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教會機構的職場又是怎麼一回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職場的抱怨聽過了不少,這次從威老闆的辣雞湯一書《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思考現有的教會機構職場文化,當然有人會用服事來看待,但現實中還是一種職場世界,從中付出心力勞力換取所得,或是獲得支持,撇掉神聖的包裝,直接面對工作環境中的遭遇,個人心態,這樣能衝擊出哪些火花呢?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 書中分為四個部分探討,從找工作、初入職場、職場生涯和主管雇主的觀點,很全面的職場思維,正好讓我思考教會機構職場與社會職場的差別,如果遇到相同的問題,心態上的差異,以下我依照書籍的四個部分,整理我對教會機構職場的觀察和回應。

想進入教會機構的生態就像是回應呼召,或是一種異象負擔的驅使,可能很抽象,也可以很具體,但也是很多基督徒容易卡關的問題,經常會說等候、還在尋找;但核心問題是沒有找到真正在乎的事情,社會職場會談天賦、專長、喜好和性格,進教會機構並不會因此改變,更重要的是能真正面對自己,清楚自己真正關乎的事情,找到對的地方,並且能發揮所長,如果不適合,該轉換也就轉換;不過在求職的這個議題,至今我不解的是牧者推薦信的意義在哪邊?牧者真的能了解他的會友嗎?能真實寫出需要注意的問題嗎?

初入教會機構的職場,不少人會因此崩潰,想像跟現實是有差距,缺乏競爭和低薪壓榨都是既存的事實,當然不是所有教會機構都如此,也有很照顧同工的,只是我這邊舉極端例子會比較有感觸,升遷加薪在教會機構中就比較沒機會談論的議題,二十年薪水如起初,這不要覺得奇怪,很多非營利組織也會有如此的現況,當選擇踏進這個領域,需要的追求就不再是財富的累積,而是另一種自我的成就吧!如果不想如此,那就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或著就在組織內想辦法去改變,但可能性不大,但不代表不可能。

待久了教會機構的職場,另一個問題就會產生,努力不會得到對等的報酬,能者多疲勞,更用一個幌子去填塞,這就是我們經常在說的積財寶在天,成為了一種明目張膽不公義的壓榨行為,看著 《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 提到的錄用之後的事情,就會覺得若不是真的有負擔,怎麼去限制自己呢?但這個問題也不該成為在教會機構工作不成長的藉口,不公平的事情始終存在,但人還是可以為自己做選擇,並且為著自己的選擇而負責,如果只甘願被人貼標籤,抱怨一切的不滿,奉勸趕快離職吧!

最後一部分談論的雇主或主管的觀點,一開頭就講:「成為領導者,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職場為了公司的利益,帶領團隊賺取各大的利益,相較之下思維可以單純許多,但回到教會機構,很容易產生新的詬病,牧者心態的領導者,真的能按公平去處理事情嗎?真的能為組織利益作首要考量,還是會因為個人情感而失衡呢?灌老闆的問題,可能比一般職場還要嚴重,就是因為一切都是恩典,所以容易輕忽很多眼前的問題,用愛去包容和掩蓋所有的問題,卻無法用愛去成全每一件美好事,如何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領導者,確實有太多可以被討論的地方。

總結來說,工作和服事都是自己的選擇,自己需要對選擇付上代價,而不是只是抱怨又不願意改變,做的不開心又沒有成就,那麼耗在那邊的意義是什麼呢?要嘛就接受,要嘛就改變,最起碼可以開心一點過日子。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周品均的35堂犀利職場課

raw-image

作者: 周品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09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60元
ISBN:9786267012901
叢書系列:新商業周刊叢書
規格:平裝 / 288頁 / 21 x 14.8 x 1.4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適讀年齡:0歲~99歲
本書分類:商業理財> 職場工作術> 工作哲學

購買資訊: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內容簡介:

寧願在高處凍死,也不要在平地取暖!

犀利又美麗的CEO周品均,在IG上分享的職場經

精選重點,升級2.0版出書,已讓許多人成功加薪!

她說:只要你願意聽,真的不難!

10萬網友爆推,你也不要錯過!

放心,這本書不說教!

而是要教你怎麼「搞定老闆這種麻煩的生物」

職場跟你想的不一樣,老闆要的也跟你想的不一樣

職涯是你人生重要的三分之一,別讓爛老闆拖累你

你的心態,決定你的職涯成敗

快速破解老闆的思維,替自己賺更多的錢!

◆面對肯定,她說:

「職場不是馬戲團,不是你做了什麼,就會有人鼓掌,你需要的肯定要靠自己給!」

◆面對挑戰,她說:

「再高的高跟鞋,穿久就走得順了;再深的專業,堅持努力一萬小時就變拿手了!」

◆面對老闆,她說:

「每個人都應該先選擇,再努力!不要待在原地等奇蹟!

選對老闆,努力才有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ong-avatar-img
2022/04/04
教會的工作環境感覺真的有很多無奈,但感覺是一份充滿價值的工作,一切辛苦了~
avatar-img
布雷克的沙龍
38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布雷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2/03
我在閱讀《一同坐席》之前,正好在思考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我心裡一直覺得,如果不能一起吃飯,那還能算是朋友嗎?就像我在Facebook上加朋友的條件,只加跟我吃過飯的人;同樣地,我也在想,如果沒有愛宴,那還能算是教會嗎?這個想法可能有些偏頗,但我就是按照這個理念,創立了「愛宴教會」的粉絲專頁,分享我和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8
愛書成癡會是怎樣呢?《心想事成二手書店》描寫尤安因為船難而失去了他的摯愛黎娜,在這樣的背景中,有著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導致出現了許多奇幻的經歷,書中的人物一一向他現身,為尤安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協助他解決更腫的難題,並預告了許多的事情,或許是一種精神疾病,但這也讓人有些欣羨,畢竟書中的人物從文字變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2023/11/07
萬華一個熟悉的地方,有著許多不熟悉的故事,人的經歷本來就是相當有限,但卻又會用這有限,認為知道這世界的一切,反而讓我們錯看了眼前很多事物的面貌,形成了各種的偏見或是歧視,每個人生活本來就不相同,想要為了生活做出的選擇,但很多時候不是自己能決定,只是被大環境所選擇,看著《茶室女人心》不同遭遇的茶室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工作其實沒有這麼難,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貧乏和挫敗,都會變成幫助你跨開大步的養分。只要你願意幫助別人成功,你自己就會成功;而最終你會從周圍的人身上,得到最好的回報。
Thumbnail
工作其實沒有這麼難,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貧乏和挫敗,都會變成幫助你跨開大步的養分。只要你願意幫助別人成功,你自己就會成功;而最終你會從周圍的人身上,得到最好的回報。
Thumbnail
看完了周品均(葳老闆)的書跟影片之後,很難不被他的美麗的外表與強勢的氣場吸引,尤其她的「辣雞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更難想像的是:他人生已經經歷了大起大落。從「東京著衣」的創辦人,因為金錢糾紛重新來過之後,又成功自創了品牌。 她說:「沒經驗等於沒機會?要想辦法讓別人看到你!」,這句話跟我
Thumbnail
看完了周品均(葳老闆)的書跟影片之後,很難不被他的美麗的外表與強勢的氣場吸引,尤其她的「辣雞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更難想像的是:他人生已經經歷了大起大落。從「東京著衣」的創辦人,因為金錢糾紛重新來過之後,又成功自創了品牌。 她說:「沒經驗等於沒機會?要想辦法讓別人看到你!」,這句話跟我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有關宣教士的書籍,其中的内容讓我不由深思。書的内容大致是講述在19世紀一位英國的宣教士,去到中國偏遠山村宣教,在長達30年的日子裏,帶領了大批人信主,最終自己也埋尸山谷之間,成為壯舉。 書中有3処讓我大爲感動。不僅讓我想起這些年我在職場中的經歷,無論是宣教還是職場,影響我們的從來不是立場
Thumbnail
最近看了一本有關宣教士的書籍,其中的内容讓我不由深思。書的内容大致是講述在19世紀一位英國的宣教士,去到中國偏遠山村宣教,在長達30年的日子裏,帶領了大批人信主,最終自己也埋尸山谷之間,成為壯舉。 書中有3処讓我大爲感動。不僅讓我想起這些年我在職場中的經歷,無論是宣教還是職場,影響我們的從來不是立場
Thumbnail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Thumbnail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過不去的坎是因為自己在小圈圈打轉,比如生氣「公司怎麼會這樣做?」,糾結「該不該問老闆?」,納悶「為什麼不公平」,在這本書都可以找到一些讓你內心的糾結解套的想法。西恩也整理一些書中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成熟的上班族的思維 在其位,謀其政。 面子不值錢,勇敢爭取你要的 不公平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很多時候,過不去的坎是因為自己在小圈圈打轉,比如生氣「公司怎麼會這樣做?」,糾結「該不該問老闆?」,納悶「為什麼不公平」,在這本書都可以找到一些讓你內心的糾結解套的想法。西恩也整理一些書中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成熟的上班族的思維 在其位,謀其政。 面子不值錢,勇敢爭取你要的 不公平是人生的常態
Thumbnail
職場的抱怨聽過了不少,這次從威老闆的辣雞湯一書《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思考現有的教會機構職場文化,當然有人會用服事來看待,但現實中還是一種職場世界,從中付出心力勞力換取所得,或是獲得支持,撇掉神聖的包裝,直接面對工作環境中的遭遇,個人心態,這樣能衝擊出哪些火花呢?
Thumbnail
職場的抱怨聽過了不少,這次從威老闆的辣雞湯一書《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 》,思考現有的教會機構職場文化,當然有人會用服事來看待,但現實中還是一種職場世界,從中付出心力勞力換取所得,或是獲得支持,撇掉神聖的包裝,直接面對工作環境中的遭遇,個人心態,這樣能衝擊出哪些火花呢?
Thumbnail
  倫理學牽涉到人應如何行動的抉擇,以及抉擇背後的信念。本文所敘述的案例情境,外觀上可被歸納為工作倫理。現有對工作的討論方向不外乎光譜的兩端:樂在工作者,可以將工作視為上帝賦予個人在世的召命;身不由己者,只能將工作視為一連串履行義務以獲取對價的行為......
Thumbnail
  倫理學牽涉到人應如何行動的抉擇,以及抉擇背後的信念。本文所敘述的案例情境,外觀上可被歸納為工作倫理。現有對工作的討論方向不外乎光譜的兩端:樂在工作者,可以將工作視為上帝賦予個人在世的召命;身不由己者,只能將工作視為一連串履行義務以獲取對價的行為......
Thumbnail
我們該馴服於誰?或是天命不可違背。如同一個公司分部運作,當某天老闆視察,我們要極力展現他想要的:是馴養過後的痕跡還要保留創意的野性。試用期過後老闆要你走人,才發現,不管考核報告多麽用心良苦,那個職位永遠是缺席的——老闆的如意算盤。
Thumbnail
我們該馴服於誰?或是天命不可違背。如同一個公司分部運作,當某天老闆視察,我們要極力展現他想要的:是馴養過後的痕跡還要保留創意的野性。試用期過後老闆要你走人,才發現,不管考核報告多麽用心良苦,那個職位永遠是缺席的——老闆的如意算盤。
Thumbnail
《聽說你在創業》從 2019 年 1 月林育聖老師推出時就想寫讀後心得,但由於看完心情很有共鳴,同時身上也有幾個領導經驗,偏向校園的社團社長和活動總召,因此覺得需要消化一下,在 2020 年 6 月提筆撰寫。
Thumbnail
《聽說你在創業》從 2019 年 1 月林育聖老師推出時就想寫讀後心得,但由於看完心情很有共鳴,同時身上也有幾個領導經驗,偏向校園的社團社長和活動總召,因此覺得需要消化一下,在 2020 年 6 月提筆撰寫。
Thumbnail
我們是人也是動物,在遇到困境時,會下意識地啟動生存機制而逃跑,許多離職信也就寄到了主管的信箱。 職場受了傷、離了職,來趟旅行,回到職場就不再受傷了嗎? 我想,「職場受的傷,真的不是離職就能好」。
Thumbnail
我們是人也是動物,在遇到困境時,會下意識地啟動生存機制而逃跑,許多離職信也就寄到了主管的信箱。 職場受了傷、離了職,來趟旅行,回到職場就不再受傷了嗎? 我想,「職場受的傷,真的不是離職就能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