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共同生活,又如何在其中保有個人節奏——黃以曦×朱嘉漢對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撰文:沈眠
攝影:劉霽

一人出版,分為10冊,作家、影評人黃以曦主導,與10位各藝文領域的創作者進行跨界對寫的《尤里西斯的狗》,其中兩位作者黃以曦與朱嘉漢以「如何共同生活」為主題進行面對面交流──在武漢肺炎疫情快速變化、每天都隨著確診人數心情起伏的此刻,這或許是最適宜的題目吧。

▉社交絕不輕易,沒有一種關係是理所當然

朱嘉漢首先娓娓道來此次對談的主題,源自於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生前在法蘭西學院第一年度授課題目,「羅蘭.巴特只在該學院裡教授三年的課,後來因車禍驟逝。最後一年課程的題目名為『小說的準備』,但其實他並沒有寫過小說,忽然就想要以寫出《戰爭與和平》、《追憶逝水年華》之類巨著的可能性來進行課程,滿瘋狂的哦。」

朱嘉漢與黃以曦在《尤里西斯的狗》中所對寫的冊子,亦名之為《小說的準備》,兩人都很喜歡巴特的隨筆風格,包含《神話學》、《戀人絮語》,「那是既討人喜歡但又不容易抓住,彷如遊戲可也不會讓人感覺疏遠,非常有趣的寫法。」朱嘉漢細說從頭,語音給人暖洋洋的感覺,讓聽者不覺得他的說明煩膩,「羅蘭.巴特的課程設計都是基於某種幻想,與學術目的不同,並不是非得找到解決方法不可,就算無結果地探索一整年,甚至推翻自己初始的設定,也無所謂,像他最後也沒有真的寫出小說。」

「如何共同生活」是授課主題,其基本假設為所有的共同體,都會反對、敵視個人的節奏,而巴特真正想問的是「個人節奏如何可能」,他在九世紀拜占亭的某修道院找到罕有的反例。該修道院,分有南北兩側,一邊過集體生活,譬如一起起床、禱告、讀經等。但另一邊則是維持個人節奏式的狀態,修道士一週至少有五天會在自己專有的小屋,宅男也如的生活,但沒有禁止彼此間拜訪與聯繫,包含星期六、日的禱告,也不強制。亦即,他們在共同生活之中,維護著個體的日常節奏。

羅蘭.巴特以此修道院的兩種生活,結合《魔山》、《魯賓遜漂流記》等文本,對個人與集體關係進行全面的思探。朱嘉漢柔聲說著:「巴特很討厭一致性,因為一致性裡永遠暗藏權力。他真正想做的是探索共同體的邊陲地帶。眾所皆知他是詞源學的專家,而節奏一詞最初含有專斷的意思,本就帶反叛性。我覺得《尤里西斯的狗》對寫計畫也是在共同關係與個人節奏中尋求重新探索話語的可能性,並非各說各話,但也不需要互相認同。」

raw-image

黃以曦則談到和朱嘉漢見面、包括公開對談在內的次數,屈指可數,兩人雖對台灣罕見隨筆寫作,很是打抱不平,認為是值得深耕的書寫種類,但現實中並不常聯絡。兩人都酷愛閱讀,但有各自的生活與交友圈,且對熱愛的書也有不同的掛念與轉譯,「我們是獨立而無關的個體,但要怎麼在對寫時,進入深沉節奏的共振,如若潛水一般,找到彼此的內在節奏,都是在費心的摸索中,慢慢建立的。」

尤其進行《尤里西斯的狗》時,必須在無緩衝、餘裕的狀態下進入他者的節奏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要怎麼把獨立的兩種節奏編織在一塊,確實是考驗。黃以曦直率而感嘆無比地說著:「就像在隨時隨地都有人際交會的現代生活,跟別人對話時得盡快進入狀況,不讓氣氛變乾,超級困難。我更意識到,社交真的不是容易的事。」讀者們臉上也都浮現同感的苦笑。

「在共同生活中,我們都不得不失去一部份的自我,但又不能徹底喪失自我。所以,真的沒有一個關係是理所當然的。」黃以曦的話語裡有著強烈的體悟,特別是她與10位各領域創作者進行了10種又深又遠的探尋、思考與感受,「這10種關係,可能讀《尤里西斯的狗》時各位會覺得是渾然天成的,畢竟我們成功地對話,讓旅程看起來很完美,但裡面的每一步其實都煞費苦心啊。我們就像剛剛提到的修道院,每一本冊子如同一間孤獨的小屋,我們是住在其間的修道士,彼此串門子、秘密地探訪,在密閉時空裡,要逼近可以攜手抵達的核心命題。」

▉跟另外一種孤獨碰撞與較量,所有的關係都有距離

朱嘉漢深思:「在當前疫情下,我們在此討論群體、個人的依存和對抗,非常應景。要如何在絕對的國家力量中,繼續擁有自己的節奏?我們從未經歷過如此慘烈的情勢,面對傳染病、口罩,人該怎麼在正常、集體生活裡保持合適的社交距離?如果疫情一直繼續下去,習慣了的年輕人,將來就算脫掉了口罩,距離感依舊會存在。」

當咖啡館和餐廳等場所,採行桌子劃叉、區域封起來的措施,或人們會批判海歸(海外歸來)或連假去墾丁的遊客時,朱嘉漢表情嚴肅:「影響是全面的,不止是外界,而是延伸到心理狀態。尤其是制度化後,公家機關如學校、醫院、政府等與私人機關的差異,日益擴大。任何願意思考當下生活的人,一定不免會想到更為本質的問題,權力究竟會伸展到何種極限?而自我的權力又在哪裡?」

「是以,一切本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距離也不是理所當然的。」朱嘉漢再回到《尤里西斯的狗》,他以為,最有趣的部分,是分散做成10冊,而非集結為一本書。每一冊都有自己的書名,如若擁有自我,但又可以集結為共同體,「這是最好的安排啊,雖然增加了印刷成本。」台下讀者笑出聲來。朱嘉漢旋即正容地說:「各冊沒有高低或前後順序,不但彼此間的距離這件事被實體化,還有烏托邦式的平等感。」

raw-image

黃以曦則是分享道:「傳染病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所產生的,而安全的距離是我們此時十分重要的議題。而書寫的世界與凝視著書寫的世界也都是關係,每種關係也都有距離。我和創作者們在書裡共同經營的關係,並非現實生活中的延伸,而是兩人在限定題目裡,以各自的韻律、交織與激盪所成就的關係,並非一氣呵成,也就比較沒有對談的現場感。」

《尤里西斯的狗》的對寫,帶著肅殺的氣氛。黃以曦表明,她與10名創作者都有自身想要追索的真理,且存在不同的觀察與看法。她真誠地說:「忍不住會有競爭的氣氛,尤其是對方先一步講出你想講的,就會有你們究竟要把我逼到什麼地步、簡直是絕境的念頭。我就會想,有沒有可能建構看似是延續、但根本另闢戰場的新話題,讓自己保有優勢。如此跟另外一個孤獨世界的猛烈碰撞,自然而然具備著挑戰和競技的氛圍。」

朱嘉漢認同黃以曦的看法,「看似表面風平浪靜,但內裡完全是戰爭等級的打仗啊。畢竟對寫需要認真以對,拿出真本事,不能唬弄。精彩的文字對決,應該是《尤里西斯的狗》最具表演性的部分吧。當然了,也有平衡的問題,你不能輸,但也不能贏,或者說,要贏得漂亮,不能讓人輕易讀出勝利的姿態,就像送禮與回禮,必須有足夠的誠意與構想。」

最後,黃以曦言簡意賅地總結道:「我們終究會在共同生活中,看見個人嚴謹精緻的輪廓,以及內心概念、追索的方向與路徑。無論生命狀態有多像,個別間依舊有劇烈的差異性,絕對不可能被另外一個人完全理解或同化。我的想法是,創作者們都企圖在共同性中呈現鮮明特出的概念,挖掘自身無與倫比的獨異,發覺靈魂的樣態,瞭解自己不可讓渡的界線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人的沙龍
26會員
145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逗點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撰文:逗點編輯部/攝影:逗點編輯部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四位來參加挑戰的是孫得欽,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23
撰文:逗點編輯部/攝影:逗點編輯部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四位來參加挑戰的是孫得欽,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三位來參加挑戰的是黃郁晴,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三位來參加挑戰的是黃郁晴,讓我們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二個來參加挑戰的是詩人鄭聿,讓我們來看
Thumbnail
2025/04/09
逗點編輯部提供一百塊錢,邀請各路創作者在便利店購買讓心情好起來的東西,錢必須一次花光!消費內容隱約透漏自身性格,消費收據也能驗證你是不是數學很好的人(總金額必須等於100元),另類又真實的創作者心理觀察遊戲,正式登場! 第二個來參加挑戰的是詩人鄭聿,讓我們來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書名】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作者】黃錦敦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2012年12月 【共鳴心得】 這幾年會不斷聽到 「敘事」帶來療癒,如果說故事的脈絡不知道走向哪裡,就會容易混亂,並無法把整個故事說完整。讀這本書,我發現說故事的方法;就是細細地說、慢慢的說,在當中停下來一下,感受一下、體會一下。
Thumbnail
【書名】一起遇見美好的自己 【作者】黃錦敦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2012年12月 【共鳴心得】 這幾年會不斷聽到 「敘事」帶來療癒,如果說故事的脈絡不知道走向哪裡,就會容易混亂,並無法把整個故事說完整。讀這本書,我發現說故事的方法;就是細細地說、慢慢的說,在當中停下來一下,感受一下、體會一下。
Thumbnail
「創傷本是社會化的過程,療癒是沒有終點的。」(頁263)無可避免作嘔的孤獨,那就抱抱自己。
Thumbnail
「創傷本是社會化的過程,療癒是沒有終點的。」(頁263)無可避免作嘔的孤獨,那就抱抱自己。
Thumbnail
一人出版,分為10冊,作家、影評人黃以曦主導,與10位各藝文領域的創作者進行跨界對寫的《尤里西斯的狗》,其中兩位作者黃以曦與朱嘉漢以「如何共同生活」為主題進行面對面交流──在武漢肺炎疫情快速變化、每天都隨著確診人數心情起伏的此刻,這或許是最適宜的題目吧。
Thumbnail
一人出版,分為10冊,作家、影評人黃以曦主導,與10位各藝文領域的創作者進行跨界對寫的《尤里西斯的狗》,其中兩位作者黃以曦與朱嘉漢以「如何共同生活」為主題進行面對面交流──在武漢肺炎疫情快速變化、每天都隨著確診人數心情起伏的此刻,這或許是最適宜的題目吧。
Thumbnail
2020年暑假,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系列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每堂課都邀請知名作家一同分享,絕對讓你聽完就獲得向前行的動力。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千萬不要放棄它。疫情趨
Thumbnail
2020年暑假,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系列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每堂課都邀請知名作家一同分享,絕對讓你聽完就獲得向前行的動力。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千萬不要放棄它。疫情趨
Thumbnail
 《傷心咖啡店之歌》這本書的閱讀筆記應該是目前寫得最久的稿子之一
Thumbnail
 《傷心咖啡店之歌》這本書的閱讀筆記應該是目前寫得最久的稿子之一
Thumbnail
1983年生的朱嘉漢,曾就讀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班,現為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被譽為文壇小說怪物的朱嘉漢,著有長篇小說《禮物》、《裡面的裡面》。 2020年12月他帶來了《眼睛的故事》、《情色論》重量級文學家「巴塔耶」概念導讀書的《夜讀巴塔耶》——說起文學創作成為生命中一部分的淵源流長,朱嘉
Thumbnail
1983年生的朱嘉漢,曾就讀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博士班,現為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被譽為文壇小說怪物的朱嘉漢,著有長篇小說《禮物》、《裡面的裡面》。 2020年12月他帶來了《眼睛的故事》、《情色論》重量級文學家「巴塔耶」概念導讀書的《夜讀巴塔耶》——說起文學創作成為生命中一部分的淵源流長,朱嘉
Thumbnail
「身為魔物的好壞處皆在於此:魔物眼中的世界與他人本就有巨大的不同。因而,對於群聚的需求,對於危機的判斷都似乎成了另一種格格不入。好好生活,努力保全自己以外,如何讓截然不同的生活盡復舊觀,到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事了。」──蕭上晏
Thumbnail
「身為魔物的好壞處皆在於此:魔物眼中的世界與他人本就有巨大的不同。因而,對於群聚的需求,對於危機的判斷都似乎成了另一種格格不入。好好生活,努力保全自己以外,如何讓截然不同的生活盡復舊觀,到那個時候,就是我們的事了。」──蕭上晏
Thumbnail
作為一個偏激份子,共通的連結慢慢清晰了起來,作者在所有意見裏頭,即便看起來是偏激的但其實都是中性的,因為在A面與B面的選項,他都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與為什麼不要了,各有優缺點的選擇因為不完美,也就沒有百分之百的缺陷。 《給那些很早就做自己,但還是不喜歡自己的人__From 劉軒》
Thumbnail
作為一個偏激份子,共通的連結慢慢清晰了起來,作者在所有意見裏頭,即便看起來是偏激的但其實都是中性的,因為在A面與B面的選項,他都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與為什麼不要了,各有優缺點的選擇因為不完美,也就沒有百分之百的缺陷。 《給那些很早就做自己,但還是不喜歡自己的人__From 劉軒》
Thumbnail
翻譯Richard Freeman詮釋的博伽梵歌大約一半,彷彿共時性,與人生目前的階段相互呼應。 寫到遇到困境時的兩難,其實是小我的恐懼與侷促,哄騙大腦只有兩種選擇,不是一,就是第二。 小我與頭腦的不可信,與人類圖的看法不約而同。
Thumbnail
翻譯Richard Freeman詮釋的博伽梵歌大約一半,彷彿共時性,與人生目前的階段相互呼應。 寫到遇到困境時的兩難,其實是小我的恐懼與侷促,哄騙大腦只有兩種選擇,不是一,就是第二。 小我與頭腦的不可信,與人類圖的看法不約而同。
Thumbnail
羅蘭巴特以他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最為人所廣知,而作者之死所代表的是權威的死亡,除魅後的世界是世俗的,不再具有宗教神祕性,而在文本閱讀上所代表的上帝:作者(Author),同時在英語上與權威(Authority)具有關聯性,在羅蘭巴特的宣稱下也隨之死亡
Thumbnail
羅蘭巴特以他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最為人所廣知,而作者之死所代表的是權威的死亡,除魅後的世界是世俗的,不再具有宗教神祕性,而在文本閱讀上所代表的上帝:作者(Author),同時在英語上與權威(Authority)具有關聯性,在羅蘭巴特的宣稱下也隨之死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