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好像還不太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1 / 10 / 26 )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致詞時指出,台灣到 2050 年綠能占比絕對超過一半以上, 甚至會更高【註 1】。

我一看到這篇報導的標題,就感到懷疑 : 一半夠嗎 ? 再看內文,就更是覺得奇怪, 既然已經在思索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卻仍估算「綠能占比超過一半以上」 ?

我的觀念是,若真心追求「淨零碳排」的目標,就應該用「倒推法」,先將 2050 年訂為 0 ,然後倒推回來逐步訂明各年份應該達成的減碳進度,且還要有可供檢視的 、確保能完成進度的明確方案,才是玩真的。只是粗略地估算「2050 年綠能占比超過一半以上」,這樣真能規劃出淨零路徑圖嗎 ? (好吧 ! 這好像不是由經濟部負責)

再深一層談。我幾天前才寫一篇文,初步列出思索「淨零碳排」的三條線索 :   【註 2】

【一】小英總統的競選承諾 : 2025 年再生能源達 20 %
【二】其他 80 % 的電力也要轉為零碳排
【三】靠石油驅動的交通部門也要全部轉為零碳排

不知曾次長所說的「一半以上」,是否有涵蓋到第三點 ? 或者僅指做到第一點後,再攻下第二點的 30 %(以上) ? 但 ...... 這樣遠遠沒有淨零呀 ? 而若要涵蓋第三點,且假設這些交通需求日後全部以綠電來滿足,那就等同第三點要併入第二點。此時,乍看雖然同樣是 80 % ,對應的綠電數字卻大不相同,兩者的差距粗估應達好幾百億度【註 3】,規模絕對大到足以影響最終是否「淨零」達標。

當然,我所提的架構仍嫌太粗略,還有很多條線索,例如碳捕捉技術和氫能等等,需要補充、整合進來,進行更細緻的探討,這樣才可能擬出一份真正有意義的,而不是「作文比賽」、「如意算盤」般的路徑圖。例如,若規劃用氫能來供應第三點的全部需求,再運用碳捕捉技術吃下第二點「一半以上、未達 100 % 」那一塊的額度,這份路徑圖看起來也有比較完整些。但 ...... 下一步就要嚴格地檢視 : 是否真能做到 ?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批評曾次長,只是想借用他的發言,來敘明我們的處境有多艱難。要在不到 30 年內做到「淨零碳排」,難度恐怕遠超過眾人預期。除非已打定 主意要承受均溫不斷上升的後果,否則,我們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我也包括在內)。




【註 1】
經部估2050淨零碳排綠能絕對占一半 更稱「它」是主角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825200......

【註 2】
關於「淨零」的初步思考
https://vocus.cc/article/6168e4e3fd89780001233a7f

【註 3】
計算方式我日後會另文探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文晏的沙龍
6會員
84內容數
.
劉文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09
在前篇貼文所引用的中時社論裡,有這麼一句話: 但政府的「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對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外的綠能,居然只以「發展非傳統地熱發電,並導入波浪、海流發電等海洋能技術,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畫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 8~14GW」幾句話輕輕帶過,並嚴重低估其潛力值......【註 1】
Thumbnail
2022/05/09
在前篇貼文所引用的中時社論裡,有這麼一句話: 但政府的「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對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外的綠能,居然只以「發展非傳統地熱發電,並導入波浪、海流發電等海洋能技術,另擴大生質能使用,規畫2050年前瞻能源設置裝置量達 8~14GW」幾句話輕輕帶過,並嚴重低估其潛力值......【註 1】
Thumbnail
2022/03/06
最近全球的目光焦點都集中在烏克蘭,不過,其他考驗並沒有因為新的危機突然「插隊」就放緩。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發布的報告,暖化情勢仍在加遽,2040年之前全球就可能升溫達攝氏1.5 度【註 1】。
Thumbnail
2022/03/06
最近全球的目光焦點都集中在烏克蘭,不過,其他考驗並沒有因為新的危機突然「插隊」就放緩。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發布的報告,暖化情勢仍在加遽,2040年之前全球就可能升溫達攝氏1.5 度【註 1】。
Thumbnail
2022/02/24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2022/02/24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大家知道政府已於今年3月份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生硬的用字,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備感陌生,事實上,當前以2050淨零為目標,剩下30年的時間,雖然看似時間很長,但要從「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都同步推動,最終以"零碳排"為目標...
Thumbnail
大家知道政府已於今年3月份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生硬的用字,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備感陌生,事實上,當前以2050淨零為目標,剩下30年的時間,雖然看似時間很長,但要從「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都同步推動,最終以"零碳排"為目標...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Thumbnail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雖然淨零路徑圖尚未正式公布(預計三月),部分政策方向已在媒體上提前釋出【註 1】。在引文中,下面這段話特別引起我的注意: 「官員表示,若用既有技術,2050 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可能性很低,因此這十年要趕快投入技術研發,包含發展綠氫、地熱、CCUS等,力拚 2030 年前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透過
Thumbnail
之前寫文時碰上一個問題:台灣的「淨零碳排路徑」由哪個部會來負責研擬 ? 後來我在媒體上看到了,答案是國發會,預計將會在明年初提出【註 1】。 我猜,國發會內負責相關業務的同仁最近應該壓力很大,因為除了社會各界正引頸企盼外【註 2】
Thumbnail
之前寫文時碰上一個問題:台灣的「淨零碳排路徑」由哪個部會來負責研擬 ? 後來我在媒體上看到了,答案是國發會,預計將會在明年初提出【註 1】。 我猜,國發會內負責相關業務的同仁最近應該壓力很大,因為除了社會各界正引頸企盼外【註 2】
Thumbnail
蔡總統透過影片致詞, 宣示台灣決心和世界一起朝2050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Thumbnail
蔡總統透過影片致詞, 宣示台灣決心和世界一起朝2050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Thumbnail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致詞時指出,台灣到 2050 年綠能占比絕對超過一半以上,甚至會更高【註 1】。 我一看到這篇報導的標題,就感到懷疑 : 一半夠嗎 ? 再看內文,就更是覺得奇怪,既然已經在思索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卻仍估算「綠能占比超過一半以上」 ? 我的觀念是,若真心追求「淨零碳
Thumbnail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日前致詞時指出,台灣到 2050 年綠能占比絕對超過一半以上,甚至會更高【註 1】。 我一看到這篇報導的標題,就感到懷疑 : 一半夠嗎 ? 再看內文,就更是覺得奇怪,既然已經在思索 2050 淨零碳排路徑,卻仍估算「綠能占比超過一半以上」 ? 我的觀念是,若真心追求「淨零碳
Thumbnail
總統蔡英文在今年的國慶談話中提到:「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把握相應趨勢、及早評估風險,建構更具彈性、更有應變能力的供電體系。」 在蔡總統的講話中也提到我們與國際的主流同步,但在此目標前,還卡著一個2025非核家園、現在的國際主流明顯走向減碳重於
Thumbnail
總統蔡英文在今年的國慶談話中提到:「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也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把握相應趨勢、及早評估風險,建構更具彈性、更有應變能力的供電體系。」 在蔡總統的講話中也提到我們與國際的主流同步,但在此目標前,還卡著一個2025非核家園、現在的國際主流明顯走向減碳重於
Thumbnail
小英總統的國慶演說中,有一段提及「2050 淨零」的目標【註 1】,根據立委洪申翰的整理,這是小英總統今年以來第三次宣示減碳、甚至淨零的決心【註 2】。 對此議題,我們不妨循下述三條線索來思考 : 【一】小英總統的競選承諾 : 2025 年再生能源達 20 % 【二】其他 80 % 的電力也
Thumbnail
小英總統的國慶演說中,有一段提及「2050 淨零」的目標【註 1】,根據立委洪申翰的整理,這是小英總統今年以來第三次宣示減碳、甚至淨零的決心【註 2】。 對此議題,我們不妨循下述三條線索來思考 : 【一】小英總統的競選承諾 : 2025 年再生能源達 20 % 【二】其他 80 % 的電力也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Thumbnail
4/22世界地球日,經濟部跟環保團體會談之後,提出了「2050淨零碳排」的宣言。不過到底什麼是「淨零碳排」?做綠能就是淨零碳排嗎?又該如何達成?
Thumbnail
4/22世界地球日,經濟部跟環保團體會談之後,提出了「2050淨零碳排」的宣言。不過到底什麼是「淨零碳排」?做綠能就是淨零碳排嗎?又該如何達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