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本命的那些事:讀郭強生《作家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到《尋琴者》,郭強生以一概清冷又富情蘊的意象,勾勒現世與一幅幅寂涼人世的眾生相。雖然獲得本屆聯合報大獎,但《作家命》一書卻卸下獎項光環,細數書寫與自身的血輪脈絡,而他又如何為世代牽繫起寫作命脈,其義無反顧的孤絕感,大抵構成「作家命」的基調。


raw-image

此書分為四輯:分別為「作家命」、「那些生命中我們不善於面對的」、「命運的想像」與「當我們討論愛情」。從寫作的召喚出發,我很喜歡文中提到小說書寫的一段話:

「隱藏在孤獨畸人們背後的,是一道道不見容世俗的、長長的傷口。作者的筆彷彿溫柔的針線,安靜地將傷口縫合。」

這是郭強生分享美國作家舍伍.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小城畸人》(Winesberg, Ohio)的理念。當現世充滿混亂與不安,郭強生自言看似幸福的家庭,實則創痕斑斑。當關係間的欺瞞不安,撕裂了屬世的認知與善良,究竟我們可以循著什麼樣的路回去呢?

〈從悲傷出發去遠方〉:「我感覺是父親正帶著我認路,我們正一起老去,一起回家。」提到的返家之路,也是遠行之途。對郭強生而言,當情動於衷,憾恨與愛同根並生,書寫是唯一的回到孤絕的方式,讓靈魂角落的那個孩子,再次從邊緣發聲。

〈我們〉一文,則細訴與李永平、曾珍珍攜手共度的時光,也是東華創英所的十年風華,也是文壇近期新興作家的搖籃。這片洄瀾之地,在郭強生等人的耕耘之下,幾乎成為台灣寫作者的朝聖地。是以第一屆駐校作家黃春明編有《眾神的停車位》,施叔青寫有《風前塵埃》,文風在東海岸逐漸蓬勃,也帶動新一波的寫作熱潮。

「也許不是我們選擇了文學,是文學選擇了我們。」郭強生謙卑地成為文學的領航者,同時也退位為文學的忠僕。這些甚於言語的身教,對寫作者而言,可成為筆耕最好的指引。

在「當我們討論愛情」一輯裡,張愛玲的身影再次顯影於文學譜系之上。我們都曾與張愛玲筆下的孤女,「一步步走向沒有光」的世界,卻也走進了文學的奼紫嫣紅。

郭強生在〈孤女張愛玲〉裡,演繹張式的孤獨:「換作我是她,全華文世界的讀者都想從我這裡汲出點蜜汁當成顯聖,我也一定回想要避世躲得遠遠的。」此種身不由己,從童年的家世一路漫成最荒涼的歧路。

而今,郭強生仍在黑暗裡鑿光,願意用文字細述生命最幽微的騷動。那些文字撞擊的聲響,我們認得,所有在幽境裡,試圖用文字擺渡人生的寫作者,都認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牧希的沙龍
73會員
615內容數
將日子寫成詩,感慨寫成故事
蔡牧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我看見一個NPC@秋葉原】 秋葉原的星巴克沒有位置,等了一會兒,兩個老男人結束談話,就空出一張桌。 就那個瞬間,幾張桌子都不約而同離席淨空,五分鐘之內,店裡沉澱下來,只剩basanova彈撥著空氣。 時間的觸手,水草一般輕撫結痂的傷。小年夜的拜年賀圖不斷跳出通知,一句一句
Thumbnail
2025/05/04
【我看見一個NPC@秋葉原】 秋葉原的星巴克沒有位置,等了一會兒,兩個老男人結束談話,就空出一張桌。 就那個瞬間,幾張桌子都不約而同離席淨空,五分鐘之內,店裡沉澱下來,只剩basanova彈撥著空氣。 時間的觸手,水草一般輕撫結痂的傷。小年夜的拜年賀圖不斷跳出通知,一句一句
Thumbnail
2025/05/03
這次在淺草訂的住宿是無人旅館,類似Airbnb,用平板入住,不打掃不收垃圾。 第一天晚上,暖氣就暖不起來,我調到三十度了,兩個小時之後棉被還是冰的。 我穿羽絨背心加大衣,戴口罩躺在床上,說服自己已經慢慢升溫了,但冰冷的手腳不聽使喚,無法被大腦控制。 後來心想這不是辦法。 既然理性說服
Thumbnail
2025/05/03
這次在淺草訂的住宿是無人旅館,類似Airbnb,用平板入住,不打掃不收垃圾。 第一天晚上,暖氣就暖不起來,我調到三十度了,兩個小時之後棉被還是冰的。 我穿羽絨背心加大衣,戴口罩躺在床上,說服自己已經慢慢升溫了,但冰冷的手腳不聽使喚,無法被大腦控制。 後來心想這不是辦法。 既然理性說服
Thumbnail
2025/04/28
一路踽踽行至春末,在幾段撕裂的關係上縫合夕陽與自己,是以雨落之後,眼角總有一股隱隱的疼,漫過時間的頰。 迷霧也瀰漫十七層的天空,盛夏或將吞沒整個城市,人就蒸散為一個熱點,微弱散發著若有似無的求救訊號。 然而雨勢漸大的夏,混雜著蟬鳴逐漸淹沒彼此的視線。 如果世界成為湯湯汪洋,你
Thumbnail
2025/04/28
一路踽踽行至春末,在幾段撕裂的關係上縫合夕陽與自己,是以雨落之後,眼角總有一股隱隱的疼,漫過時間的頰。 迷霧也瀰漫十七層的天空,盛夏或將吞沒整個城市,人就蒸散為一個熱點,微弱散發著若有似無的求救訊號。 然而雨勢漸大的夏,混雜著蟬鳴逐漸淹沒彼此的視線。 如果世界成為湯湯汪洋,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作者郭強生說:「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都會問書中那個「他」,後來的你,有沒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呢?」 這本散文以第三人稱「他」為視角營造出空間感,帶讀者回到過去那些曾經存在卻已不復存在的歲月軌跡,很像一部老電影重現舊時代的歷史與興衰,也像一場目不暇給的台北城魔術秀,即便我趕不及參與過去那場華麗的盛宴
Thumbnail
作者郭強生說:「寫這本書的時候,我都會問書中那個「他」,後來的你,有沒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呢?」 這本散文以第三人稱「他」為視角營造出空間感,帶讀者回到過去那些曾經存在卻已不復存在的歲月軌跡,很像一部老電影重現舊時代的歷史與興衰,也像一場目不暇給的台北城魔術秀,即便我趕不及參與過去那場華麗的盛宴
Thumbnail
迷霧之中,抓住那一條可見的線 愈來愈難看見,課堂座位裡所能散發出來的專注與懇切。 當主責教育制度的單位試圖拆掉過去那些束縛創意與思考的框架,如今在教室所能看見的畫面,卻是群魔亂舞和茫然無措,多於人們所期待的適性揚材與獨立自主。 對於新課綱的理念,我其實是
Thumbnail
迷霧之中,抓住那一條可見的線 愈來愈難看見,課堂座位裡所能散發出來的專注與懇切。 當主責教育制度的單位試圖拆掉過去那些束縛創意與思考的框架,如今在教室所能看見的畫面,卻是群魔亂舞和茫然無措,多於人們所期待的適性揚材與獨立自主。 對於新課綱的理念,我其實是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開始,認識了郭強生,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感覺到透過作品,能與一位作家的內心這麼近,而文學對於作者而言,是賴以倖存的工具。除了自述生命歷程外,也描繪出家族過往的軌跡。每一篇,作者都當成是遺書在寫。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本書,也藉此成為了我開讀書帳的契機。
Thumbnail
語言與文字影像,如何能真實呈現生活。所謂的記憶,又真的可靠嗎?於是我們不斷地書寫,企圖抓住那些轉瞬消散的時間。 此書為郭強生應爾雅出版社之邀,「作家日記叢書」的第二棒。(每年邀請一位作家,以一年的時間,來書寫日記。)不可不謂一種嘗試。又像是反璞歸真般,好好地耗費時間來寫一本書,也是對出版的尊重。
Thumbnail
語言與文字影像,如何能真實呈現生活。所謂的記憶,又真的可靠嗎?於是我們不斷地書寫,企圖抓住那些轉瞬消散的時間。 此書為郭強生應爾雅出版社之邀,「作家日記叢書」的第二棒。(每年邀請一位作家,以一年的時間,來書寫日記。)不可不謂一種嘗試。又像是反璞歸真般,好好地耗費時間來寫一本書,也是對出版的尊重。
Thumbnail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Thumbnail
📝「書寫最大的快樂,是來自於過程中不斷被激發出來的全新想法,總會大膽嘗試不同的觀點,如果創作過程中不能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突破,我覺得無法跟自己交差。」
Thumbnail
這本書是郭強生最新的散文力作,講述的是自己與古今中外作家在寫作道路上的三觀,也分析了許多偉大作家的人生與文學作品,儼然就是一場文學饗宴,對文學有興趣的朋友們都能在本書找到許多經典文學的閱讀清單。
Thumbnail
這本書是郭強生最新的散文力作,講述的是自己與古今中外作家在寫作道路上的三觀,也分析了許多偉大作家的人生與文學作品,儼然就是一場文學饗宴,對文學有興趣的朋友們都能在本書找到許多經典文學的閱讀清單。
Thumbnail
以王爾德為例,作品中的他以天才的形象現身,但卻讓自己的真實生活如同夜鶯與快樂王子般,成為一場實實在在的童話悲劇。是對於愛情的執著?或者是作品具象的生命演繹?王爾德說「樂觀的基礎是恐懼」,郭強生遙相回應:「永遠要戒慎恐懼。除非,你已經認識了真愛。」一切實在是太過困難,誰會知道這份愛是不是真的?我們只
Thumbnail
以王爾德為例,作品中的他以天才的形象現身,但卻讓自己的真實生活如同夜鶯與快樂王子般,成為一場實實在在的童話悲劇。是對於愛情的執著?或者是作品具象的生命演繹?王爾德說「樂觀的基礎是恐懼」,郭強生遙相回應:「永遠要戒慎恐懼。除非,你已經認識了真愛。」一切實在是太過困難,誰會知道這份愛是不是真的?我們只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到《尋琴者》,郭強生以一概清冷又富情蘊的意象,勾勒現世與一幅幅寂涼人世的眾生相。雖然獲得本屆聯合報大獎,但《作家命》一書卻卸下獎項光環,細數書寫與自身的血輪脈絡,而他又如何為世代牽繫起寫作命脈,其義無反顧的孤絕感,大抵構成「作家命」的基調。
Thumbnail
 從《何不認真來悲傷》到《尋琴者》,郭強生以一概清冷又富情蘊的意象,勾勒現世與一幅幅寂涼人世的眾生相。雖然獲得本屆聯合報大獎,但《作家命》一書卻卸下獎項光環,細數書寫與自身的血輪脈絡,而他又如何為世代牽繫起寫作命脈,其義無反顧的孤絕感,大抵構成「作家命」的基調。
Thumbnail
《夜行之子》新版問世,郭強生自言其為「破繭之作」。行至中年,當書寫成為生存僅剩的繩索,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有快樂的自由。 這是此書十三個短篇呈現的真相,也帶我們一步步前往幽深的洞見,看見夜行的自己。
Thumbnail
《夜行之子》新版問世,郭強生自言其為「破繭之作」。行至中年,當書寫成為生存僅剩的繩索,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有快樂的自由。 這是此書十三個短篇呈現的真相,也帶我們一步步前往幽深的洞見,看見夜行的自己。
Thumbnail
被遺棄是什麼感覺? ⠀⠀⠀⠀⠀⠀⠀⠀⠀⠀⠀⠀ 是在所處的環境得不到認同?還是被認識之人撇頭佯裝不認識? ⠀⠀⠀⠀⠀⠀⠀⠀⠀⠀⠀⠀ 在人親土親皆不可尋的情況下,故鄉和異地,親族和陌路,又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判? ⠀⠀⠀⠀⠀⠀⠀⠀⠀⠀⠀⠀
Thumbnail
被遺棄是什麼感覺? ⠀⠀⠀⠀⠀⠀⠀⠀⠀⠀⠀⠀ 是在所處的環境得不到認同?還是被認識之人撇頭佯裝不認識? ⠀⠀⠀⠀⠀⠀⠀⠀⠀⠀⠀⠀ 在人親土親皆不可尋的情況下,故鄉和異地,親族和陌路,又該以什麼標準來評判?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