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把日程塞得滿滿滿,不如讓自己有一小段時間放空並沈澱心靈。放空過後,才能走得更遠、更好。
「妳不是說妳的目標是成為 FIRE 族?然後一直寫作?可是妳現在卻選了一份妳不適合、薪水也不高、工作時也學不太到東西,而且下班後還沒時間學投資理財的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他用帶點嚴肅的目光審問我,而我卻只能看著他五秒後,躲避他拷問靈魂的眼神。
「——我只是想不要太快換工作。」隔了好一陣我才回答,再隔一下,我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像是狡辯一般地開口道:「我就是覺得我必須要有工作,然後要把工作做好,然後才能夠做其他事。」
「可是妳要明白,進入職場後,責任和工作量只會加大,」他嚴肅的目光轉為慧黠,接著說:「除非妳是在變化不大的產業,一直待在同一個職位而且待很久,不然根本不可能有『做好』的那一天,」
“所以,妳不要有負擔,不要擔心生活,妳那麼省,我們結婚了經濟就一起呀,所以妳就寫作吧!” 他說過無數次的話,幾乎要被他再度吐出口,可我趕緊搶先他說話前說——
「好吧,我只是有點不願意承認我不能,」然後堅定地看著他:「我應該要說,我相信我能,能工作也能寫作,只是目前還需要一點時間習慣。這段日子只是過程,但我知道我能達到我想要的結果。」
然而,在時間與體力的限制下,我真的能嗎?經過幾天思考後,某天突然豁然開朗,與其一直去思考下班後如何空出時間寫作,或是工作如何可以做得更上手,還是能不能存更多錢,能不能一步步成為 FIRE族的一員,其實,規劃從來不是做事情,規劃的目標,只是要讓我能更有效地去執行,因此與其想著如何讓自己有時間規劃,或是修正執行不到位的問題,還不如一有時間就去做。
一有時間就想都別想地去做那些想達成目標的事,而不是一直懷疑自己有沒有辦法達成。一有時間就去閱讀、寫作和學習,就算下班或假日時,心靈還多少是有點躁動,但就是去做。
只是,雖然我不斷告訴自己去做,可是有時做著A事情,心裡卻還想著B事情,這樣的情況不免就有點在浪費時間。
因此,又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實驗,我決定為自己創造一個系統,讓自己能更順暢地轉換任務。
*
一、透過儀式慢慢找回自我之後......
在
上一篇文章裡,分享了臉貓如何
為自己設一系列找回自己的儀式,讓自己學著下班後就慢慢收拾好心情,回到家後讓自己不要再焦慮,並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小時,當時寫下的方法雖然頗笨拙,而且步驟與步驟之間都有點相似(之所以會分得那麼細,是因為一不注意我就又開始想工作的事情了。)但在實行
找回自己儀式近兩個月以來,最近終於進入「下班後開始生活」的狀態,有種「生活與工作分開」正慢慢上軌道的感覺。
有了生活,性格有點急的本臉貓,不免就開始想在少少的生活時間中,塞入一大堆事情,凡舉閱讀、寫作、看電影、語言學習、理財研究等等,全都一湧而至,真讓臉貓臉更貓,恨不得可以身體不累,並且有無盡時間可以大把花費。
但是,時間與體力就只有那麼多,想過得豐富,除了要試著取捨,持續專注在某一項或某兩項事情上外,提升效率也是輔助辦法。
效率提升的技巧中,對本臉貓最有效的則是保持專心。
前面提到開始過生活,因此一堆想做的事出現在腦海中,但卻發生做A想B的情況,在發現這種狀況後,我決定跟自己玩個遊戲(謎之音:沒朋友的邊緣貓),姑且就讓我稱之為任務轉換遊戲吧。
之前看了一些將不同任務分開、轉換心情然後專心下來的文章,嘗試過一些後最後決定用訓練習慣的方式來進行。
二、任務轉換遊戲
之所以會難以轉換任務,或說發生心不在焉的狀況,自我觀察後,發現以下兩種情境最容易讓不專心的情況發生:
(1)前一件事還沒做完,但下一項任務已開始。但前一件事本質上屬於長期任務,本來就不可能幾天或幾週就做完,如寫長篇小說。
(2)因為當天幹勁十足,所以選了太多項目進行,結果造成自己壓力很大,再做前面的事就腦中構思後面的事,可是做到後面的事卻又回頭檢視前面的事。
歸結來看,(1)和(2)的核心問題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太貪心,太渴望能完成很多事。
**
要控制腦內的思緒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歷經各式各樣事物的下班後,雖然最近總算能讓自己不要在下班後還想著上班發生的事,然而回家有時間做自己有興趣的事,竟開始讓我感到有一絲壓力。
當發現這點後,臉貓真的臉貓了——不是說下班後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要放鬆療癒一下嗎?為什麼又搞得像在上班一樣,把興趣當專案一樣進行?如果沒有好好做就會對自己感到失望?
最開始,臉貓急切地想要透過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以能做更多事來解決遇到的問題。所以,在幾週前,我想著:如果能在任務間轉換,在做某一件事時完全不會受到另一件事干擾,讓效率大大提升,應該會超級棒吧?
當時經過幾週的測試,最終形塑了我自己的任務轉換遊戲:將大任務化小化微,加上清單的協助,真的就逐漸讓各項事務回到原本自己規劃的進度中,而且因為有規劃好,所以不會因為不專心,而效率低落,或產生之後還要修改甚至想重做的瑕疵。
這個任務轉換遊戲,因為會用到清單,所以原本我是用手機內建的待辦事項App做紀錄,同時也可以追蹤自己做事的進度。不過,最近因緣際會遇到了一款幫助人建立習慣的App: Habitminder,雖然免費版只提供協助建立三個習慣,但對本臉貓很有用呀!
然而,雖然臉貓的確透過 App 協助而每天下班後和假日時,能善用時間,有所產出,甚至在做任務時能專注,因此效率增加了不少,可是過了一陣子後,臉貓卻發現自己偶爾還是過得好混沌、好無力,也更不想與人互動(除非必要,不然有陣子真的認為與人聚會是浪費時間)那是一種心靈上的匱乏,而直到那時,臉貓才發覺:為什麼到下班後我仍在趕工?
三、趕工很好,有進度很好,可是偶爾真的要放空
身為一個渴望成為全職文字工作者的人,在經歷為期超過一年的寫作旅途中,讓我最有感的便是:靈魂平靜的程度,會大大影響產出文字的品質。
寫作於我而言,從來都不是一種靈感來了隨意揮灑就能成章的活動,而是靈魂歷經各種體驗並咀嚼過那些體驗後的產出。因此,說穿了,其實如何生活,以及如何感受生活,是我寫作的第一要素。
貧乏甚至有些枯燥的上班族生活,一開始雖然讓我覺得創造力被扼殺了(而且也變得有點不敢胡言亂語)可是直到近期,臉貓發現其實正如那詩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乍看同樣的日子,其實多少都可以從中發掘出不一樣。
當發現這點後,每日臉貓開始留約十五分鐘的「純空白時間」給自己。
這段「純空白時間」有點類似於冥想,不過會搭配臉貓喜歡的輕音樂,讓自己稍微回顧一下當日發生的事情,然後開始把思緒轉到自己的呼吸,最終漸漸安撫各式各樣的思緒,讓躁動的心靈不要再亂跑,在這段時間內,不去追憶過去,也不去預設未來,真正回到「此時此刻」。
**
很久很久以前閱讀過《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當時才剛升國中的臉貓,對書中的哲學概念其實不是很清楚,只覺得發生在主角身上的是很奇幻,然而書中提到的此時此刻卻讓我一直記得。
在做許多活動時,我知道自己始終是躁動的。比如在工作時,我總會想著進度以及日後能達到的績效,而在寫作時,雖然這件事很貼近自己的靈魂,並且是把時間還給自己,然而我的思緒還是縱橫各時空,調用大量外在的資源,比如語言、資訊和經驗。
當然,做那些活動時如果能感到愉悅,那其實也很足夠了,問題是臉貓是隻容易焦慮的貓,尤其是面對工作時。
**
對於渴望能善用時間的人,要停下來放空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很慶幸最近的我做到,也因此變得更有生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