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 如何指出人的問題,對人有什麼影響?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看,你又來了』教練眼神犀利
『我不是已經說過不要這樣了』口氣逐漸不耐
『你這樣要幹嘛,蛤!要幹嘛!有用嗎?』聲調開始升高
『做不到就去蛙跳20下』教練神情不滿
我在這孩子的眼睛裡看到一點點淚光。
同時我也很佩服這個孩子忍住沒有哭,堅持不放棄,繼續努力達到教練的要求。
這場景是今天我帶孩子去練足球,看到場地中有個孩子在接受教練一對一的訓練,這孩子的運動服上標示著國小三年級,不到10歲的年紀。
.
.
在我的經驗中,糾正或指出問題的「表達能量與方式」影響著對方「如何感受」。而人的感受會影響著「自我認同」(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然後自我認同又影響著人對於改變有怎樣的「動力」(人想改變的原因)。重要的人帶來的影響通常更大。所以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後,如何抵達對方的內在,產生什麼影響,形成一個有效傳達的結果,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歷程。。
例如當孩子再次犯錯,例如他吃東西常掉屑在地上,總是忘記吃東西時要墊盤子,常是大人事後要幫忙收拾。
「你吃東西沒用盤子,掉屑在地上」
這個事實提醒可以用責備和不耐的能量來說「你為何又忘記了!」,也可以用鼓勵和支持的能量來說「我有發現掉屑喔,你可以像上次那樣自己有注意到並收拾乾淨嗎」。
例如當孩子踢球表現不如預期,我可以恨鐵不成鋼地說「你怎麼連誰都比不過」,讓孩子可能失去信心。
我也可以改說「差一點點就可以做到跟誰一樣厲害了」
兩種能量造成的影響以及呼喚出彼此的內在樣子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責備和不耐,常是召喚出自己想攻擊與說服的能量,也召喚出孩子因保護自尊而找各種理由(或者因恐懼而屈服忍耐)。
鼓勵與善意提醒,常是召喚出自己想陪伴成長和連結關係的能量,也召喚出孩子記得自己有能力做到的能量。
如果我希望孩子不再重蹈覆轍,別再忘記注意食物掉屑和收拾。我需要先整理這樣的期待底下,連結的是我的什麼渴望與需要,對我是如此重要。例如看到孩子能逐漸開心成長,學習獨立負責,這能讓我滿足「陪伴成長」的需要;還有我自己對「整潔」的需要。
清楚這些渴望與需要,我才能明白,我用的方式和態度所呼喚出的彼此能量以及後續影響,有沒有更靠近了我真正想要的渴望。我也才有機會告訴孩子我的內在,為什麼我希望他這樣做,而不是讓他只把焦點停留在行為規範本身。
當我用責備的能量來糾正孩子,孩子有些時候暫時會被動聽話,但是他的內在可能是因為恐懼而屈服權威,這個改變是基於負面情感而暫時發展出來的消極變化。通常少了權威的存在,他便會回復原狀。而且這些負面情感累積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會發展出心理的創傷或者複製權威責備的待人模式。
有些時候他是不斷為自己辯護找理由,甚至也開始憤怒起來,因為他需要捍衛自己受傷的尊嚴及自我認同,堅決不聽從與改變。
屈服和防衛這兩種反應和影響,都不是我樂見的。而且給出責備如果還帶著情緒,也很耗我的能量和產生毒素傷身體。這些都離我的渴望愈來愈遠。
然而,鼓勵和支持,召喚出來的彼此能量,通常能在「事的層次」上溝通事情可以怎麼處理,同時又在「人的層次」上保持雙方內在連結。而且還呼喚出孩子內在的資源來幫忙,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自己是有能力做得到的,因此孩子是更有力量和意願去實踐改變的。這其實才是我渴望的樣子。
這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我自小也很少這樣被好好鼓勵和支持,但現在的我瞭解自己的渴望,不想再複製過去經驗。
在生活中,我也試著這樣跟同儕、家人互動,慢慢有感覺到,不再像從前很容易從討論事情演變成起衝突。
溝通真的是一門藝術,對我或孩子而言,改變慣性很不容易,但很值得慢慢練習和從每一次的挫折中累積一點一滴的移動,往喜歡的生命模樣移動。
.
.
所以,我之前幫孩子找的教練是會要求孩子,同時也很會鼓勵孩子的國手教練。她很注重孩子運動時是不是開心的。這是我和孩子都很在乎的渴望和需要。
如果人活得不開心,成績再高、表現再好,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吧!
.
.
那天我後來問孩子:「剛剛我們看到那個教練感覺很嚴格很兇,如果他是你教練,你感覺怎樣?」
孩子回:「我一定會很不開心」
我們兩個對視而笑。
.
.
幸福魔法日常練習
在日常生活中,人很容易不自覺地用「給人意見」的方式來回應對方,即使是帶著想幫助對方的善意,有時也讓對方感到不舒服,甚至反抗。因為對方只感受到在「事」的層次被指正,在「人」的層次卻失去連結。
所以我可常練習從「事的層次」回到「人的層次」,事的討論若有人的連結作為基礎,會順利得多。因為當人感受到被信任、尊重、欣賞,可以減少「討論事」感覺像在「討論我這個人」的自動連結。
反之亦然,如果我被指正或給意見,若感到不舒服,我也可以想想如何回到人的層次,跟自己內在重新連結,之後也試著跟對方內在連結。
不論是被指正或想給人意見,常問問我自己『我的感受是?這是因為我有什麼內在渴望需要?』『對方這樣說時有什麼感受?這是因為他內在有什麼渴望需要?』『有什麼傳達方式是可以讓對方理解我真正的需要,同時也照顧著他的需要,讓彼此的溝通是舒服的,很樂意做出真心改變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憂鬱地獄,職場地獄再到育兒地獄,直到學習敘事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後,終於慢慢翻轉邁向幸福,一路血淚真實記錄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