遇的他者能夠令他思及。這是什麼意思呢?能引導善的經驗記憶來至臨終當下,導人嚮善的,一則是我自己,我想起曾經經驗過的事件中所印證的善的法則;另則是我想起我經驗中的某人,這個人令我想起某些善的法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胡兒
胡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