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來練習犯錯,發現錯誤的錯誤越多,學習到的越多
犯錯的本身就是你在進步的過程,其實是該保持喜悅的心情去面對,發現有錯誤的時候,當下的你正在成長了,當你意識到自己錯了,那麼你還是對的;如果你繼續犯錯,那就不可饒恕了。
一個人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不斷地犯錯,我小時候喜歡玩火,弄傷自己、期中考試的時候,粗心大意沒檢查答案卷,導致答案順序全錯、出了門沒有檢查皮夾是否還有錢,重點是提款卡還沒在裡面…生活裡就是這樣積累著大大小小的錯誤,藉著每一次的懊悔和苦惱,來修正我們的生活,一點一點地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
第一個是察覺「失誤」其實從某個角度而言不僅正常還有所助益,絲毫不代表技能不足,舉例來說:因為好奇而玩火,是因為不了解火的危險性;粗心大意的考試經驗,讓我往後每次考試,都不會忘記檢查題號、出門前更是會默念一次:『錢包、手機、鑰匙。』的口訣,確認物品歸定位後,才放心地出門。
在電影
飛躍奇蹟裡面,
艾迪·愛德華抱持著對一件事情的熱愛儘管他的方式並不怎麼正確,但總是在每次摔倒之後,反覆檢視剛才的角度與身體呈現的不同而記錄下來
坐在纜車上的他喃喃自語地說出這番話,而提問的青少年早已呼嘯而去。纜車上升到一半時,布朗森·派瑞(Bronson Peary;教練)忽然驚覺不僅是青少年必須了解始終不跌倒並不等於成功,自己也對此深信不疑,因為自己幾乎不再跌倒了,這種事頂多要滑了八天或十天才會發生,就算跌倒也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分了心。
但是這也需要信念,必須相信就算跌倒卻依然是好身手,儘管跌倒卻仍舊能因滑雪技術受到他人肯定,沒有人會因此嘲笑譏諷,必須秉持著風險能帶來進步的信念,深信自己若要邁向顛峰就必須暴露出弱項而非設法掩蓋。
布朗森·派瑞(Bronson Peary)深知從錯誤中學習能創造出的價值,因此無論當事者表現正確或錯誤,他們都不會過度反應,這樣氛圍下的練習才更有成效。希望練習效果理想,就不要因為練習時的成功而大肆歡呼,面對錯誤也不應該過度責難。
這樣的態度,讓每次的錯誤都有實質的幫助,不過知易行難,多數組織對失誤都不樂見,這當然可以理解,因為有時候錯誤會造成慘痛的結果,也許是失去客戶或大規模回收。就算影響有限,人在職場上往往會因為犯錯而膽顫心驚,更恐懼他人發現錯誤時。組織面臨的挑戰就是設法以妥當的方式將學習和練習期間的錯誤正常化,讓犯錯再容許的範圍內,變成我們的墊腳石。
錯誤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同時卻也不會毫無糾正地放任其繼續。這代表不能忽視錯誤的重要,而是讓團隊藉由每一次的錯誤,讓彼此都有所成長,UNA的特質是,就算有磨擦和錯誤的發生,都會一起坐下來,吃一頓飯,然後我們就和好了。
了解事情與心情是兩件事情,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包裝錯誤的技巧是重要的關鍵,運用合適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語氣,便能在錯誤正常化上發揮驚人的效果(前提是個人才),例如,可以使用下列語句開頭:「我真的很高興你犯下這個錯誤。這個錯誤在這方面最為常見」「會這麼做完全可以理解,不過要留意的是……」也可以借用自己學習某項技能的個人經驗:「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也犯過相同的錯誤。」
因應錯誤的方式對於團體文化影響深遠,領導者對於錯誤本身的處理能力,和伙伴有沒有記取這次的經驗,讓這個錯誤不再重複出現,才是我們每次犯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