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社會後的學習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出了社會後的學習方式

出了社會後的學習方式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自己就有了很強大的本領,但實際上證照只是這一個行業的門票而已,所以很多人一直花時間考證照這個行為,就像是永遠在取得遊樂園的門票而沒有進去,當別人問起遊樂園有什麼好玩的設施,一個也講不出來。

忽略了從工作中學習的重要性

我一直認為,工作中有源源不斷可以學習的事物。技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可以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弱點,然後一一把他克服。但是很多人是上班的時候沒有全心全意投入在工作上面,下班之後才想要唸書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感覺是本末倒置,還不如把工作上面的事情學好,比較能學習到關鍵的技能。

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在學校的時候各科都要學習,感覺是一個沒有效率的學習方式,但是這種學習方式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探索自己對什麼事情是真正有天分跟有興趣的。出了社會之後,這種學習方式就只剩下壞處了,因為感興趣的事情已經探索得差不多了,現在需要的是專心在某一件事情上面,想辦法把他做得更好,這種持續力少說也是要五年十年才會有收穫。所以真正有效率的學習方式,應該是知道了前進的方向之後,看前方有怎麼樣的阻礙,就把他清掉,走直線總是最快的方式。

學得廣不如學得深

所謂樣樣通樣樣鬆,其實我覺得各行各樣需要得技能不會差太多,如果想要往上爬以及賺更多的錢,重點就是管理以及銷售。但是當你一直在轉換跑道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永遠都在最低階的位置,每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就要開始學習那個行業的基本知識,而且學習的時間可能要用年來計算,所以始終沒有辦法碰到比較高階的職位。

終身學習始終會淪為一個口號的原因,就在於學了很多東西之後都派不上用場,那學了跟沒有學是一樣的,所以哪怕是學如何把咖啡泡得更好喝,可能都比我們學習如何在火星上面生存來得有用。雖然後者聽起來比較高大尚,但是前者卻是真實能讓我們生活品質提升的技能。在工作的時候學習的原理也差不多,其實不用特別去學甚麼很厲害的技能,只要讓自己某一項能力變得比一般人好就好,習慣了這種做法之後,就可以複製成功的方法在其他的技能上面,於是學習這件事就會變得很有效率了。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意間聽到一段主管與下屬的對話,讓我反思這段時間對話的質量該如何提升。 下屬說:「主管你前幾天有說薪水會再調整。」 主管說:「我沒有印象有說過這句話,薪水要調整的話要看明年案子穩不穩定,幫你調薪很簡單,但是你要能夠做到符合薪水的事情。」 之後就發生了一些衝突,當然最後就不歡而散。讓我不禁思考這
最近因為太忙而沒有進行創作,因為剛轉換職涯而需要花很多的心力在工作上面,而且之前是以日更的形式來寫文章,其實消耗有點大,但也因為堅持了很常一段時間,大概是四個月,所以至少知道自己是一個能夠寫作的人,而且寫作對於我的人生確實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是還不能當飯吃,但也賺到了一點點微薄的稿費。
因為我的年紀與我的下屬相當,所以在主管與下屬之間的界線拿捏這件事情上面我思考了很久。後來我認為,主管跟下屬之間還是要有適當的界線。當然,如果真的這樣做,可能會感覺到有一點寂寞,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有工作的夥伴來互相扶持,那如果主管跟下屬之間是好朋友的狀態,感覺工作起來會比較開心一點。 但是我看到別人真
最近其實比較了很多領導人的風格,因為我發現很多人的領導風格都跟我不一樣。 那其中有一種是自己非常地認真,然後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當然這種領導風格在一開始的時候會蠻有效的。因為本來那些事情本來都沒有人要做,但是他一肩扛起來,那當然他自己的成長也會非常的快,然後整個團隊裡面要做的事情都會被完成
當了主管以及部門經理也已經三個月過去了,我發現自己對於選人以及用人的標準有了很大的變化,跟我以前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分享一下最近實操的心得。 雖然我沒有真正地進行人事的異動,但是這段時間我也開始清楚了以後如果要請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篩選標準。畢竟如果請到不對的人,對於勞方跟資方其實都是一種折
最近意識到了團體文化的重要性。因為目前剛進入一個團體,而這個團體有著自己既有的文化,而且我覺得這個文化裡面有著不好的特質,感覺是前人沒有特別建立所導致,所以這個團體文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想當然不會很好,因為文化要建立需要領導者的推動,這一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吧。 因為目前我擔任的是這個團隊的領導者,
無意間聽到一段主管與下屬的對話,讓我反思這段時間對話的質量該如何提升。 下屬說:「主管你前幾天有說薪水會再調整。」 主管說:「我沒有印象有說過這句話,薪水要調整的話要看明年案子穩不穩定,幫你調薪很簡單,但是你要能夠做到符合薪水的事情。」 之後就發生了一些衝突,當然最後就不歡而散。讓我不禁思考這
最近因為太忙而沒有進行創作,因為剛轉換職涯而需要花很多的心力在工作上面,而且之前是以日更的形式來寫文章,其實消耗有點大,但也因為堅持了很常一段時間,大概是四個月,所以至少知道自己是一個能夠寫作的人,而且寫作對於我的人生確實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是還不能當飯吃,但也賺到了一點點微薄的稿費。
因為我的年紀與我的下屬相當,所以在主管與下屬之間的界線拿捏這件事情上面我思考了很久。後來我認為,主管跟下屬之間還是要有適當的界線。當然,如果真的這樣做,可能會感覺到有一點寂寞,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有工作的夥伴來互相扶持,那如果主管跟下屬之間是好朋友的狀態,感覺工作起來會比較開心一點。 但是我看到別人真
最近其實比較了很多領導人的風格,因為我發現很多人的領導風格都跟我不一樣。 那其中有一種是自己非常地認真,然後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當然這種領導風格在一開始的時候會蠻有效的。因為本來那些事情本來都沒有人要做,但是他一肩扛起來,那當然他自己的成長也會非常的快,然後整個團隊裡面要做的事情都會被完成
當了主管以及部門經理也已經三個月過去了,我發現自己對於選人以及用人的標準有了很大的變化,跟我以前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就分享一下最近實操的心得。 雖然我沒有真正地進行人事的異動,但是這段時間我也開始清楚了以後如果要請人,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篩選標準。畢竟如果請到不對的人,對於勞方跟資方其實都是一種折
最近意識到了團體文化的重要性。因為目前剛進入一個團體,而這個團體有著自己既有的文化,而且我覺得這個文化裡面有著不好的特質,感覺是前人沒有特別建立所導致,所以這個團體文化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想當然不會很好,因為文化要建立需要領導者的推動,這一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吧。 因為目前我擔任的是這個團隊的領導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發揮個人的優勢比起補強弱點更為重要。透過優勢觀點,我們可以利用自身獨特的能力克服困難,實現目標,而不是強迫自己成為某個理想中的人。本文探討了教育背景對於弱點補強的影響,並提出在職場中如何有效地互補優勢與弱點,以提升專業表現與競爭力。
Thumbnail
反覆住院之後,真的能順利適應社會生活嗎? 出院後,為了適應生活,也許會比住院前更痛苦......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進入社會之後,閱讀變得更重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經歷以及對閱讀的看法,並提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的方法。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為什麼瞭解自己很重要?又為什麼面對任何事物就算沒興趣,基本的認識依然需要有? 既不是為了避開從眾也不是為了擺脫社會框架的拘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這輩子要好好保護自己安然度過一生。 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好好讓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免於災厄,就只是如此而已。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職場環境中,發揮個人的優勢比起補強弱點更為重要。透過優勢觀點,我們可以利用自身獨特的能力克服困難,實現目標,而不是強迫自己成為某個理想中的人。本文探討了教育背景對於弱點補強的影響,並提出在職場中如何有效地互補優勢與弱點,以提升專業表現與競爭力。
Thumbnail
反覆住院之後,真的能順利適應社會生活嗎? 出院後,為了適應生活,也許會比住院前更痛苦......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所以讀書人並不看學歷,只看是不是手不釋卷,只看有沒有理想、道德觀! 而知識份子基本上是專業跟職業對接的產物,與人性道德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所以只看文憑、証照。而在拿到文憑、證照後,可能就離書本愈來愈遠了!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為何進入社會之後,閱讀變得更重要,作者分享了自己經歷以及對閱讀的看法,並提出《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的方法。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為什麼瞭解自己很重要?又為什麼面對任何事物就算沒興趣,基本的認識依然需要有? 既不是為了避開從眾也不是為了擺脫社會框架的拘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這輩子要好好保護自己安然度過一生。 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好好讓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免於災厄,就只是如此而已。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上學的目的與意義,並提供了個人的學習心得以及傳承給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