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經濟課---理財素養培育夏令營感想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楔子
經濟學,是研究人的選擇行為的學問,也是窺探經濟社會運行的方法。理所當然的,經濟學就是現代公民意識(常識)必備的一環。在台灣的學校教育裡,六年中學課程綱要的規劃中,也在國中三年級、及高中一年級的公民教育課程,排入長時數的經濟學教學計劃。
緣起一
經濟學既是了解現代經濟社會運行規則的方法,自然就是建立理財素養的基礎常識。從過去半年裡,我們陸續辦了兩次理財營隊,在課程活動中,我發現學員普遍對經濟學基本觀念的薄弱。在接觸到了十多位學員中,不管是完整受完四年專業經濟學訓練的大學生,或是只接觸中學公民課中經濟學教育的高中生。他們對經濟學的了解大多只停留在考試的作答,沒有融入生活中,變成常識,就遑論要當成理財素養培育的基石了!是這群年輕人,未經社會歷練(或說心智未開),而經濟學這樣一門偏理論的“硬”學問就難以消化嗎?我這樣問著自己,其實就是反射自我,回顧當年年輕時的我,也是跟這群年輕人一樣!
緣起二
一年多前,我在偶然機會裡,參加了人稱唐爸的唐光華(樂觀書院主持人、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老師所開的一堂“如何帶孩子哲學思考”課程,而認識了唐老師,老師一身清風道骨,默默致力於推展、培養青少年哲學素養十幾載,現今已逾從心所欲之年,仍不辭舟車勞頓,全島走透透開設哲學俱樂部,年齡層更是由高中生往下紥根至國小學生。老師說,台灣現在的環境已給了人民夠多的自由空間了,然而現代公民素質必備的思辯力卻沒跟上。哲學教育是培養思考力很好的方法。唐爸回想說,剛開始也是存著懷疑態度,中學年紀的年輕人是不是能吸收這樣“虛無”的知識?實際上課後,才驚訝於現在年輕人頭腦之靈活、吸收之快,在適當的引導後,常能令人有驚豔的效果。哲學相對經濟學,更是“虛無”、且更形而上的一門學問。哲學,年輕人就可吸收,那經濟學呢?我當時這樣的問自己!
巧合
如何讓“年幼”的心靈容得下經濟學這麼“生硬”的學問?一直是在受唐爸義行感召興起效法之心之後,卻遲遲不敢付諸行動最大心理關卡。直至無意間看到這一本書:為什麼經濟會搞砸?,讓我覺得或可開始力行了!就如同本書封底所寫:一本讓經濟學者驚艷、中小學生也能看得懂的經濟寓言書。書中虛構一個經濟環境,以說故事的手法、用繪本呈現的方式,來說明現代經濟運行的原理。巧妙地將經濟學這門“硬”學問“軟化”,讓年輕人易於吸收!
期許
還記得當年剛進大學時,學長姐戲謔地說,經濟學就是不只讓你學了經常忘記,還會讓你唸到“耶哭那袜哭(Economic 台語發音)。希望經由此近似漫畫的繪本,以有別於正統制式教科書(不管是中學的公民或是大學的經濟學原理)的“嚴肅”架構來介紹經濟學,讓青年朋友們,可以用看故事的心情,來體會現代經濟運行的原理及優缺點。雖說不若正統經濟學訓練的嚴謹,但若能化成常識,用作為現代公民建立理財素養基石也就足夠了!
本公司雖只是金融市場的一小小小份子(相對大型金控金融機構,我們真可說是看不到他們的車尾燈),在我們營運已逐漸上軌道之際,我們始終知道我們存在的目的除了追求利潤之外,也不忘做為現代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我們對於台灣社會財商智商(FQ, Finance Quotient)的不足,就如同唐爸對當前社會缺乏思辯力同樣感到憂心,我們期許能像唐爸一般,以傳教士的精神在台灣社會各角裡落播撒希望種子,為這個社會傳播正確理財觀念盡點心力!
時間投顧 總經理
廖國峰 2018/8/2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2會員
112內容數
時間投顧的基本資料,讓對我們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快了解我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