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聊文化|天冷早上起來,喝一杯現壓的咖啡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今天想要來小小分享之前在歐洲旅行時,發現常見泡咖啡的方式。小朋友時期沒有很懂喝咖啡(其實現在也差不多),只喝過三合一咖啡,或是去吃吃到飽時,跑去喝一杯全自動咖啡機泡的咖啡,以為那個就是真正的咖啡了!隨著年紀長大,開始有機會去咖啡廳看書、寫報告,才知道有專業的咖啡師會幫忙做拿鐵、手沖咖啡什麼的。第ㄧ次去歐洲旅遊的時候,住在Airbnb,一大早就會聞到超香的咖啡味,很像是咖啡豆剛烘好的味道,看到桌上擺的咖啡壺,才知道有了摩卡壺的存在。但是今天不是要介紹摩卡壺,而是要介紹另一個常見的泡咖啡壺- 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

法式濾壓壺的結構滿好懂的,他就是一個鐵製或是玻璃壺,分開的壺蓋上有一片跟壺身幾乎一樣大小有洞的鐵片(不鏽鋼片)和彈簧圈。要泡咖啡時,就是將研磨好的咖啡粉,先倒入到咖啡壺中,然後再以1:2的比例加入剛煮好的熱水。接下來就是要等咖啡粉被沖開,中途可以小壓一下,看看有沒有阻力,網路上有建議大概是7-9公斤的重量去壓。壓完後,就要速速的把泡好的咖啡倒出來,這樣就有一杯好喝的咖啡啦!

其實之前在家裡就有看過法式濾壓壺,但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是用來泡咖啡的工具,以前拿來泡茶(但聽說也可以)。然後,第一次用的時候,太心急,倒水下去後,立刻就壓了,結果泡出了一杯有咖啡味的熱水...,後來也有過度沖泡,或是加太多咖啡粉,壓不太下去,硬壓的結果就是,咖啡噴泉,對於使用法式濾壓壺有好多搞笑又崩潰的時刻。最近天氣又變冷了,想要喝熱熱的咖啡,突然就想要把家中的法式濾壓壺拿出來用,所以就特別寫了這一篇文章作紀念!

以下是關於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的歷史小故事:

利用活塞原理壓出咖啡的雛形濾壓壺是出現在1852年,由一位法國的金屬加工技師和一位商人取得這個專利。當時是使用法蘭絨和錫箔,作為壓咖啡的濾片。當時這樣的泡咖啡方式並不流行,一直到了1920年代,有間義大利米蘭的工廠改良了這個設備,並取得專利後,慢慢地歐洲就開始流行各式各樣的法式濾壓壺。從此以後,法式濾壓壺就成了許多家庭中會備有的咖啡壺囉!

下一次想要再跟大家介紹摩卡壺,也是一個煮咖啡時會香氣四溢的咖啡工具!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參考資料:

〈誰發明了法式濾壓壺?〉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lifestyle/20140704/t04makers/zh-ha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A的宇宙
4.7K會員
147內容數
由於本身經營品牌及接案,原訂希望每個月能發文的期望,改成在討論區玩耍。 隨時拋出一些idea跟近期好玩的事情分享,大家輕鬆互動吧!!
MIA的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2/03/30
如果說在台灣最常見的平價咖啡廳,應該就是非路易莎莫屬了!英國也有一間咖啡廳以平價、方便,又不錯吃的連鎖咖啡廳,就是Costa Coffee。中文的名子,我也是查了才知道,原來叫做—咖世家。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Thumbnail
2022/03/30
如果說在台灣最常見的平價咖啡廳,應該就是非路易莎莫屬了!英國也有一間咖啡廳以平價、方便,又不錯吃的連鎖咖啡廳,就是Costa Coffee。中文的名子,我也是查了才知道,原來叫做—咖世家。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Thumbnail
2022/03/16
家裡住得離師大不遠,學生時期的夜市,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酥脆的可麗餅了。而且,不管甜的口味或鹹的口味,店家都會用的很浮誇,小時候非常喜歡,然後也認爲這就是可麗餅了。
Thumbnail
2022/03/16
家裡住得離師大不遠,學生時期的夜市,最受歡迎的應該就是酥脆的可麗餅了。而且,不管甜的口味或鹹的口味,店家都會用的很浮誇,小時候非常喜歡,然後也認爲這就是可麗餅了。
Thumbnail
2022/03/09
看到朋友的照片,突然也想起自己第一次去西班牙時,明明天氣很熱,覺得很燥,還是止不住吃了很多油炸又甜的吉拿棒。而且後來才知道吃吉拿棒的時候,需要搭配超濃的熱可可,吃起來才正宗。最近天氣,越來越舒服啦!說不定大家也有機會可以在露天的咖啡座裡,吃著沾買熱可可的吉拿棒!今天就來小小分享一下吉拿棒的故事吧!
Thumbnail
2022/03/09
看到朋友的照片,突然也想起自己第一次去西班牙時,明明天氣很熱,覺得很燥,還是止不住吃了很多油炸又甜的吉拿棒。而且後來才知道吃吉拿棒的時候,需要搭配超濃的熱可可,吃起來才正宗。最近天氣,越來越舒服啦!說不定大家也有機會可以在露天的咖啡座裡,吃著沾買熱可可的吉拿棒!今天就來小小分享一下吉拿棒的故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您是一個精品咖啡的入學者,是不是對手沖咖啡、義式濃縮、冰滴、烘焙度等各種咖啡專有名詞搞得霧煞煞,原來喝個咖啡也有這麼多需要認識的東西?沒關係,從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帶你一起認識咖啡初學者也可以很好上手的「濾掛咖啡」!
Thumbnail
如果您是一個精品咖啡的入學者,是不是對手沖咖啡、義式濃縮、冰滴、烘焙度等各種咖啡專有名詞搞得霧煞煞,原來喝個咖啡也有這麼多需要認識的東西?沒關係,從這篇文章中,我們會帶你一起認識咖啡初學者也可以很好上手的「濾掛咖啡」!
Thumbnail
有出門也會想要帶著器具沖咖啡,尤其是出國的時候,行程的路上若有好喝的咖啡館可以進去消費當然更好,但有時候也想喝自己沖的咖啡。這時候如果才發現器材中少帶了濾杯該怎麼辦?最簡單當然是到附近的咖啡館買一個新的。但就是買不到怎麼辦?
Thumbnail
有出門也會想要帶著器具沖咖啡,尤其是出國的時候,行程的路上若有好喝的咖啡館可以進去消費當然更好,但有時候也想喝自己沖的咖啡。這時候如果才發現器材中少帶了濾杯該怎麼辦?最簡單當然是到附近的咖啡館買一個新的。但就是買不到怎麼辦?
Thumbnail
法式濾壓壺是一種成本低、操作簡單的沖煮器具,在咖啡界的評價也很兩極,在沖煮過程需要特別注意細節和耐心才不會毀了咖啡。 而這個沖煮方式最方便的點就在於快速且操作簡單,最基礎來說需要準備的器具只有濾壓壺本身,更注重細節的話才會需要用到輔助工具。 這篇文章會和大家介紹濾壓壺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項及優缺點~
Thumbnail
法式濾壓壺是一種成本低、操作簡單的沖煮器具,在咖啡界的評價也很兩極,在沖煮過程需要特別注意細節和耐心才不會毀了咖啡。 而這個沖煮方式最方便的點就在於快速且操作簡單,最基礎來說需要準備的器具只有濾壓壺本身,更注重細節的話才會需要用到輔助工具。 這篇文章會和大家介紹濾壓壺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項及優缺點~
Thumbnail
咖啡館的出現始於1475年的土耳其,約525年阿拉伯半島開始種植咖啡樹。 即溶咖啡: 方便,沒有新鮮與否的說法。 1890年發明, 具體做法是用熱的蒸汽使咖啡豆中的水分蒸發,留下乾燥的咖啡提取物。即溶咖啡能夠很快的溶化在熱水中,而且在儲運過程中占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更耐儲存,因此在大眾市場廣受歡迎。
Thumbnail
咖啡館的出現始於1475年的土耳其,約525年阿拉伯半島開始種植咖啡樹。 即溶咖啡: 方便,沒有新鮮與否的說法。 1890年發明, 具體做法是用熱的蒸汽使咖啡豆中的水分蒸發,留下乾燥的咖啡提取物。即溶咖啡能夠很快的溶化在熱水中,而且在儲運過程中占用的空間和體積更小,更耐儲存,因此在大眾市場廣受歡迎。
Thumbnail
2021.03.22 老爸愛喝咖啡,對泡咖啡這件事也躍躍欲試,我對「咖啡無中生有被製造出來」這件事的最初記憶,就是從他而來。 拿一支火柴把酒精燈點燃,讓它冒出淡藍色的火焰,放到一個像是烤肉架的架子下面,壺則放在架子上面加熱,不一會兒,濃濃的咖啡香氣冒出來,咖啡也差不多泡好了。
Thumbnail
2021.03.22 老爸愛喝咖啡,對泡咖啡這件事也躍躍欲試,我對「咖啡無中生有被製造出來」這件事的最初記憶,就是從他而來。 拿一支火柴把酒精燈點燃,讓它冒出淡藍色的火焰,放到一個像是烤肉架的架子下面,壺則放在架子上面加熱,不一會兒,濃濃的咖啡香氣冒出來,咖啡也差不多泡好了。
Thumbnail
咖啡壺介紹第二集來囉!上次有跟大家介紹過法式濾壓壺(旅遊聊文化|天冷早上起來,喝一杯現壓的咖啡吧!),今天就要來介紹另一個常見的咖啡壺-摩卡壺。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聽過不同的泡咖啡方式呢?留言給我吧!:)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Thumbnail
咖啡壺介紹第二集來囉!上次有跟大家介紹過法式濾壓壺(旅遊聊文化|天冷早上起來,喝一杯現壓的咖啡吧!),今天就要來介紹另一個常見的咖啡壺-摩卡壺。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聽過不同的泡咖啡方式呢?留言給我吧!:)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的歷史小故事: 下一次想要再跟大家介紹摩卡壺,也是一個煮咖啡時會香氣四溢的咖啡工具!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Thumbnail
以下是關於法式濾壓壺(French Press)的歷史小故事: 下一次想要再跟大家介紹摩卡壺,也是一個煮咖啡時會香氣四溢的咖啡工具!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