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玩書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一名玩書家,喜歡從書中找到遊戲規則、行動條件,把書中的知識及技巧當作闖關遊戲來玩,從中獲得經驗值,在真實人生中晉級。
大學畢業後,我成為精神科職能治療師,需要透過帶領治療團體協助個案恢復認知、社交等功能,進入職場不到三個月,我就沒新的點子可用了!不喜歡重複操作、一成不變的我,開始找資源來補充知能,例如上工作坊、找工具書來看。我發現當我體驗後,更能理解書中所傳達的概念,進一步活用書中原則及技巧。
就這樣,我逐漸成為一名熱愛閱讀甚至玩起書來的人。
當我還在醫院工作的時候,不論是看書、閱讀、逛街、看電影、聽音樂,都會聯想到治療團體用不用得到?個案會不會需要?我可以怎麼應用在團體中?這麼棒的內容可以分享給誰?在我離開醫院成為自由工作者後,已經習慣找書來解決各類問題,甚至能從不同領域的書來找靈感(幾乎所有資訊跟書籍,我都能聯想到Playback、情緒、行為改變、問題解決)。
這樣狀態的我,就像戴了VR眼鏡,進入遊戲世界。當我逛書店時,就會有書跳到我面前來,請我帶它們回家。有些書,是它們想跟我玩,也很容易玩,通常是已經有操作步驟的書,甚至直接有七天的練習;有些書,我自己很想玩,通常書名帶有「幾堂課...幾天練習....每幾天做.....」等字眼,這種玩耍時間較長,我會先試玩;有些書,需要拉人一起玩,因為書中建議組隊共學。
玩著玩著,玩到在接案時,腦中自然而然冒出一些書中內容,興奮的說「選我選我!」「我可以幫忙」,然後就成為提案內容(就像是啟動了我的小小圖書館系統。)大量玩書跟舉辦玩書分享會、共學工作坊五年後,開始有些工作邀約,直接跟應用特定書籍內容有關,例如企業_原子習慣玩書會、青年署_人生設計共學坊。
好多書玩了好幾次,越玩越好玩,每次都有新發現!我玩最多的主題是“情緒”、“習慣改變”、“創意”、“思考”;最吸引我的關鍵字(書名出現通常會被我帶回家):創意、即興、故事、藝術、情緒、無限、玩、溝通、劇場。
2018年玩書分享會,每一本書都精選七個行動,製成七日玩書卡,。
2019~2021年上半年,進行線上九日玩書,資料越來越多,以簡報呈現,讓玩家從中挑選七個行動來實踐。
2021年下半年,推出九天線上玩書,結合Butter線上互動、UMU學習平台、Line群組每日任務發布,進行闖關挑戰。現正進行中~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bpKrQfeqir2bW7P8A
之後每週二,阿馨會分享玩書的心得,推薦好玩、值得玩的書。歡迎大家一起進入玩書的世界~
今日推薦:職場人士必玩書籍
  • 《越無聊越開竅》:重新建立和手機的關係,讓大腦重新獲得整合及沈澱思緒,進行深度思考的時間。
  • 《原子習慣》:讓改變輕而易舉,每天進步一點點,累積成可觀的進展。
  • 《如果選項有兩個,選第三個》:培養創意思考、水平思考的能力,讓大腦開通不同的思維路徑,思考出更多面向及層次的解決策略。
  • 《深度工作力》:在淺薄世界中,重新培養深度工作力,發覺別人沒看到的問題,想出別人想不到的解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陣子每天都會創作,有手作、畫作,其實最想重拾的能力是寫作。遙想當年無名小站還在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寫!參加工作坊有所學習,寫!在醫院工作有感,寫!出國受訓增廣見聞,寫!帶領課程的心得,寫! 想離職的時候連寫三十天的日誌,幫助自己檢視這個決定;參加GSE國際學習交換計畫,去阿拉斯加一個月,每天寫圖文
這陣子操作線上課程,感受到線上環境具體呈現了許多差異:關於能否順利使用電腦、電腦是否有攝像頭可以開啟視訊、使用電腦/平板或手機(不同載具部分功能無法操作)、身處地點網路品質、在家工作是否多台載具同時使用網路...。 種種差異,都讓能同時進到會議室的每個人,處在不同狀態。 每次的離線、離開會議室,不見
這陣子每天都會創作,有手作、畫作,其實最想重拾的能力是寫作。遙想當年無名小站還在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寫!參加工作坊有所學習,寫!在醫院工作有感,寫!出國受訓增廣見聞,寫!帶領課程的心得,寫! 想離職的時候連寫三十天的日誌,幫助自己檢視這個決定;參加GSE國際學習交換計畫,去阿拉斯加一個月,每天寫圖文
這陣子操作線上課程,感受到線上環境具體呈現了許多差異:關於能否順利使用電腦、電腦是否有攝像頭可以開啟視訊、使用電腦/平板或手機(不同載具部分功能無法操作)、身處地點網路品質、在家工作是否多台載具同時使用網路...。 種種差異,都讓能同時進到會議室的每個人,處在不同狀態。 每次的離線、離開會議室,不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一直都很喜歡需要動腦的遊戲,因此最近深陷於德州撲克的魅力中無法自拔 今天,為了消磨陪伴男友唸書的時間,我從圖書館拿了一本標題為《人生賽局》的書 作者為一位哈佛畢業的心理學家,為了了解人們在自我控制及機率、運氣相關事件發生時的心態,因此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向頂尖撲克大師學習撲克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我是愛書人~喜歡紙本書在手上的觸感、翻閱紙張的聲音,還有書本給人的溫度感。常常被書的封面吸引(就像看到鮮肉一樣...笑)就會忍不住去翻閱,然後為了想擁有它,就立馬買回家,滿足擁有與欣賞戰利品的快感。 但每每想進入書中的世界,開啟藏在羽頁間的奇幻冒險之前,都有數不清的誘惑阻止我向前(我自制力超低..
Thumbnail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我一直都很喜歡學習新東西。 各種新東西摸一摸,擴展自己的眼界,對我而言比起買車出遊更加有趣。 摸新東西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買書。 也感謝父母從小到大的經濟支持,基本上有興趣的書我就會買下來讀讀。 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大概也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 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鐵皮屋放我
Thumbnail
成癮式學習法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 成癮式學習法 為什麼會想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利用我們自己本身成就回饋機制,去達成困難學習的一系列步驟,想辦法享受學習,讓身體的成就機制推動自己去學習,是對我很有啟發的一個想法 如何喜歡學習這件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一直都很喜歡需要動腦的遊戲,因此最近深陷於德州撲克的魅力中無法自拔 今天,為了消磨陪伴男友唸書的時間,我從圖書館拿了一本標題為《人生賽局》的書 作者為一位哈佛畢業的心理學家,為了了解人們在自我控制及機率、運氣相關事件發生時的心態,因此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向頂尖撲克大師學習撲克
Thumbnail
大二下應同學邀約一起擔任圖書館志工,不得不說,也算是一種圓夢了。圖書館志工的好壞參半,讓人對書本種類有了一定了解。書店成了我的近期休閒去處。將書籍捐出或變賣,曾考慮購買電子版書籍。
我是愛書人~喜歡紙本書在手上的觸感、翻閱紙張的聲音,還有書本給人的溫度感。常常被書的封面吸引(就像看到鮮肉一樣...笑)就會忍不住去翻閱,然後為了想擁有它,就立馬買回家,滿足擁有與欣賞戰利品的快感。 但每每想進入書中的世界,開啟藏在羽頁間的奇幻冒險之前,都有數不清的誘惑阻止我向前(我自制力超低..
Thumbnail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六年級頭班的我,小時除了看電視之外,和鄰居玩樂的大多是DIY玩具,如燈籠、風箏、手槍等,不然就是彈珠、紙牌、橡皮筋。等年紀稍長到了城市就學後,閒來沒事蹓躂閒晃的去處就屬書店了。來回撫摸著書封,挑本鬼故事坐下來翻閱就是幾個小時,從那時養成我讀字的習慣,直到出社會後的最省錢的休閒也是到書店吹冷氣...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討論職涯發展與習慣養成時,聊到自己如何長期保持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閱讀對我來說是一種獨特的享受,也是提升生活品質的低成本方式。透過書本中的價值觀和觀點,我能夠擴展思維,擺脫狹隘的視野。閱讀也是一種內心的治癒良藥,當面對挫折時,書本總能給予我慰藉和解答。無論生活多艱困,書本始終是我最富裕、最自由的樂土。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我一直都很喜歡學習新東西。 各種新東西摸一摸,擴展自己的眼界,對我而言比起買車出遊更加有趣。 摸新東西的方式,主要是透過買書。 也感謝父母從小到大的經濟支持,基本上有興趣的書我就會買下來讀讀。 從幼稚園到博士畢業,大概也購買了四五千冊的書籍。 父親甚至在我的房間外搭了鐵皮屋放我
Thumbnail
成癮式學習法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 大家好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 成癮式學習法 為什麼會想介紹這本書,是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利用我們自己本身成就回饋機制,去達成困難學習的一系列步驟,想辦法享受學習,讓身體的成就機制推動自己去學習,是對我很有啟發的一個想法 如何喜歡學習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