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比較的心態,專注於自己的方式!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自然就產生「比較心態」。就算明明知道人比人氣死人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停止比較的心態呢?適當的比較有助於成長,而過多的比較只會陷入更多的自我懷疑。

raw-image
你也是一位容易與他人比較的人嗎?

來看看以下情況你有沒有發生過(資料來源擷取商周文章):

  • 初到一個環境,不自覺會跟別人比較學歷,當自己的學歷比別人差時,感到低人一等。
  • 會不自覺跟路人比較自己身上的行頭,在看到有人比自己還不會打扮時就會感到開心。
  • 當別人去旅遊或是買名牌的次數比自己頻繁時,就會下意識覺得對方很有錢。
  • 會關注自己朋友的紛絲追蹤是否比自己多或是少,當自己的追蹤者較多時就感到無比的優越。
  • 不自覺會想跟年齡相近的同儕比較經濟實力,彷彿賺的比他們少我就是人生輸家。

你並不會看完這篇文章,就停止去與他人比較,習慣是需要時間的,開始從自我察覺練習專注於自己。每當有意識出現比較心態,就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哪些地方是自己目前也擁有的?在想想要如何提升自我?先前有提到適當的比較有助於自我成長,去分析與正視他人成功的背後,做了哪些努力?也許你沒看到的是,對方下班後熬夜經營社群或寫文章。你要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你沒看到的是他們在台面下默默辛苦耕耘著。

就包括我也會與他人比較,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我剛從美國回來台灣時,擁有海外學位的頭銜,比起同年紀的朋友們,相對我沒有太多工作經驗,陷入迴圈的比較過程中。不斷告訴自己,這些都是無意義的比較,每個人都是獨特個體,有著不同能力與經驗,而更應該專注於自己所擁有的能力,做最大的轉化。但當時,也一頭栽進工作裡,只想著累積經驗,只是透過自我察覺與反思來消除比較心態。直到近期,紀錄著自己每周工作與生活紀錄,再進行每月檢視的過程,發現自己更專注在與自己比較,去檢視與優化哪些地方能夠更好。

其實,這也關乎著目標設定這件事情,它可以是彈性的,不用是多了不起的目標,因為我們常常將目標設定太過於高,導致很難執行,到後面就放棄了。就從小小日常目標開始實踐,往往會帶給自己最大的影響力,在既定的時間範圍內,將目標分割成一個個小小的計畫。而看待目標也要有彈性,就算沒有在時間內完成,也不要氣餒,拉長人生時間軸來看,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你一定會完成,但當然必須去明辨事情的緩急輕重。

最重要的事,必須先認同自己並給予肯定,瞭解自己的價值並不會因為靠他人比較,有所提升。專注於自己,持續努力,一定會有成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幫我拍手按愛心,或是自由贊助我一杯咖啡:)

raw-image

毅然決然開始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紀錄我自己,反思每個時期的我。更勇於嘗試追夢,憑著一股傻勁,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藉由發散影響力,來引起他人的迴響、產生共鳴,以及實踐自己使命,協助他人。

你好,我是脆鹽|生涯探索、職涯規劃諮詢師😁

更多關於脆鹽|官網粉絲專頁Instagram
斜槓人生|Podcaster|海歸小人物:收聽點這邊
歡迎聯繫合作,請寄信至:crispyen.n2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脆鹽的沙龍
75會員
52內容數
一個moment的人生體悟/看法紀錄分享
脆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8
價值觀是一種內在驅動力的感受,舉例像是成就感、安全感、自我成長等等,而內在驅動力很難被察覺或容易被忽略,正是因為不夠了解自己或不常與自己對話,就容易「以為」自己是受到物品或事件而驅動目標。
Thumbnail
2021/10/28
價值觀是一種內在驅動力的感受,舉例像是成就感、安全感、自我成長等等,而內在驅動力很難被察覺或容易被忽略,正是因為不夠了解自己或不常與自己對話,就容易「以為」自己是受到物品或事件而驅動目標。
Thumbnail
2021/10/21
我們的人生不只有單一景色,生活的選擇有著百態,唯有懂欣賞這世界的美,這就是生活的目的。如同之前跟大家分享我之所有擁有這麼多故事,是因為自己體驗許多人、事、物,也正因為自己勇敢地跨出舒適圈且不畏懼失敗;我其實很平凡也不完美,但我很努力和堅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
Thumbnail
2021/10/21
我們的人生不只有單一景色,生活的選擇有著百態,唯有懂欣賞這世界的美,這就是生活的目的。如同之前跟大家分享我之所有擁有這麼多故事,是因為自己體驗許多人、事、物,也正因為自己勇敢地跨出舒適圈且不畏懼失敗;我其實很平凡也不完美,但我很努力和堅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
Thumbnail
2021/10/16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走快走慢都沒有關係,有些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熱忱和擅長又感興趣的工作,卻也有人花了大半輩子才找到。拉長時間軸來看,總有一天會走到自己達想到的地方,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到達!而在你自己的時區,都是對的!
Thumbnail
2021/10/16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走快走慢都沒有關係,有些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熱忱和擅長又感興趣的工作,卻也有人花了大半輩子才找到。拉長時間軸來看,總有一天會走到自己達想到的地方,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到達!而在你自己的時區,都是對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條件不對等、已定的現實差異既無法改變,他人的優勢也無法轉移。比較的心態無可厚非,卻並非不可自我控制做避免。
Thumbnail
條件不對等、已定的現實差異既無法改變,他人的優勢也無法轉移。比較的心態無可厚非,卻並非不可自我控制做避免。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者在心理社區Discord上參與了這個話題,突然間有了想法,就寫下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人總免不了愛和他人比較,非得比個孰高孰低,從小時候讀書開始就比成績,到出社會後比工作薪水、家庭婚姻等等,什麼都能比⋯⋯
Thumbnail
「生活是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現今這個覺醒時代,大眾更強調活出自我,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誰人牽引,亦無須跟隨所謂的領行人。信奉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這種幸福卻比想像中難獲得,因為,世上還是有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感。 我,就是這一類人。 朋友都說,我很喜歡矮化自己,事情還未發生,已經想
Thumbnail
「生活是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在現今這個覺醒時代,大眾更強調活出自我,做真正的自己。不要被誰人牽引,亦無須跟隨所謂的領行人。信奉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這種幸福卻比想像中難獲得,因為,世上還是有人沒有與生俱來的自信感。 我,就是這一類人。 朋友都說,我很喜歡矮化自己,事情還未發生,已經想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