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養]盪鞦韆只能三分鐘

圖片選自民視新聞網
在新聞裡你看到什麼呢?
理性的處理問題是理想,但處理問題是重點嗎?有標準答案嗎?
遇到壓力與衝突,並不是每件事情都應該採取問題解決策略,或者說不用那麼快進入問題解決的階段,因為錯誤的理解問題,很可能導致解錯問題。
你看到什麼問題呢?
對我的專業來說,我看到孩子捨不得離開,以及玩太久不管其他排隊的人
也就是只注意自己,不(無法)注意別人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的問題,限制時間能夠解決嗎?
.

進入遊戲的場景

孩子是開心的,所以捨不得結束
阻止孩子繼續遊戲,在他的故事裡我們是壞人
但讓其他人玩不到,孩子在其他孩子裡的故事裡也是壞人

換位思考

孩子只注意自己的視角,對阻礙自己的人感到生氣,甚至攻擊。但是 就算再好的人,在某人的故事裡,也可能是壞人
自制與控制,是在理解這些事情的前提之下。
我夠不夠,其他人有沒有,我的分給別人有什麼損失,又可能有什麼好處?
孩子能夠思考這些之後,忍耐跟等待才有意義。

誰管?

是父母?是政府?
為什麼是二分法?
別忘了最後是要孩子自己管自己
所以其實責任不在父母,也不在政府

需要什麼能力?

孩子是因為管理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夠,所以才需要週遭的大人協助。
因為大人是自我控制的能手
而孩子是自我控制的生手
這些練習計時、提醒只是輔助孩子自我控制
而思考其他人觀點、感同身受的能力、計畫能力才是 #主軸
然後考慮不同策略
我要不要讓
他很兇怎麼辦

結論

以這個角度來看,用公權力來處理,我認為有些過度簡化
為什麼要倒數呢?因為時間倒數是一種提醒技巧
最主要學的是 思考他人觀點跟 計畫能力
但這點誰能教?我想不是政府
但家長能夠教嗎?看大家只在意計時⌛️這件事情會讓人有些擔心。
技巧是最好教跟最好學的,但是難教的部分往往才是重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
▉非典型臨床心理師,現為沛智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中山企管畢業後前往澳洲、日本渡假打工,回台工作後發現自己想要做「適合自己的工作」而轉職臨床心理師。現在專長是早期療育與親職教育,讓我一起陪你和孩子一起面對人生的煩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