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
8:10分起床
8:15分衝刺
9:00順利打卡
9:00~12:00分上班,不吃早餐專心處理事情,順便「168」
12:00-13:30分午休
13:30-18:00分上班
18:30分左右離開公司
18:30-19:45分外食
20:00分回家
20:00-21:30分洗澡、做家務
22:00分現在「終於有時間來到方格子」打出這些文字
22:30-23:00分理想入睡時間,如果想要多做一點自己的事情,隔天就容易精神不濟。(還有些時候要加班到22:00,然後回家就00:00了)
屬於我的時間,整天就這麼短
我的心和生活被工作綁住,它供我不愁吃穿,我卻葬送人生
漸漸地會感到憂鬱
有時比較高壓、環境不太友善的時候,真的會想「還不如揮揮衣袖」和這個世界道別。我揮揮衣袖先選擇裸辭,很多人都會問「你之後要幹嘛?」,當我說出「休息」的時候,通常反應會有兩種:
1.「我不敢欸,我會被罵死」
2.「好好喔~我也想要」
看透他人的問句間並不完全包括關心,我靜靜地聽他們對「裸辭」的恐懼,卻無他人在乎我已經走在鋼索上了搖搖欲墜
(※本人已有接受身心治療中,不用太擔心,純粹心情感觸紀錄)
當然阿,會選擇裸辭也是經過重重的評估跟考量,惦惦自己有斤兩,雖無法成為躺平主義,但還是可以給自己一個短暫的探索,還有一些進修、旅遊計畫。讀書讀了好久,好不容易出來工作,還是會感覺大學時代,那種自信,有朝氣的感覺,掌握自己時間的快樂,與現在形成強烈的對比。
有好一陣子都會責怪自己:「妳真傻,讀到碩士畢業,真的出來工作以後才發現不喜歡,來不及了」,這種強烈的責備感如影隨形,導致我時常哀傷。但是過了好幾年,我突然在某一天就突然想通了,雖然沒有在時間自由的情況下做充足的探索,導致現在發現不喜歡來不及,但是這樣的結果也並非單一事件,我確實要為自己人生負責,可是我認為要先放下對自己的責備,帶著自己繼續往前,回頭思索人生不是拿來後悔,反而像是帶些禮物向前走,畢竟誰知道未來的事情呢。
當學生的時候,因為家裡不再提供資源,所以其實是個積極向上半工半讀的學生,餐廳與學校就是我的家,除了學習,賺錢也是我的任務,樂於接觸人群的我選擇餐廳做為衣食父母,但能繼續學習使我感到幸福,相對探索時間與資源就比較少。
也是因為經歷過,才有得比較,這樣不就代表自己其實很清楚明白「喜歡的生活」方式。學歷也包含著一個努力的過程,其中囊括了所有生活的學習,只是我還在認知和詮釋,給自己一個機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