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好快已經11月了,去年的這個時候應該還想不到我現在是坐在電腦前面持續寫作的人。
去年中因為想跟先生一起到南部打拼跟不想與家人分離,計畫中的離職,但其實對未來還是有點迷惘的,不知道要做什麼或是正確地說是目前這樣的自己可以做什麼或是可以被哪個公司接受?因為在這個新的城市,產業生態,沒熟悉的人事物。當時覺得沒工作就很恐慌的我,沒有想太多覺得不管如何小孩就給公婆或是保母顧,慌忙的去面試,想當然無論是工作方面還是孩子方面,落差跟自己想像很大。
但我覺得生命中是有某種安排,或許當時的我內心不夠強大,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
這邊較多傳產公司,有些公司是在小住宅辦公,我也看過坐在鐵皮屋工廠內辦公的,對比過去都在大樓上班的我,是有那麼點不適應。印象深刻的面試經驗,一場是某學校,我當時想做做時薪去面試,對方一句,「你就先生下來你就下來喔。」另一間住宅中的小公司,也是說「你資歷很好啊沒問題啊,但我們要六點後下班,有時候加班,你是媽媽你沒後援就不行喔,之後要常常出國喔,你可以嗎?」那時候我迷失了自己,開始覺得為什麼當初要來這邊的決定,照顧孩子沒價值,在社會上沒人要,即使資歷好也是敗在有家庭的負擔。
最終有一間面試上,讓我感到心動是面試過程中是獲得應有的尊重,也肯定媽媽的價值。但後來在合約上有些東西他們不願說明,我擔心是空口說白話,加上孩子當時還小,聽說我要上班一顆顆淚珠往下掉,哭哭啼啼要我別上班,當時的我被牽絆著覺得心疼,覺得自己到底想要怎樣的日子,到底是要照顧孩子為主還是要以工作為主,似乎自己想要怎樣的日子都不知道,還一直活在別人口中。
媽媽只要問一句,還過的去嗎?我心裡的那種恐慌就跑出來了,先生下班問,你今天做什麼事呢?也許是好意,但聽在我腦中就轉換成你在家裡無所事事。任由自我的情緒去牽控著自己,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安撫,更別遑論是他人的情緒,也分辨不清楚自己的選擇或是肯定自己的選擇。
為了將這些擔憂跟不時的焦慮拋開,於是開始學習、閱讀、寫作,想說一般好好照顧孩子。然後遇到五月的疫情,一瞬間好像也是只能繼續待在家的選擇。慢慢的我的心也安定下來,看見許多家庭主婦也是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跟事業,我將焦慮一一拆解,是來自哪些?例如是自我價值?還是財務?人際關係上的難堪?
因為疫情開啟許多線上課程,我把握機會在疫情期間完成三張證照/經營自媒體/烘培麵包,雖然是小小的往前踏步,跟其他很深廣的同領域者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也好像證明這一年就是我學習成長的一年,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挑戰自己的恐懼,慢慢的也是成長自我的價值。也很開心自己可以在matters這條成長的路上,包含最近大家正研究的NFT、流動性挖礦、錢包等等,透過他人分享與學習,好像來到一個新的大學,拓展新的視野般的興奮。
財務部分除了累積閱讀財經書籍,參加珊迪兔的理財課程,盤算清點自己的財產,慢慢去累積自己正確的知識,慢慢去了解市場現況,追蹤真正有用的資訊,也大大減少自己的金錢焦慮。
人際關係透過追蹤許多心理師的頻道很有用,當然也搭配許多書籍/講座,這條路上要學習的還很多,透過以上的學習練習以及書寫在matters,整理自己的思緒,看到大家的回饋就覺得很有價值跟意義。
《立下界線》這本書有提到,如果沒有離開既定的舒適環境,就幾乎沒有機會去發現這個世界有多大多豐富。愛自己每個當下跟每個時刻,每天當自己是一個小孩,跟自己對談,問自己為何會這樣想,當情緒來時慢慢安撫跟轉換,每天也問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從小事情開始,一點一滴累積對自己的信心,把自己拉回正軌,一磚一瓦的把每日的目標慢慢執行,持續累積進步,踏踏實實的過好每一天。
我們不會知道未來是什麼模樣,但現在就是我的模樣阿,我正在努力的生活著,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