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課堂筆記|語言之外的陪伴與治療-正念頌缽音療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課堂筆記|語言之外的陪伴與治療-正念頌缽音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講師:陳永宏臨床心理師
助理:張凱宴諮商心理師

這天,我進入弘光科技大學參加大專校院輔導人員的研習,而今天的主題是正念頌缽音療

永宏心理師是一位喜歡音樂的人,從小也是在樂團及搖滾樂中成長,後來因為生命遭遇困難,而走上學習心理專業的道路。而此次研習的助理凱宴心理師,其實就是永宏心理師的妻子,陳心理師一路走向行動心理師,投入於聲波音療的背後,妻子的支持與鼓勵功不可沒。

什麼是聲波音療

「聲波」指的就是聲音震波,而這是一種能量的呈現形式,藉由物體震動產生的波動與細胞能產生共鳴。

「聲波SPA按摩」的原理是由於人體組成約有70%的水分,體內的水分細胞能與聲音的波動產生共振,進而幫助身體調節。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5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許多人際衝突來自於界線問題,尤其在親密關係中,界線模糊或僵化都可能導致關係惡化。本文探討三種類型的界線:僵化、模糊和清楚的界線,並說明如何透過心理諮商改善不健康的界線,建立更穩固的關係。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許多人際衝突來自於界線問題,尤其在親密關係中,界線模糊或僵化都可能導致關係惡化。本文探討三種類型的界線:僵化、模糊和清楚的界線,並說明如何透過心理諮商改善不健康的界線,建立更穩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