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方式,讓你揮別「比較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會讓人忘記本意。

其實「比較心理」本就正常,因為人總是想往更理想的狀態前進,只是「比較」本就不公,因為比較的當下,會少了「前提」的評估,不管是背景、能力、個性、資源、時間、付出等,只看到眼前的「事實」,但看不到的總是比看見的有更多值得探討之處。

在成為創作者的路上,這樣的比較心態,我更能深刻體會,而且需要自己去培養消化負面情緒的能力。一個數據、一份企劃、一張照片、一段文字、一份評價,都很有可能讓長久以來培養、建立的自信與努力付之一炬,因此「心理素質」和「心態思維」的培養,真的相對重要,一樣的經歷、一樣的狀況,心理素質和思維不同的人,面對時就會有不同的反應,那是否表示其實我們可以去改變、掌控我們的內心,那是不是我們也可以透過不斷的自我訓練,讓自己內心強大?


「我現在不夠格是由我的過去所決定的,我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了一年後能夠格。」- 粥左羅


很多時候的比較,都不是在同樣的基礎上,因此我們也很常為了「無謂的事實」去讓自己難受,就像是我一個剛起步的品牌經營者,我拿自己跟經營品牌多年的企業家做比較,覺得為什麼人家可以達到這樣的成就,有這麼多粉絲和流量,有這麼多種商業模式,為什麼自己不能?然後開始覺得自己很糟糕,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很失敗…


不知道你的內心有沒有曾經有過類似的對話?


這樣的情緒負面力量很強大,足以阻礙自己的發展,因為「比較」讓你覺得自己「不能」時,那真的就什麼都做不了了,直到你認清只有自己能夠改變、擁有改變的權利,以及任何看似光鮮的事情,都是需要「努力」開始…

「相信自己可以」的這份力量,一定會受到每個人的家庭背景、生長環境的不同,而影響這份能力的培養進度,一定有些人幸運一些,天生擁有這份能力 ; 一定也有些人非常的努力,讓他能夠不斷的達成想做的事,進而讓自己充滿自信 ; 當然,一定也有些人很勇敢,跨出原有的限制,讓自己築夢有成 ; 一定也有些人,因為家庭的阻礙,讓自己與這份力量像兩條平行線,但不管是哪一種努力,是每個人都必須去面對的,只是課題不同罷了。

可能有人會說:「哎呀~那是他有特殊背景啦,才可以讓他有現在的成績。」但你有想過,如果你在他那樣的狀態時,你接的住那樣的壓力嗎?你願意承擔那些責任嗎?你願意放下舒適的生活,嘗試可能失敗的未知選項嗎?


我們看到的總是表面…

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些表面的背後所要犧牲的、付出的、承受的現實。


(延伸閱讀:如何培養自信?可以從這6個練習開始)


當我開始用客觀的心態去看待「比較」這件事時,我會想想以下這3件事…


1. 那份「比較」背後的初衷,其實是「嚮往」

因為我也想像他一樣,我也渴望他這樣的生活,因此我開始把重心轉移至「如何達到像他一樣的成就」,讓自己開始「行動」,取代沈浸在難受的心理狀態裡。


2.了解「時間系統的運行規律

當我了解「時間系統的運行規律」後,我對自己笑了笑,人家經營多久了,我才剛開始,現在的他所擁有的,是以前的他努力而來,但我之前並沒有為此做出努力,那麼「比較」其實並無意義,只要我現在開始努力,之後我也可以像現在的他一樣擁有這樣的成績,但我需要有耐心(笑)。


3.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並列出自己還想要達成的目標

因為懷抱感恩的心,並不是阻礙你進步,而是讓自己知道自己已經擁有很多,你不是一無所有,當內心富足時,這些「擁有」是你的養分,讓你有力量去追尋你渴望但現在還沒有的,靠自己的力量去一一達成。(可能你所擁有的,是你比較對象更想擁有的部分)


當下的結果是過去決定,當下的努力會在未來見效,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軸。


(延伸閱讀:真實面對自我的5種方式)


想得到一樣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但前提是需要放棄眼前一部分的利益,像是犧牲玩樂時間、睡眠時間,甚至是短期的收益等,這是為了在未來獲取更大價值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不過,你願意付出嗎?你願意犧牲嗎?


有些東西背後需要的付出,也並非你能夠做到,不過一件事的達成,也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找到付出與獲得之間的平衡,用自己最能接受的方式慢慢前進,或快或慢,相信最終會到達你想去的地方,也有可能途中你又有了新的想望也不一定呢!


原文連結:https://univself.com/comparison/


Let’s get in touch:

Univself 陪你開啟人生探索之旅,從 #自我探索 為起點,進而了解自己嚮往的 #職涯規劃、#關係經營 和 #生活風格,與你一起找到自我定位與價值,並設計出專屬的人生藍圖。

IG生活有感>>> instagram.com/univself/

FB知識分享 >>> facebook.com/univself

服務與資源領取>>> https://linktr.ee/vivianyeh

網站看文章>>> https://univself.com/

訂閱每週能量電子報>>> https://lihi1.com/cE54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Vivi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03
婚禮其實就是一種裹著糖衣的考驗,讓每對新人對此有著夢幻的想像,但也同時讓剛新婚的兩人快速的提前面對可能在未來會有摩擦的大小事,甚至是去面對雙方家庭這一關。婚禮籌備過程中一定會有爭吵和意見不合,有些人可能在這一關就出局,我想這樣也很好,長痛不如短痛,因為之後只會有更多更困難的挑戰等著你們。
Thumbnail
2022/12/03
婚禮其實就是一種裹著糖衣的考驗,讓每對新人對此有著夢幻的想像,但也同時讓剛新婚的兩人快速的提前面對可能在未來會有摩擦的大小事,甚至是去面對雙方家庭這一關。婚禮籌備過程中一定會有爭吵和意見不合,有些人可能在這一關就出局,我想這樣也很好,長痛不如短痛,因為之後只會有更多更困難的挑戰等著你們。
Thumbnail
2022/12/02
回首28-32歲這五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很多道理以前似懂非懂,到現在似乎能完全懂背後的含義,也發現了很多道理其實都相通的,還有很多是你我都知道,只是不一定能做的到。 因此我集結了10件我覺得影響我最深,而且覺得如果我能更早懂,一定會變得更不一樣的心態思維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12/02
回首28-32歲這五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黃金歲月,很多道理以前似懂非懂,到現在似乎能完全懂背後的含義,也發現了很多道理其實都相通的,還有很多是你我都知道,只是不一定能做的到。 因此我集結了10件我覺得影響我最深,而且覺得如果我能更早懂,一定會變得更不一樣的心態思維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11/02
曾經有段時間,每天加班,回到家洗完澡倒頭就睡,那一陣子身心靈狀況都很糟。 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致,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卻沒有力氣去改變,即使早一點回到家,反而無所適從,不知道要做什麼讓自己放鬆或開心,只會漫無目的的滑手機,然後又開始了熬夜晚起的惡性循環…這一切起因於生活失去了平衡。
Thumbnail
2022/11/02
曾經有段時間,每天加班,回到家洗完澡倒頭就睡,那一陣子身心靈狀況都很糟。 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致,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卻沒有力氣去改變,即使早一點回到家,反而無所適從,不知道要做什麼讓自己放鬆或開心,只會漫無目的的滑手機,然後又開始了熬夜晚起的惡性循環…這一切起因於生活失去了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經由Youtube的演算法,推薦了我「大人學」這個Podcast,在其中一集談到有關於「比較」以及所衍生出的焦慮,究竟要用什麼方法去面對與處理,有興趣的可以試著聽聽看(連結如下) 你常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比不上別人而感到焦慮嗎?關於「比較」這件事,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經歷! 針對這個主題內容,嘗試透過
Thumbnail
最近經由Youtube的演算法,推薦了我「大人學」這個Podcast,在其中一集談到有關於「比較」以及所衍生出的焦慮,究竟要用什麼方法去面對與處理,有興趣的可以試著聽聽看(連結如下) 你常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比不上別人而感到焦慮嗎?關於「比較」這件事,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經歷! 針對這個主題內容,嘗試透過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當我們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往什麼方向邁進,面對來自身邊的人的比較時,就能夠做好「課題分離」,從令人不快的言語中,挑出那些能夠讓我們成長的養分。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在你成長的路上,會一不小心就出現「比較」心態嗎? 愛比較的背後,或許訴說的只是你對現況的不滿、你對更好未來的渴望、你對嚮往生活的期待,只是當「別人有、你還沒有」的心態出現時,就會更多了一層「嫉妒」的情緒在裡面,如果又加上「他憑什麼」的不平衡心態時,讓單純的「嚮往、渴望」多了更多複雜的情緒在裡面
Thumbnail
條件不對等、已定的現實差異既無法改變,他人的優勢也無法轉移。比較的心態無可厚非,卻並非不可自我控制做避免。
Thumbnail
條件不對等、已定的現實差異既無法改變,他人的優勢也無法轉移。比較的心態無可厚非,卻並非不可自我控制做避免。
Thumbnail
總是被比較?心情很低落? 比較還是可以幫助自己進步,只是需要換個比較對象
Thumbnail
總是被比較?心情很低落? 比較還是可以幫助自己進步,只是需要換個比較對象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有什麼事是一直很想擺脫但卻擺脫不了的,「比較」絕對是我的答案之一。 好多事情都可以激起我的比較心,當旁邊的人表現得比較優秀的時候、當別人口中讚美的對象不是我的時候、當實質上的肯定沒有發生在我身上的時候,我常都會有「我是不是表現得很糟糕」的念頭出現,好像「沒有受到肯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這社會總充斥著許多比較,從社群媒體、大眾心態還有家庭與同儕間,也就是社群中的社會期待,而每個社群都有其定向指南,舉例來說就讀某科系就得找該科系相關工作,或是成為一位功成名就的人;或是應該擁有什麼(外在物質)才是厲害又新潮。這些總總都告訴著我們,在還沒抵達終點之前「永遠都還不夠,要再更多更好!」
Thumbnail
2019年去奧捷拍的 那天在群組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人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不好時,會見獵心喜? 其他朋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藉由比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 藉由批評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當生活沒有照著預期方向前進,就習慣把原因歸咎於外在,抱怨這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藉由批評,釐清自
Thumbnail
2019年去奧捷拍的 那天在群組裡看到有人問:為什麼人有時候看到別人做不好時,會見獵心喜? 其他朋友回答:因為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所以藉由比較,來證明自己比別人好。 藉由批評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向,當生活沒有照著預期方向前進,就習慣把原因歸咎於外在,抱怨這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 藉由批評,釐清自
Thumbnail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Thumbnail
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比較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