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小事#1:記憶是不客觀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百貨公司好不好逛
取決於它有多符合你的需求
需求是主觀的
所以評估一間百貨好不好逛是不客觀的

記憶中標註的重點隨著人生經驗而不同
每個人對於當下發生的同一件事
都有不同的詮釋角度與感受
個人的感受與情緒無法被客觀地求證
或說是糾正
記憶是不客觀的

評論一個人是徒勞的
因為那也不是客觀的
只與你的人生經驗有關
對於他人的評論出自於你的主觀看法
與他人或當事人是無關的
評論只對你有意義
還有你想影響、並且成功影響到的人

提出評論是主觀的


<一點小事,一些小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九月-avatar-img
2022/12/19
很多事,都是以自己的想法、看法而定,主觀與否,很難界定,因人而異,像是有關美感的東西,那便是非常的主觀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19
確實如九月所說~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1.7K會員
321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2024/11/23
你明白嗎? 在路過登出的玩家時 在目視他尚未登出的親屬時 在熨平靈魂陰影上的皺摺時
Thumbnail
2024/11/23
你明白嗎? 在路過登出的玩家時 在目視他尚未登出的親屬時 在熨平靈魂陰影上的皺摺時
Thumbnail
2024/04/14
藉故指出的荒野,也未曾惹人見地。從彎迴吐出的皮,還不夠像是人影。眼耳吞下舌身意,拙劣地仿著神情。
Thumbnail
2024/04/14
藉故指出的荒野,也未曾惹人見地。從彎迴吐出的皮,還不夠像是人影。眼耳吞下舌身意,拙劣地仿著神情。
Thumbnail
2024/01/28
那日,眾人等待著你口中的花,你期待從我口中也長出一樣的。可是啊,我本來就是如此,不是嗎?我不以此為沃土,你信嗎?曾經,我將靜默煮進湯裡,可熬不出襯得你的涓滴。終於明白,你說的雨,不再降下我的田地。
Thumbnail
2024/01/28
那日,眾人等待著你口中的花,你期待從我口中也長出一樣的。可是啊,我本來就是如此,不是嗎?我不以此為沃土,你信嗎?曾經,我將靜默煮進湯裡,可熬不出襯得你的涓滴。終於明白,你說的雨,不再降下我的田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之前想過:為什麼有些貼文的留言方向一面倒? 可能:如果有一兩個人留言想法A(或認知、經驗),會釣出其他略偏想法A的留言。 而原本小於25%想法A的人看到,從眾心理下,也會被帶往想法A的方向,或湊熱鬧跟著選想法A。 並不是沒有想法B的人,但一般人看到好幾個都是想法A,會不好意思留言想法B。
Thumbnail
之前想過:為什麼有些貼文的留言方向一面倒? 可能:如果有一兩個人留言想法A(或認知、經驗),會釣出其他略偏想法A的留言。 而原本小於25%想法A的人看到,從眾心理下,也會被帶往想法A的方向,或湊熱鬧跟著選想法A。 並不是沒有想法B的人,但一般人看到好幾個都是想法A,會不好意思留言想法B。
Thumbnail
之前,我常常會在心底,或者是寫文的時候也曾經提過:「其實沒看到我上來寫文就是好事,因為我通常只會在出現壞事的時候上來做整理記錄。」(這樣說好像有點自私蛤,把網路當宣洩的管道了。不過想想,我在自己的地方做文章,而不是跑去別人版下當酸民發洩,影響別人,好像也不需要這樣覺得了。) 後來我要自己每天在筆記本
Thumbnail
之前,我常常會在心底,或者是寫文的時候也曾經提過:「其實沒看到我上來寫文就是好事,因為我通常只會在出現壞事的時候上來做整理記錄。」(這樣說好像有點自私蛤,把網路當宣洩的管道了。不過想想,我在自己的地方做文章,而不是跑去別人版下當酸民發洩,影響別人,好像也不需要這樣覺得了。) 後來我要自己每天在筆記本
Thumbnail
離開群眾久了,容易忽略 “數量”觀念 過度放大自己與外界的矛盾 偶爾與人見面時,才會發現 自己過度「執著」於想法本身 卻忘記,社會上許多人的狀態 他們在意的,關注的,三觀價值等 都和我預設的差很多 差距 這有時候,是一個悖論 待在群眾裡,或許比較能清楚 究竟大家想什麼,要什麼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 往
Thumbnail
離開群眾久了,容易忽略 “數量”觀念 過度放大自己與外界的矛盾 偶爾與人見面時,才會發現 自己過度「執著」於想法本身 卻忘記,社會上許多人的狀態 他們在意的,關注的,三觀價值等 都和我預設的差很多 差距 這有時候,是一個悖論 待在群眾裡,或許比較能清楚 究竟大家想什麼,要什麼 不過,這樣做的代價 往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看到這個任務時,想不太到自己有後悔過什麼,不論是後悔買什麼物品、後悔吃了什麼或是後悔做了什麼事。 我猜想,可能是我不太想浪費精力神在「後悔」這件事情上吧!又或者,每件事不論是所謂的好事或壞事都可以讓我更「清楚」這個世界、更「認識自己」,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雖然我不想再回去銀行上班,但
Thumbnail
老實說,我看到這個任務時,想不太到自己有後悔過什麼,不論是後悔買什麼物品、後悔吃了什麼或是後悔做了什麼事。 我猜想,可能是我不太想浪費精力神在「後悔」這件事情上吧!又或者,每件事不論是所謂的好事或壞事都可以讓我更「清楚」這個世界、更「認識自己」,所以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雖然我不想再回去銀行上班,但
Thumbnail
忘記是多久以前的事,總之,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每天寫日記,或是可以不斷地分享自己生活大小事的人。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困難了。 生活已經很忙的,有很多例行公事,能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還要一一記錄,那真的是饒了我吧! 而且,我覺得我的生活真的一點都不有趣。 雖然,我也說不出有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忘記是多久以前的事,總之,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每天寫日記,或是可以不斷地分享自己生活大小事的人。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困難了。 生活已經很忙的,有很多例行公事,能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還要一一記錄,那真的是饒了我吧! 而且,我覺得我的生活真的一點都不有趣。 雖然,我也說不出有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觀察他人為「不熟悉」的留白增添色彩。<為生活強留一些小事>
Thumbnail
觀察他人為「不熟悉」的留白增添色彩。<為生活強留一些小事>
Thumbnail
一點小事,一些小字。為生活強留一些小事。
Thumbnail
一點小事,一些小字。為生活強留一些小事。
Thumbnail
這是在生活周遭看到很多人事物, 有感而發所寫下的, 有些心情並不一定是我的, 但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那些感覺, 於是就把那些情緒昇華成文字。
Thumbnail
這是在生活周遭看到很多人事物, 有感而發所寫下的, 有些心情並不一定是我的, 但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那些感覺, 於是就把那些情緒昇華成文字。
Thumbnail
他是怎麼記住我的呢 是不是 我每次都是差不多的時間去 然後買著大同小異的東西 還好,超商店員不會問你什麼 我怕別人發現 我每天,都差不多 買著相同的飲料 點著相同的餐點 不知不覺 我的生活圈,成了舒適圈。 我不用開口,與每天見到面的陌生人 培養了絕佳默契 ㄧ種 我知道,但不過問 因為
Thumbnail
他是怎麼記住我的呢 是不是 我每次都是差不多的時間去 然後買著大同小異的東西 還好,超商店員不會問你什麼 我怕別人發現 我每天,都差不多 買著相同的飲料 點著相同的餐點 不知不覺 我的生活圈,成了舒適圈。 我不用開口,與每天見到面的陌生人 培養了絕佳默契 ㄧ種 我知道,但不過問 因為
Thumbnail
先不談課綱了,談談人吧。 不管在職場上或是學習的路途上,總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學習,值得學習,或是值得借鏡。然而,每一次與事物相遇的態度,其實就是累積形塑一個人的一點一滴,真實而又直接。 下面是課堂報告時,我要求聽講同學的紀錄與反饋。 在這個點上的表現,很清楚可以看見差異。(目前
Thumbnail
先不談課綱了,談談人吧。 不管在職場上或是學習的路途上,總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學習,值得學習,或是值得借鏡。然而,每一次與事物相遇的態度,其實就是累積形塑一個人的一點一滴,真實而又直接。 下面是課堂報告時,我要求聽講同學的紀錄與反饋。 在這個點上的表現,很清楚可以看見差異。(目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