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的眼神

2022/01/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荸薺外皮深紅色神似栗子,削皮後呈現白色,口感甜脆,她的特色是解膩,經常出現在各種名菜中,像是珍珠丸子、生菜蝦鬆、獅子頭等,是隱形女主角。
( 荸薺 照片取材自 維基百科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312066 )
某日與好友在港式餐廳用餐,一群人狂嗑炸得酥香爽脆的腐皮蝦捲,我剛咬下,一秒前的歡樂氣氛瞬間冷卻,大喊「怎麼有荸薺呢」,眾人食指仍大動,隨意回答「這道菜本來就有」,友人應該是意外於「天啊,這是常識怎麼有人今天才知道」。
國小時期大約是民國60多年時,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喊出「家庭即工廠」口號時,多數的小康家庭都會接一些家庭代工回家做,像是耶誕小燈飾、剪電線等,或「新娘仔花」,就是一種夾在新娘與親家頭上的火紅色花夾,幾乎也沒有人會抱怨,我們當時都需要幫家人做一點,家家戶戶皆如此也就見怪不怪。
國中某一天下午剛好不用補習,跑到同學家去玩,臉上洋溢燦笑,國中時期同學大概都住在附近,沿路和不少人打招呼,路經一條路遠遠看到有一個人影坐在矮凳上低著頭,袖子捲得很高,褲子的下緣也捲高,一定是怕被水打濕,拿著削皮器快速削荸薺,右手削好後迅速把白白圓圓的荸薺放到左腳邊的大水桶裡,削好的半成品應該就會拿到餐廳候用,手勁非常熟練。
等到我走近時,認出那是隔壁班的女同學,國小我們還同班過,當下正想跑掉時,她剛好抬頭,我跟她的眼睛對望有2秒鐘,她看著我的眼睛露出羨慕與不平的眼神,因為她看出來我去找同學玩,但是她卻還有滿滿一整桶荸薺等著削,突然之間,我感覺到一陣內疚,以前從沒有聽她講過家裡在做削荸薺,也許她覺得沒面子也不好說。
然後有幾回,當我們在校園裡面不期而遇時,兩個人都刻意保持距離,並沒有搭話,她看著我的時候,隱隱透露一種不好意思的眼神,好像是我知道他們家,或者是她從來不想跟同學說的秘密,就這樣荸薺給我的回憶的連結是一種充滿尷尬、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心情。
所以長大了以後,當人們總是說,「荸薺有多好吃,有多脆甜」,我的確非常同意,但也總是會悄悄避開這一道食物,因為腦海裡面不禁浮現那一對看著我且不知如何是好的尷尬眼神,短短2秒鐘竟改變了對食物的印象。
過了這麼久,人生也經歷許多困窘時光,現在的我常回想,當時是不是拍著她的肩膀說,「原來你也願意幫家人做事,我才剛幫家人剝完一個臉盆的蝦子殼喔」(我的確做過剝蝦殼的手工)!然後再與她相視大笑,可能「荸薺魔咒」早就解鎖,便可繼續盡情享受荸薺的甜美滋味。
季軍
季軍
享受好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