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玩書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是一名玩書家,喜歡從書中找到遊戲規則、行動條件,把書中的知識及技巧當作闖關遊戲來玩,從中獲得經驗值,在真實人生中晉級。

大學畢業後,我成為精神科職能治療師,需要透過帶領治療團體協助個案恢復認知、社交等功能,進入職場不到三個月,我就沒新的點子可用了!不喜歡重複操作、一成不變的我,開始找資源來補充知能,例如上工作坊、找工具書來看。我發現當我體驗後,更能理解書中所傳達的概念,進一步活用書中原則及技巧。

就這樣,我逐漸成為一名熱愛閱讀甚至玩起書來的人。

當我還在醫院工作的時候,不論是看書、閱讀、逛街、看電影、聽音樂,都會聯想到治療團體用不用得到?個案會不會需要?我可以怎麼應用在團體中?這麼棒的內容可以分享給誰?在我離開醫院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已經習慣找書來解決各類問題,甚至能從不同領域的書來找靈感(幾乎所有資訊跟書籍,我都能聯想到Playback、情緒、行為改變、問題解決)。

這樣狀態的我,就像戴了VR眼鏡,進入遊戲世界。當我逛書店時,就會有書跳到我面前來,請我帶它們回家。有些書,是它們想跟我玩,也很容易玩,通常是已經有操作步驟的書,甚至直接有七天的練習;有些書,我自己很想玩,通常書名帶有「幾堂課...幾天練習....每幾天做.....」等字眼,這種玩耍時間較長,我會先試玩;有些書,需要拉人一起玩,因為書中建議組隊共學。

玩著玩著,玩到在接案時,腦中自然而然冒出一些書中內容,興奮的說「選我選我!」「我可以幫忙」,然後就成為提案內容(就像是啟動了我的小小圖書館系統。)大量玩書跟舉辦玩書分享會、共學工作坊五年後,開始有些工作邀約,直接跟應用特定書籍內容有關,例如企業_原子習慣玩書會、青年署_人生設計共學坊。

好多書玩了好幾次,越玩越好玩,每次都有新發現!我玩最多的主題是“情緒”、“習慣改變”、“創意”、“思考”;最吸引我的關鍵字(書名出現通常會被我帶回家):創意、即興、故事、藝術、情緒、無限、玩、溝通、劇場。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之後每週二,阿馨會分享玩書的心得,推薦好玩、值得玩的書。歡迎大家一起進入玩書的世界~

今日推薦:職場人士必玩書籍

  • 《越無聊越開竅》:重新建立和手機的關係,讓大腦重新獲得整合及沈澱思緒,進行深度思考的時間。
  • 《原子習慣》:讓改變輕而易舉,每天進步一點點,累積成可觀的進展。
  • 《如果選項有兩個,選第三個》:培養創意思考、水平思考的能力,讓大腦開通不同的思維路徑,思考出更多面向及層次的解決策略。
  • 《深度工作力》:在淺薄世界中,重新培養深度工作力,發覺別人沒看到的問題,想出別人想不到的解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活力充沛的生活玩家_阿馨Hsin的沙龍
15會員
87內容數
2022/01/04
刻意練習,培養習慣,讓習慣成自然,需要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費力就能達到!當我無法習慣成自然時,我就需要檢視自己的動機、方法,問自己「我是否真心想這麼做?」「我的方法正確嗎?」 許多美好等著發生~
Thumbnail
2022/01/04
刻意練習,培養習慣,讓習慣成自然,需要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才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費力就能達到!當我無法習慣成自然時,我就需要檢視自己的動機、方法,問自己「我是否真心想這麼做?」「我的方法正確嗎?」 許多美好等著發生~
Thumbnail
2021/12/08
學員們常常在培訓現場很有動力,回到職場或生活中就漸漸失去動力,沒能順利練習或改變,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增加培訓的效益呢? 為了讓培訓課程更有效益,我會想盡辦法請學員『準備好』再來,例如事先設計問卷、課前電話訪談 ;在培訓課程一開始想盡辦法引導學員思考「課程中的學習要應用在誰身上?」「一次多久時間?」「一
Thumbnail
2021/12/08
學員們常常在培訓現場很有動力,回到職場或生活中就漸漸失去動力,沒能順利練習或改變,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增加培訓的效益呢? 為了讓培訓課程更有效益,我會想盡辦法請學員『準備好』再來,例如事先設計問卷、課前電話訪談 ;在培訓課程一開始想盡辦法引導學員思考「課程中的學習要應用在誰身上?」「一次多久時間?」「一
Thumbnail
2021/12/07
情緒是每天都會發生、體驗到的經歷,怎麼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好好生氣」、「好好難過」、「好好開心」呢? 這一年在企業執行最多的訓練主題,都跟『衝突溝通』、『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有關。從線上到實體,從閉眼靜心到眼神接觸進行對話,多得是可以練習的技巧。 課程內容包括:意識跟覺察到情緒的影響,練
Thumbnail
2021/12/07
情緒是每天都會發生、體驗到的經歷,怎麼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好好生氣」、「好好難過」、「好好開心」呢? 這一年在企業執行最多的訓練主題,都跟『衝突溝通』、『情緒管理』、『壓力調適』有關。從線上到實體,從閉眼靜心到眼神接觸進行對話,多得是可以練習的技巧。 課程內容包括:意識跟覺察到情緒的影響,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目前我的日常行為中,一想到就由衷開心的是閱讀。 我會按照選書、購書、看書和處理書的流程整理我的閱讀生活。 相比起「閱讀習慣」這個詞,我覺得「閱讀生活」會來得更貼切些。從過去經驗來看,即便是「就算再累再想放棄,每天讀一頁也好」這樣的習慣養成建議,實踐起來也是令我痛苦不堪。 我發現這麼做後果是會將重點擺
Thumbnail
目前我的日常行為中,一想到就由衷開心的是閱讀。 我會按照選書、購書、看書和處理書的流程整理我的閱讀生活。 相比起「閱讀習慣」這個詞,我覺得「閱讀生活」會來得更貼切些。從過去經驗來看,即便是「就算再累再想放棄,每天讀一頁也好」這樣的習慣養成建議,實踐起來也是令我痛苦不堪。 我發現這麼做後果是會將重點擺
Thumbnail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閱讀的呢? 我從小就是一個愛看書的孩子,對閱讀的熱愛卻因為升學考試和填鴨式教育而熄滅。成為了一個不看書的大人以後,在人生的低潮中因為閱讀讓我更加瞭解自己,轉變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也讓我養成閱讀的習慣。 希望可以透過分享讓更多人體會閱讀的美好。
Thumbnail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閱讀的呢? 我從小就是一個愛看書的孩子,對閱讀的熱愛卻因為升學考試和填鴨式教育而熄滅。成為了一個不看書的大人以後,在人生的低潮中因為閱讀讓我更加瞭解自己,轉變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也讓我養成閱讀的習慣。 希望可以透過分享讓更多人體會閱讀的美好。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兒子約兩、三歲的時候,我很沉迷手遊,雖然明知沉迷是不對的,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直到我的兒子好奇的坐過來我身邊,望著我打機。 我首先是希望能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習慣。所以,我開始閱讀一些自我增值的書藉,我記得我第一本讀的是《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工作?》了解了習慣的重要性。
Thumbnail
雖然讀了不少書,但我從來不敢自稱是「讀書人」,只敢說自己是「愛書人」。作者經營閱讀部落格,有不少讀者把她當告解室,她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擾。透過這本書,她告訴我們:儘管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愛看的書很膚淺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階段,喜歡的東西自然也相當個人,這沒什麼好壞優劣,單純是喜好問題罷了。
Thumbnail
雖然讀了不少書,但我從來不敢自稱是「讀書人」,只敢說自己是「愛書人」。作者經營閱讀部落格,有不少讀者把她當告解室,她發現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困擾。透過這本書,她告訴我們:儘管大大方方承認自己愛看的書很膚淺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階段,喜歡的東西自然也相當個人,這沒什麼好壞優劣,單純是喜好問題罷了。
Thumbnail
這個領悟,竟把我30年來所做的一切,串聯成一條美麗的弧線。
Thumbnail
這個領悟,竟把我30年來所做的一切,串聯成一條美麗的弧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