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瑞的冷靜太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正向教養繪本

#6Y #4Y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在前陣子居家上班期間,長時間在家面對小孩同時要上班,就常常發生需要處理兩個孩子爭吵、情緒爆棚等等狀況。
嘗試了多種方式,其中一個就是跟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正向教養的繪本,從辨識情緒、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再檢討下次可以有甚麼改進的地方。
認識自己的情緒、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一直是我想教育孩子、同時還有自己的一個部份。書裡提供了一些可以使用的工具手法,運用了一陣子之後再次整理下來,也讓自己看看能有甚麼更好的方式來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傑瑞氣噗噗地開門回家,踢了桌子腳痛了又更生氣,媽媽看出傑瑞很生氣,先詢問:「怎麼了?發生甚麼事了?」
  • 啟發式提問
媽媽於孩子生氣時邀請孩子講出問題,但也耐心等待一段時間,讓孩子可以冷靜下來,好好講出問題。
冷靜下來的方式可能是深呼吸,可能是一個擁抱,每個人的方法狀況都可能不一樣。
媽媽:「我知道弄壞辛苦要做給爸爸的禮物,會很讓人生氣也很難過;(再次擁抱傑瑞)但是因為生氣而破壞桌子或弄傷自己,是不可以的。」
  • 同理、肯定情緒
在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情緒、原因之後,媽媽並沒有立刻就否定孩子的情緒,而是先同理孩子,東西弄壞了會生氣難過是正常的,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認同。
  • 糾正前連結
在糾正破壞桌子的行為之前,先抱一抱孩子,但做不對的事情還是要糾正。
媽媽:「那你覺得有甚麼解決的辦法?」「或許可以試試看布置一塊屬於自己冷靜的地方。」
  • 積極暫停區(Positive Time Out)
先再次透過啟發式提問,讓孩子自主思考,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而這裡也跟傳統的罰站不一樣的地方,是讓孩子主動參與自己冷靜區域的布置、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玩偶等等來陪伴自己,情緒激動時更快冷靜下來。
  • 做孩子的榜樣
就算是大人也常常會有情緒爆棚、需要冷靜的時候,這時怎麼處理的方式,就很容易成為孩子的榜樣。

那麼實際上運用的成果如何呢?

照著上述的方式,其實常常還是會有冷靜不下來,揮手腳打人或是激動了許久講不出原因的時候。
不過今天早上有個事件很想記錄一下,這讓我覺得自己跟孩子都再進步一點點了,至少結果是平靜地出門。
早上孩子七點了還賴在床上,通常這個時間已是吃完早餐再玩玩具了。這時孩子才發現爸爸準備的不是自己選擇的早餐。
孩子在床上哭鬧:「為什麼今天爸爸明明有空,卻不先問我早餐要吃甚麼?」
我:(試著先同理他也抱抱他)「我知道爸爸不問你就幫你決定早餐,這讓你很生氣對嗎?」
(…其實反覆講了很久…現實總是不像繪本故事裡的那麼快到下一步…過程中發現自己更能退一步來看,不壓抑也不發洩自己可能也會跟著爆發的生氣情緒,練習轉移注意力,先專注在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上。)
孩子繼續哭鬧,但有漸漸小聲一點:「而且爸爸後來還說要把我的蛋餅吃掉!」
我:「早餐被別人吃掉會很難過,是嗎?」
(…一樣的反覆…)
就這樣最後孩子終於願意起床,並且自己換衣服、快速地吃完蛋餅早餐(很怕被人吃掉,哈!),就這樣還算平靜地一起出門了。
在上學的路上,還是一邊的跟孩子檢討,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像是要感謝爸爸準備早餐,也可以自己更主動提出想吃的食物,不用等別人問等等。
只能說這是一個起點,從書中提供的工具開始練習,再多方嘗試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早上的事件讓我覺得,真的只有一點點的不同改變,就很開心了。
除了這些也還是要反覆持續地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對我跟孩子都是同樣需要繼續努力,每天一點點進步,就更有動力持續下去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30內容數
Eileen的閱讀隨筆(閱讀。生活。寫作。親子。) 10+的工程師生涯、2個男孩的媽。 喜愛的旅遊方式是隨意散步、騎腳踏車時觀察城市與路人。熱愛閱讀與思考,一直都很老派只愛紙本書,包包裡總要放本書隨時都可以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ileen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The Art of Learning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循著Netflix影集「后翼棄兵」、後來才上架的電影「天才小棋手」,連續看了這兩部跟西洋棋手相關的影片,查了一下原來「天才小棋手」中所描述主角Josh Waitzkin除了西洋棋奪冠之外,後來還學習了太極拳,也是冠軍得主。對於他如何在這兩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內容部分引用自書籍 艾絲特‧沃西基是位在高中教書三十多年的老師,同時也運用自己的教養方式,成功教出三位能獨立思考、富有同理心、也各自開創不同成就的女兒。他提出的「TRICK」教育方式,目標培育出負責任的人。 身為媽媽的我,也期望自己能教孩
The Art of Learning 筆記內容部分來自書籍 循著Netflix影集「后翼棄兵」、後來才上架的電影「天才小棋手」,連續看了這兩部跟西洋棋手相關的影片,查了一下原來「天才小棋手」中所描述主角Josh Waitzkin除了西洋棋奪冠之外,後來還學習了太極拳,也是冠軍得主。對於他如何在這兩
How to Raise Successful People 內容部分引用自書籍 艾絲特‧沃西基是位在高中教書三十多年的老師,同時也運用自己的教養方式,成功教出三位能獨立思考、富有同理心、也各自開創不同成就的女兒。他提出的「TRICK」教育方式,目標培育出負責任的人。 身為媽媽的我,也期望自己能教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並與孩子共同學習。作者分享了一個早晨的情緒事件,如何教訓孩子後,意識到孩子的想法和情緒。同時,作者也與 ChatGPT 討論與反思。最終意識到創造支持玩心的學習環境與體驗的重要性,並對此提出了一些想法。這篇文章探討了親子關係、學習環境和情緒管理的議題。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