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的心態|競爭的社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與其跟人做比較,不如把比較的心態拉回來放在自己身上,好好的與自己比較就好,畢竟人外有人,從我們一出生開始,無論是家庭背景或者學歷,然後到社會工作各種經歷等等等等的,都很難無法不去在意別人,就算自己不想在意,都會在一些不得不的場合突然地像是商品般的拿去比較一番

雖說如此,後來的我,連與自己比較這樣的心態也慢慢的捨棄了,沒有太大的原因,主要是想多一點順其自然的空間,與其去汲汲營營的獲取爭取甚至搶奪所要的一切,不如好好的跟著心去走,去學想學的,去走想走的路,不再強迫自己,必須非得要做到什麼樣的成績才放過自己

人,就是這麼的奇怪,尤其在這樣人來人往,萬千繁忙的城市裏,很容易的自己也會迷失其中,比較的心態,不能說都不好,而是,另外一個層面來說,也讓我們上癮了,因為贏的了他人的肯定,爭取到了別人也羨慕的位置,久而久之,就像好吃的糖果一樣,若沈溺其中,就會欲罷不能

明明自己,一點也不喜歡比較的,尤其嚴格來說,是競爭這件事情,我討厭跟他人那種只是為了爭奪的衝勁,就連工作尾牙的遊戲,我都很不喜歡,無論是贏家或是輸家,我沒有太多所謂,只是不喜歡,那種過程大家顯現出來的面目,有點猙獰,也有點無聊

某個部分,自己算是很喜歡處在邊緣的狀態,但在工作上、社會上、學校裡,真的太難了,太耀眼的,有時,也是很辛苦的一直維持,而過於邊緣的,反而也很容易就被揪出來,總覺得,處在中間的狀態似乎比較好的,就像在學校的座位裡,與其邊邊或者前後面,我更喜歡稍微中間一點,那樣有點像是混入了搖滾區中,比較有保護色,也不容易被抓到。

或許是搬到了台南,讓我想起來了以前在澳洲的心情,當時有一段旅程是在一個偏遠的小鎮的山上,幾乎就是與世隔絕,即便要去城鎮,人口也相當的少,那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純粹了許多,可能我遇到了都是很親切的人們,掛在嘴邊的,其實都只有噓寒問暖,真誠的都是想了解與交流彼此不同的文化的對話

可能,城市生活,忙碌久了也逐漸的麻痺,彷彿只有力爭上游,才似乎可以排除萬難,然後,遇到了房價物價,喜歡的美好的事物種種都有著高高掛的價位,幾乎,很容易把自己嚇醒然後再繼續盲著

在某個時期,我相當羨慕熱在其中的人,把只能贏這樣的決心當成了目標,而且能看得出他們眼中的熱忱,甚至也會不厭其煩的來感染你,可能自己多少懶惰成份較多,加上更多的是喜歡自己埋頭苦幹比較多,或許,是我自己無法去理解這其中的樂趣和成就感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eck的沙龍
27會員
285內容數
Bec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14
遠山遠雲,此刻近的。
Thumbnail
2022/12/14
遠山遠雲,此刻近的。
Thumbnail
2022/11/16
周末吃燒烤真的再適合不過了!最近好像很流行擺放這樣的椅子呢。這家幾乎全台多個城市都有設店,若來玩,不用特地跑來台南吃就是。 擺放的食材看起來很整齊且乾乾淨淨的,價格也挺平價,而且內用座位是有冷氣的,這樣不用擔心會吃到滿身汗。 等待餐點的同時順便參觀一下,整體裝潢簡單挺有個性的,而且空間乾淨這點就加分
Thumbnail
2022/11/16
周末吃燒烤真的再適合不過了!最近好像很流行擺放這樣的椅子呢。這家幾乎全台多個城市都有設店,若來玩,不用特地跑來台南吃就是。 擺放的食材看起來很整齊且乾乾淨淨的,價格也挺平價,而且內用座位是有冷氣的,這樣不用擔心會吃到滿身汗。 等待餐點的同時順便參觀一下,整體裝潢簡單挺有個性的,而且空間乾淨這點就加分
Thumbnail
2022/11/15
在台南住的這段期間幾乎很少吃拉麵,這一家之前經過的時候就被白色招牌吸引來瞧瞧,才發現原來是拉麵店,不想假日排隊,便找了一個平日傍晚來吃,大約等個十分鐘左右便入座。 雖然是在很小的巷弄裡面,但店主很有心的在外面布置,很有現代日本的風格,簡簡單單的。 這樣的顯眼的橘色座椅,是個很好認出的設計,等待的人也
Thumbnail
2022/11/15
在台南住的這段期間幾乎很少吃拉麵,這一家之前經過的時候就被白色招牌吸引來瞧瞧,才發現原來是拉麵店,不想假日排隊,便找了一個平日傍晚來吃,大約等個十分鐘左右便入座。 雖然是在很小的巷弄裡面,但店主很有心的在外面布置,很有現代日本的風格,簡簡單單的。 這樣的顯眼的橘色座椅,是個很好認出的設計,等待的人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比較 是人的天性 人總是容易羨慕他人所擁有的,看著自己所欠缺的 因此很容易不快樂 不知道大家是樂天派,還是像我這種原本多愁善感、憤世嫉俗後轉成樂天派,還是正因為很多事情還在悲觀情緒中的~ 每個人都有人生難題,但如同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論點,重點是!不論發生任何事都在於,我們如何去詮釋他。
Thumbnail
比較 是人的天性 人總是容易羨慕他人所擁有的,看著自己所欠缺的 因此很容易不快樂 不知道大家是樂天派,還是像我這種原本多愁善感、憤世嫉俗後轉成樂天派,還是正因為很多事情還在悲觀情緒中的~ 每個人都有人生難題,但如同阿德勒心理學派的論點,重點是!不論發生任何事都在於,我們如何去詮釋他。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昨天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Thumbnail
昨天有個朋友提到,她懷疑自己想與人競爭是因為內心有匱乏感,但當不刻意去競爭,她又怕自己這樣會不會太消極了? 那麼是不是放棄競爭就沒事了,或者認為喜愛競爭的話太不政治正確?
Thumbnail
「生活是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現今這個覺醒時代,大眾更強調活出自我,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誰人牽引,亦無須跟隨所謂的領行人。信奉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這種幸福卻比想像中難獲得,因為,世上還是有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感。 我,就是這一類人。 朋友都說,我很喜歡矮化自己,事情還未發生,已經想
Thumbnail
「生活是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現今這個覺醒時代,大眾更強調活出自我,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誰人牽引,亦無須跟隨所謂的領行人。信奉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這種幸福卻比想像中難獲得,因為,世上還是有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感。 我,就是這一類人。 朋友都說,我很喜歡矮化自己,事情還未發生,已經想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