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家常味|療癒心靈的蘿蔔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蘿蔔湯在繁忙的生活中,有時候思緒飛亂的時候,只想做些簡單的事, 喝碗簡單的湯。

在這個季節蘿蔔便宜又有水分,味道鮮美,很適合帶幾條回家。

煮水,放入海帶芽、蘿蔔、鹽,接著交給時間去燉煮,時間會悄悄的將蘿蔔變成鮮甜。

喝下一口簡單又有滋味的湯,嚼著蘿蔔熟透多汁的香氣,平撫紛雜的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芳心慢筆的沙龍
17會員
128內容數
總在梳洗菜葉的過程中浮現媽媽的動作;總是希冀拿起湯匙輕啜一口,腦中是否會出現媽媽的味道?家常味就在爐火中,慢慢地熬煮。你也想要品嘗這些平凡又懷念的滋味嗎?
芳心慢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7
出門接小孩就看見遠方烏雲密佈,帶了雨衣趕快出門去,回程路上看見雨滴落下,剛好旁邊一間店的小騎樓停一下,要穿雨衣,卻來了暴雨。
Thumbnail
2023/06/27
出門接小孩就看見遠方烏雲密佈,帶了雨衣趕快出門去,回程路上看見雨滴落下,剛好旁邊一間店的小騎樓停一下,要穿雨衣,卻來了暴雨。
Thumbnail
2023/04/15
今天來做韓式折疊飯團!加入泡菜後我自己就沒有什麼調味了,單純是食材的原始味道,非常簡單好吃,也可以自己替換成全素版本🌱
Thumbnail
2023/04/15
今天來做韓式折疊飯團!加入泡菜後我自己就沒有什麼調味了,單純是食材的原始味道,非常簡單好吃,也可以自己替換成全素版本🌱
Thumbnail
2023/03/17
利用簡單的材料就可以做出好吃點心!
Thumbnail
2023/03/17
利用簡單的材料就可以做出好吃點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紅蘿蔔vegan濃湯。這食譜是兩人份,難怪我一個人吃不完。主要是家裡有根很長的紅蘿蔔,有點裂開,於是變成我的食材。我做成vegan版。 照片中的橘色變得好淡。直接選手機第三格才是我眼睛所見的原色。 第一次做,真的很好吃。米飯煮的是黑糯米與紅糙米。 參考魚漿夫婦的舒緩湯,食譜已改成我剛才做的
Thumbnail
紅蘿蔔vegan濃湯。這食譜是兩人份,難怪我一個人吃不完。主要是家裡有根很長的紅蘿蔔,有點裂開,於是變成我的食材。我做成vegan版。 照片中的橘色變得好淡。直接選手機第三格才是我眼睛所見的原色。 第一次做,真的很好吃。米飯煮的是黑糯米與紅糙米。 參考魚漿夫婦的舒緩湯,食譜已改成我剛才做的
Thumbnail
快速簡單但營養均衡的電鍋粥料理 滋養了被消耗不已的疲憊身心 好好充電並自我照顧恢復
Thumbnail
快速簡單但營養均衡的電鍋粥料理 滋養了被消耗不已的疲憊身心 好好充電並自我照顧恢復
Thumbnail
青陽振耀世間,萬物都揚眉吐氣了。我陪同老公出外吃早點,他向我提到近日要來拚工作的事,此刻剛好端上一道熱騰騰的菜頭粿,我特意叮嚀他,「這份蘿蔔糕要慢慢煎,才會漸熟,你吃太燙口的,勢必要吹涼好入口,太棘手的事同樣也要放慢,定能收到成倍的效果。」 我緩速地奔赴到店裡,兩位侄子也來幫忙收拾碗筷,同心分擔勞
Thumbnail
青陽振耀世間,萬物都揚眉吐氣了。我陪同老公出外吃早點,他向我提到近日要來拚工作的事,此刻剛好端上一道熱騰騰的菜頭粿,我特意叮嚀他,「這份蘿蔔糕要慢慢煎,才會漸熟,你吃太燙口的,勢必要吹涼好入口,太棘手的事同樣也要放慢,定能收到成倍的效果。」 我緩速地奔赴到店裡,兩位侄子也來幫忙收拾碗筷,同心分擔勞
Thumbnail
半條白蘿蔔本來要煮湯,後來乾脆做蘿蔔糕。 因爲想練習煮較少份量的食物,而且過年時的蘿蔔糕不太好吃。 電鍋一跳起來就端出來。 有先炒香菇絲及加一塊滷好的豆乾切碎。 看起來比除夕夜時更好吃。哈! 我直接只削部份的皮,刨成絲。 下橄欖油少許炒香菇絲。(香菇已泡軟後再切絲) 再加一塊切絲的滷豆
Thumbnail
半條白蘿蔔本來要煮湯,後來乾脆做蘿蔔糕。 因爲想練習煮較少份量的食物,而且過年時的蘿蔔糕不太好吃。 電鍋一跳起來就端出來。 有先炒香菇絲及加一塊滷好的豆乾切碎。 看起來比除夕夜時更好吃。哈! 我直接只削部份的皮,刨成絲。 下橄欖油少許炒香菇絲。(香菇已泡軟後再切絲) 再加一塊切絲的滷豆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志工們一手打點的空中菜園幫忙除草,回家之前順手剪了一些香草,上星期日園遊會喝到志工們準備的花茶,入口香甜溫潤,在炎炎夏日裡不僅解渴,還可解酷暑帶來的煩躁,問清楚配方和比例,打算自己也來做做看。 內容物有迷迭香、檸檬香蜂草、甜菊、萬壽芳香菊、薄荷,比例為1:2:2:2:2 成品出爐了,先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志工們一手打點的空中菜園幫忙除草,回家之前順手剪了一些香草,上星期日園遊會喝到志工們準備的花茶,入口香甜溫潤,在炎炎夏日裡不僅解渴,還可解酷暑帶來的煩躁,問清楚配方和比例,打算自己也來做做看。 內容物有迷迭香、檸檬香蜂草、甜菊、萬壽芳香菊、薄荷,比例為1:2:2:2:2 成品出爐了,先
Thumbnail
這個週末來點輕鬆簡食,美味且健康滿分、10分鐘快手菜——豆包炒胡蘿蔔 🥕
Thumbnail
這個週末來點輕鬆簡食,美味且健康滿分、10分鐘快手菜——豆包炒胡蘿蔔 🥕
Thumbnail
今天用客家美食之蘿蔔錢肉片湯來暖身子。 老媽多年前給的蘿蔔錢日前整理櫃子發現一包,如獲至寶!喔,應該就是「獲得至寶」,這玩意,讚!翻了冰箱果然還有一料五花肉,於是這晚餐有湯了。 作法太簡單,切肉片,下水煮,湯沸肉熟後放蘿蔔錢一把一起中小火再燉一會兒。這蘿蔔錢薄,不像蘿蔔乾那樣需要燉煮久。 要提
Thumbnail
今天用客家美食之蘿蔔錢肉片湯來暖身子。 老媽多年前給的蘿蔔錢日前整理櫃子發現一包,如獲至寶!喔,應該就是「獲得至寶」,這玩意,讚!翻了冰箱果然還有一料五花肉,於是這晚餐有湯了。 作法太簡單,切肉片,下水煮,湯沸肉熟後放蘿蔔錢一把一起中小火再燉一會兒。這蘿蔔錢薄,不像蘿蔔乾那樣需要燉煮久。 要提
Thumbnail
這湯如果有剩餘的話,重新加熱後可成為午餐的絕佳選擇。 供4人份 預備10分鐘 烹飪40分鐘 簡易 V - 1½ 湯匙植物油 - 2個紅洋蔥,切碎 - 2瓣大蒜,擦碎 - 2茶匙孜然籽 - 2條西葫蘆,粗略切碎 - 1顆大馬鈴薯,約300克,削皮切粗塊 1.3升蔬菜湯,使用低鹽湯塊
Thumbnail
這湯如果有剩餘的話,重新加熱後可成為午餐的絕佳選擇。 供4人份 預備10分鐘 烹飪40分鐘 簡易 V - 1½ 湯匙植物油 - 2個紅洋蔥,切碎 - 2瓣大蒜,擦碎 - 2茶匙孜然籽 - 2條西葫蘆,粗略切碎 - 1顆大馬鈴薯,約300克,削皮切粗塊 1.3升蔬菜湯,使用低鹽湯塊
Thumbnail
大病初癒,最好安慰身體的藥是安靜從容地為自己做頓飯。 因為想要吃火鍋,於是熬了一鍋蕃茄當鍋底。熬湯底的時後又加入了紅蘿蔔、南瓜與可以自然增加甜味的洋蔥,於是我一個人在異鄉小小的房間充滿了蔬菜的香甜味,是那種連鼻塞都還是可以聞到的自然蔬菜香。 滿室香甜。 故意選用沒有
Thumbnail
大病初癒,最好安慰身體的藥是安靜從容地為自己做頓飯。 因為想要吃火鍋,於是熬了一鍋蕃茄當鍋底。熬湯底的時後又加入了紅蘿蔔、南瓜與可以自然增加甜味的洋蔥,於是我一個人在異鄉小小的房間充滿了蔬菜的香甜味,是那種連鼻塞都還是可以聞到的自然蔬菜香。 滿室香甜。 故意選用沒有
Thumbnail
滷肉飯似乎是很能夠代表台灣味的一道平民美食 人在海外的遊子三不五時就會想要來一碗 在丹麥這個北國只要想到台灣味大部份都要自己來 想吃就得自己動手做 還好 Danielson 還算是個喜歡下廚的人 (做飯對我來說其實還滿放鬆的) 所以偶爾想吃的時候也就會自己很勤勞的做料理 (不然就只能等到回
Thumbnail
滷肉飯似乎是很能夠代表台灣味的一道平民美食 人在海外的遊子三不五時就會想要來一碗 在丹麥這個北國只要想到台灣味大部份都要自己來 想吃就得自己動手做 還好 Danielson 還算是個喜歡下廚的人 (做飯對我來說其實還滿放鬆的) 所以偶爾想吃的時候也就會自己很勤勞的做料理 (不然就只能等到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