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從來不是問題】 《迪士尼班班親會/月婉綺老師》 《文/魔女園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在方案中,常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以及想很多辦法,而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所以他們也很習慣這樣的方式。



老師從不給直接的答案,

給他們時間思考,

給他們時間醞釀,

給他們時間去蒐集資料。

看似浪費時間、速度慢,但其實不然;

因為,能力的發展若是放在未來,

那麼近或遠,就好像不是現在說了算。

想辦法的能力也是需要時間累積的,這得要建立模式。

思考的模式、做事情的模式、工作的模式....,

然後自己選擇,做決定。

所有繞的遠路,都有意義。

背著唐詩三百首,寫著注音符號就滿足不害怕未來,

看似近路,卻很可能是遠路。



「問題」從來不是問題,

大人怎麼「應對」,才是真正的問題。

讓問題試著自行奔跑,

有時候大人無須介入與處裡,更無須去擔憂。

孩子要的,是大人沉穩的陪伴,

引領他們趨於完整,成為完整的人。

孩子們記錄自己的完整,而老師陪著他們。

時而興奮、時而搞破壞,時而貼心,時而感動,

這是日常,更是陪伴。

你陪我,而我也陪你。

就這樣就來到了最後第二場班親會,

對每一場的老師來說,都是壯舉。

因為孩子的成長是百年大計,他們是種子,老師是園丁,

細心培育,栽種,澆水,施肥,偶爾抓抓壞蟲,

可以結果時,就採收。

不能採收時,就繼續等待,槍摘的果實不甜。

只要樹根不爛,永遠都有機會。

迪士尼班,光從班級名稱,就可以知道充滿孩子的希望。

我希望,我希望,我希望,

我相信,我相信,我相信。

專注在哪裡,能量就在那裏。

感謝爸媽媽的參與,在一起的能量,好值得。

#迪士尼班圓滿成功

#爸爸媽媽繼續加油,幼兒園最後一哩路即將到來

#老師們繼續接力

#魔女園長也繼續加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2會員
3.5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iocKxJT2U可愛的陽光就在輕吻的那一霎那,就留下了當下的紀念。 這個任務要跟太陽合照,光是想像,就覺得充滿希望。 或許只是出遊時,在一個片刻,忽然又記起節氣任務時, 孩子被推了出去走到陽光底下,拍個姿勢,拍下來,然後
Thumbnail
2025/05/0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iocKxJT2U可愛的陽光就在輕吻的那一霎那,就留下了當下的紀念。 這個任務要跟太陽合照,光是想像,就覺得充滿希望。 或許只是出遊時,在一個片刻,忽然又記起節氣任務時, 孩子被推了出去走到陽光底下,拍個姿勢,拍下來,然後
Thumbnail
2025/05/02
「立夏」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代表夏天立即開始與到來之意。 此時萬物繁茂,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 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病蟲害也開始活動侵染了。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在這個節氣中我們
Thumbnail
2025/05/02
「立夏」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也就是代表夏天立即開始與到來之意。 此時萬物繁茂,溫度明顯升高,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 早植稻已將進入抽穗期,病蟲害也開始活動侵染了。 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在這個節氣中我們
Thumbnail
2025/05/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n6NRmcYKc 原來孩子的心中,有很多得尊敬人事物, 而且是小小的事,或者小小的進步,就能提出來進入這個選項。 這些在腦海裡篩選的過程,可能也是一個過程。 一開始可能要覺得多了不起,才能值得尊敬, 後來聽見同學說的
Thumbnail
2025/05/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n6NRmcYKc 原來孩子的心中,有很多得尊敬人事物, 而且是小小的事,或者小小的進步,就能提出來進入這個選項。 這些在腦海裡篩選的過程,可能也是一個過程。 一開始可能要覺得多了不起,才能值得尊敬, 後來聽見同學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昨天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這部電,艾索克在裡面講了這句話:「我浪費了太多時間,總是擔心會出什麼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我擔心的事。」 女主角茱莉在裡面是個自由且不斷探索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他在30歲生日時的片段述說媽媽輩的長輩們在30歲時有著如何的成就。反觀茱莉好像並沒有活在老掉牙的劇本裡做著一般大眾
Thumbnail
昨天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這部電,艾索克在裡面講了這句話:「我浪費了太多時間,總是擔心會出什麼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我擔心的事。」 女主角茱莉在裡面是個自由且不斷探索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他在30歲生日時的片段述說媽媽輩的長輩們在30歲時有著如何的成就。反觀茱莉好像並沒有活在老掉牙的劇本裡做著一般大眾
Thumbnail
AI 時代來臨:從學習力、判斷力到提問力,開啟你的智慧人生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AI(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深入我們生活的日常話題。從推薦系統到生成式AI,這些技術的應用正在重新定義我們的世界。然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許多人感到焦慮: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具備什麼樣的
Thumbnail
AI 時代來臨:從學習力、判斷力到提問力,開啟你的智慧人生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AI(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深入我們生活的日常話題。從推薦系統到生成式AI,這些技術的應用正在重新定義我們的世界。然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許多人感到焦慮: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具備什麼樣的
Thumbnail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指的是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1位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這將帶來的社會問題非同小可 如果人們看待健身的角度從「休閒娛樂」轉移成「生命健康教育」,健身的概念開始產生「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或許問題有機會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指的是每5個人裡面,就會有1位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這將帶來的社會問題非同小可 如果人們看待健身的角度從「休閒娛樂」轉移成「生命健康教育」,健身的概念開始產生「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時,或許問題有機會被解決
Thumbnail
前陣子在 Threads 上看到網友分享一篇學術文章《The Human Genetic History of East Asia: Weaving a Complex Tapestry》,發現留言區掀起小爭論。
Thumbnail
前陣子在 Threads 上看到網友分享一篇學術文章《The Human Genetic History of East Asia: Weaving a Complex Tapestry》,發現留言區掀起小爭論。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林郁婷的性別爭議延燒了好幾天,才有法律動作, 這是協會沒有做到保護運動員的事實!
Thumbnail
林郁婷的性別爭議延燒了好幾天,才有法律動作, 這是協會沒有做到保護運動員的事實!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