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畫說書|《人慈》我們是否能為了不要講求方便將「其他人」在腦中實行惡的豢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吸引到你身邊的所有事物,其實都是你的選擇而來。
看過《哈利波特》嗎?第六集哈利靠了混血王子的魔藥配方,調配了能讓人心想事成的幸運靈藥「福來福喜」,就在榮恩為了要成為魁地奇球隊正式球員的比賽前心神不寧,哈利暗示了榮恩他滴了幾滴在他的南瓜濃湯裡(妙麗大喊:這是違法的!)而榮恩在比賽中超乎水準的擋住所有敵隊的球,攻無不克。事後就在妙麗充滿責備的眼神中哈利拿出藥劑——全新未開封。一切都是榮恩相信了自己的實力可以贏得了對手。
這是相信帶來的力量。
《人慈》|羅格布雷格曼
然而這樣的力量,也有可能成為我們看待人性的反安慰劑:透過更多的新聞媒體強化我們對人性的不信任與擔憂。而數千年下來有多少人選擇了這樣的反安慰劑呢?
在看這本《人慈》時,過程中我不斷受兩種矛盾情緒交疊,一個是溫暖熱血,一個是疑慮不安,甚至有點悲觀。
溫暖的是我不斷受到作者他幾乎循序漸進、耐著性子且用厚實的理論來支持人性的善,在一個個被我們長期歌頌人性本惡的實驗中——史丹佛監獄實驗、米爾格蘭電擊實驗,甚至文學名著《蒼蠅王》都被他以確切的證據一一擊破,這些其實是有人為操作或甚至虛構的結果。
「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那為什麼我還要在文中提到閱讀過程中感到有點悲觀?
因為我不斷思索,為什麼即便書中出現那麼反轉人性實驗結果的辯證,但長久下來人還是相信壞的那一方?是什麼原因讓人選擇沒看到?
除了人類本能對壞事更為敏感外,「非我族類」的排擠與大量媒體的餵養很容易激化了我們的價值觀。連《大難之後》的作者都提過:「生命比新聞告訴你的要豐富、仁慈、安全得多,人類也比新聞告訴你得更加善良。」
不是因此反對新聞存在,人家還是要工作,但你可以選擇值得信任的媒體管道,「仔細想想你拿什麼資訊餵養你的心智」。
別忘記,吸引到你身邊的所有事物,其實都是你的選擇而來,包含你自己想過生活。
/
然而撇開看似經操作過的實驗,仍不可避免掉人性之灰暗代表的納粹集中營歷史,作者也說過要怎麼解釋奧斯威辛,將會是他支持人天性善良中不可逃避掉的問題之一。
讓我感到疑慮的地方就在這裡,即便作者在此講到二戰士兵們的從眾理論、是為了伙伴而拿起槍桿,不是反猶的惡,這邊對善惡的全然二分法就不是很能說服我,因為在歷史上最為複雜難解的灰色地帶,如同納粹集中營生還者普利摩.李維在《滅頂與生還》中寫道:「渴望簡化無可厚非,但只要認清那是簡化,不錯將簡化當成現實,那麼簡化就有其用處。...剛到集中營的人不分老幼,都預期自己會進入一個恐怖但可以理解的世界,一個符合我們自古以來認同的模式:『我們』在內,敵人在外。但集中營是個難以理解的世界,一個無法套用任何模式的世界,敵人不僅在周圍環伺,也在我們之中,『我們』失去了界線。」
「簡化歷史,也許可以暫時解決歷史難題,迴避擱延到現實來的課題,但無助於讓創傷者真正獲得療癒,更無益於思辨問題的核心,避免未來永不再犯。」-楊翠
當然為了要讓事情快速行進,善惡對立的二分法是讓人清楚理解,但我不想要在閱讀這本對人性難得樂觀的書,為了想更支持人性的善而講求方便的簡化這段歷史。(很高興的是,作者在這邊仍有提出漢娜.鄂蘭的見解,邪惡的平庸性並不是指人性本惡,而是批判性思考及判斷能力的喪失。)
我想說的是,不管人性善或惡,你都要有自行判讀並思考的能力。不論善或惡你都人云亦云的相信,自以為的美德謊言背後帶來的結果落差,很可能會讓你走向另一個極端。
/
而如何影響你的判讀能力,這本書最後引導思考的範例中很觸動我的是:更多的接觸,會帶來親近與友善。
我們是否只愛、只信任自己所理解的人事物?(當然很有可能也會被這些人所傷,但那是另一個課題了。)而不理解的東西透過一段距離,讓我們更容易的謾罵與對立。身而為人,我們很容易的能製造出區別,但我們是否能為了不要講求方便將「其他人」在腦中實行惡的豢養?
若以結果論來談,我是支持這本書的,在人性那麼多的光譜中,你要支持善的那一方,就得要在人類多數難以改變的想法中繼續選擇相信,也還得接受並承擔你很有可能就是會被騙、被信任的人所傷的現實,我期望告訴自己,這是因為選擇相信好,而要付出的一點代價,這是需要勇氣的。
回歸到原點,如作者已開宗明義地講出這不是一本只宣揚人性本善的書,在複雜的人性下我們總會是情況展現好的與不好的那一面,沒有絕對的對錯,問題是我們的選擇。
布雷格曼寫此書的目的相當宏大,不論是否能親眼見到停戰與和平的那一天到來,這本書都能夠繼續流傳且影響後世無數。若我們一點一點的選擇相信,或許真的能有一天突破那人腦中根深蒂固的藩籬。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天才的思考》,記錄吉卜力從無到有、從日本橫掃進世界的代表性動畫背後,不為人知又爆笑的辛酸秘史。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中有任何一部吉卜力動畫走進你的生活過;或是想了解究竟人稱天才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缺陷(不是);或是認真一點,想理解「電影製作人」到底在幹嘛,那絕對不可錯過這本書!
三個文本,來自三個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一開始本書以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種閱讀方式」吸引人的眼球。 讀了之後發現「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故事裡面還有故事,打開書,你也彷彿用他人的眼睛窺探,與他們一同進入生命中最久遠的追尋。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然而一個對我來說如此有代表性的人,我卻不曾細想過她的背景,想想也是挺奇怪的🙈
人會選擇出發,一定是為了尋找什麼。不定的未來也好、特地去療傷找回平靜也好,「旅人之所以浪擲生命,也是為了嚮往一個答案。」胡晴舫說。 《希望你也在這裡》書名好似輕輕懇求,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憊困頓,歡樂驚喜中,有那位樹洞存在
《大難之後》有許多面向值得思索,悲劇的無差別性與人在面對悲劇後的新生,我尤其在意那些人面對意外「之後」的人生。 事情發生後並不是結局,難就難在,你要如何繼續活下去。
雖書名為馴羊,卻是徐振輔三度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的過程。 作者帶著地理本科生的專業理性,夾雜對人文社會的柔軟視野,讓我們得以貼近當地藏人視角,感受到天地萬物。看見不同於昔日的西藏,過往與今時交錯,對這土地上發生的歷史惋惜,著實是本西藏風土人文誌。
這本《天才的思考》,記錄吉卜力從無到有、從日本橫掃進世界的代表性動畫背後,不為人知又爆笑的辛酸秘史。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中有任何一部吉卜力動畫走進你的生活過;或是想了解究竟人稱天才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缺陷(不是);或是認真一點,想理解「電影製作人」到底在幹嘛,那絕對不可錯過這本書!
三個文本,來自三個看似不相干的故事。一開始本書以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兩種閱讀方式」吸引人的眼球。 讀了之後發現「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故事裡面還有故事,打開書,你也彷彿用他人的眼睛窺探,與他們一同進入生命中最久遠的追尋。
忘記第一次看到馬欣的影評是什麼時候,只記得深刻到後來每次心裡都惦掛著這個名字,如果有她撰寫的影評或書評,都會特別在那部電影或書多瞧上兩眼,或買回家親自體驗她眼裡的世界,馬欣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指標性存在。 然而一個對我來說如此有代表性的人,我卻不曾細想過她的背景,想想也是挺奇怪的🙈
人會選擇出發,一定是為了尋找什麼。不定的未來也好、特地去療傷找回平靜也好,「旅人之所以浪擲生命,也是為了嚮往一個答案。」胡晴舫說。 《希望你也在這裡》書名好似輕輕懇求,在人生旅途上的疲憊困頓,歡樂驚喜中,有那位樹洞存在
《大難之後》有許多面向值得思索,悲劇的無差別性與人在面對悲劇後的新生,我尤其在意那些人面對意外「之後」的人生。 事情發生後並不是結局,難就難在,你要如何繼續活下去。
雖書名為馴羊,卻是徐振輔三度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的過程。 作者帶著地理本科生的專業理性,夾雜對人文社會的柔軟視野,讓我們得以貼近當地藏人視角,感受到天地萬物。看見不同於昔日的西藏,過往與今時交錯,對這土地上發生的歷史惋惜,著實是本西藏風土人文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都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在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
Thumbnail
擇善固執,是我一直執著想要實踐的價值觀 - 但其實我所謂的「善」是否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惡 , 所以認為行善是需要努力的事。 而#人慈 的作者則透過不同的數據、歷史、人類進化、科學實驗論證: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的善良。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因為「人類自我馴化」讓自己更友善。有團隊的時候,人類也會傾向團隊合作。如果我們真的天性善良,又怎麼會同時幹出「殘忍的事?」,怎麼看就怎麼矛盾!人類雖然擅於社交、同情,甚至會害羞,但為什麼也能殘酷到極致呢?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長年來,人性本善或是惡一直都是值得辯論的議題。我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相信有個體差異,在閱讀完羅格.布雷格曼的《人慈》之後,這個想法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然而我卻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跟著作者的文字,貫通歷史脈絡,去審視每件事件—儘管殘忍—背後的善念,學著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作者在文中拋出了個思考
Thumbnail
人性是複雜的,但卻有跡可循。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研究人性,有些人則在生活的磨礪中逐漸悟透了人性。 在利己的驅使下,人們往往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比如,有些人為了利益,會欺騙他人。在利他的驅使下,往往會做出一些幫助他人的事。了解人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也幫助我們更好地保護自己。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