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Ernest:職涯疑難雜症百百問 #021】出社會後,找工作會比較看重能力還是學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提問者的職涯問題:

1. 我目前就讀研究所中但最近發現並沒有我當初想的那樣可以讓我提升所期待的能力,所以我在思考是否還要繼續把研究所唸完嗎?還是出來找工作比較好呢?


2. 我在大學都是學習IM部分,但是研究所我想說要挑戰一下自己,所以就選擇IT的課以及實驗室,後來發現跟我想像的有落差,雖然在學業上表現的不錯,但實驗室研究方向讓我感覺出社會不太會有用處。


3.目前研究領域是在無人機,不過是虛擬的,非實體。


我即將要升碩二,學分也都快修完,但是基於以上幾點我一直在猶豫哪條路才是正確的選擇。不知道如果休學了會不會對求職造成影響?希望各位職場前輩能給我方向及建議

-----------------------------------------------------------------------------------

Ernest的想法:

出社會後,比較重視學歷還是重視能力這個問題,我覺得比較會像是比重的問題。在你還沒有太多工作經驗之前,也許學歷的佔比可能六、七成以上,當你在社會的年資越來越久之後,學歷的佔比也會逐漸降低,這時候公司也會開始觀察你過往是不是有做出一些成就、能為公司解決什麼類型的問題

 

另外,因為現在你即將升碩二,在這個時間點會建議可以開始花點時間多參加一些有關職涯探索的活動,透過這些活動可以接觸不同領域的前輩,也可以慢慢試著探索自己喜歡哪個領域、哪個職務的工作,畢業後就可以有一些方向開始進行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就可以慢慢釐清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所以,以現階段對你來說比較重要可能會是:

1. 閒暇之餘,開始參加一些職涯探索活動,了解不同領域、不同職務工作內容

2. 接觸不同領域的前輩,從經驗談當中針對一些感興趣的職務做更深入的了解

3. 對於感興趣的職務,務必親自嘗試,嘗試後才會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什麼

 

 

延伸閱讀:

1.   <在撰寫履歷及準備面試之前,你該做的第一件事-徹底研究JD (with ChatGPT)>https://vocus.cc/article/650703c9fd8978000193b210

 

 

 

如果你有任何進一步討論的想法,歡迎與我聯繫;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的夥伴

Contact me -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in/ernesthaoden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學是就讀中字輩機械繫,大學不是資訊本科,有些東西都不太會,焦慮與不自信,存款的壓力,待業焦慮疊加在一起,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本文建議求職者做好面試準備、找尋必要的兼職,在暫時的低潮中,不要輕易放棄熱愛的工作。
專案經理最重要的職責就是釐清專案目標,並運用有限的資源來完成任務。透過釐清專案目標與優先序,以及協調與運用有限的資源來順利完成任務。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受到外在環境、客戶要求、內部資源等變動的影響,需要不斷學習如何優化判斷力和應變力。
NPI在科技業是一個常見的縮寫,全名是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文章對NPI和名字叫做Sustain之間的差異進行了解釋,並提供了NPI在產品量產上市前和後的定義。文章以問答方式介紹了NPI的概念,讓讀者能更好地瞭解這個職務的涵義和作用。
在撰寫履歷時,有人認為自傳不是必要,但有些人卻認為自傳能補充履歷。前輩們附上自傳會增加面試機率嗎?我認為,自傳能提供詳細補充,使僱主更瞭解你。準備自傳能增加錄取成功機會。
在過去7年多的時間,持續在專案管理的領域上打磨PM技能和累積專案經驗。觀察、反思、調整 是我覺得能讓自己進步很重要的關鍵。此篇文章記錄了專案管理的10個心得,從專案開始前到後續的執行過程。
提出面試是否值得的問題,是否應花時間去準備和參加面試,文章分析面試可能帶來的經驗和收穫,也提供延伸閱讀連結及聯絡方式。
大學是就讀中字輩機械繫,大學不是資訊本科,有些東西都不太會,焦慮與不自信,存款的壓力,待業焦慮疊加在一起,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本文建議求職者做好面試準備、找尋必要的兼職,在暫時的低潮中,不要輕易放棄熱愛的工作。
專案經理最重要的職責就是釐清專案目標,並運用有限的資源來完成任務。透過釐清專案目標與優先序,以及協調與運用有限的資源來順利完成任務。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受到外在環境、客戶要求、內部資源等變動的影響,需要不斷學習如何優化判斷力和應變力。
NPI在科技業是一個常見的縮寫,全名是New Product Introduction。文章對NPI和名字叫做Sustain之間的差異進行了解釋,並提供了NPI在產品量產上市前和後的定義。文章以問答方式介紹了NPI的概念,讓讀者能更好地瞭解這個職務的涵義和作用。
在撰寫履歷時,有人認為自傳不是必要,但有些人卻認為自傳能補充履歷。前輩們附上自傳會增加面試機率嗎?我認為,自傳能提供詳細補充,使僱主更瞭解你。準備自傳能增加錄取成功機會。
在過去7年多的時間,持續在專案管理的領域上打磨PM技能和累積專案經驗。觀察、反思、調整 是我覺得能讓自己進步很重要的關鍵。此篇文章記錄了專案管理的10個心得,從專案開始前到後續的執行過程。
提出面試是否值得的問題,是否應花時間去準備和參加面試,文章分析面試可能帶來的經驗和收穫,也提供延伸閱讀連結及聯絡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以考量個人所學,關於我的熱愛、以及擅長,我想拿什麼回饋給這個世界,還有工作報酬是否可以滿足現階段的人生規劃。 短期而言,正職工作往往比打工佔據更多的個人時間,而且相對比較沒有調整工作日的彈性;承擔更大的責任,以及帶來更多的壓力,同時也有可能需要在上班時間之外處理工作中的事情。
Thumbnail
一個人走在職涯路上,若遇到困難或迷惘時,有人願意傾聽陪伴,適時引導思考,釐清問題、現況分析、擬定目標及行動方案,相信你會走得更順遂!一直以來,許多朋友找我諮詢的職涯議題,歸納常見三大類型:
Thumbnail
工作或許只是你人生中的一部分,但它影響著你的收入來源、時間的投資方向以及人生的滿足度。透過不斷地尋求內心的渴望和不斷地嘗試,或許你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路,但首先我們要先準備好上路的勇氣和地圖。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不論是對即將畢業的學生或是在職人士,這個選項似乎都會短暫地列入你職涯發展的清單上,接著就取決於自己的繼續念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了。 這篇文章探討了就讀研究所對於薪資成長、升遷機會和人脈資源的影響,以及往學術路線發展的可能性。無論你的動機是什麼,這篇文章都將對你做出明智的選擇提供了相關資訊。
Thumbnail
除了研究所考試失利,為什麼我選擇加入新創? 我所觀察到業界(新創)和學界(考古)工作的差異是什麼? 如何透過兩點評估,了解自己適合待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工作呢?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