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日誌2022.1.1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限制,代表著甚麼?
當我們面對限制的時候,是怨懟?是躊躇不前?是沮喪?還是接受它。 當我們面臨到限制的課題,接受了限制,就是超越了限制,是進入另一個新的境界。
這裡所說的“接受了限制”,並不是消極地面對,而是“接受”,然後展開新局。有時候,命運安排我們身在這樣的處境,是因為這裡有功課要做,有經歷要學習。A blessing or a lesson, it's up to you.
60號閘門的關鍵字是限制。
到非洲賣鞋子、到廟裡賣梳子給出家人⋯⋯這些乍看之下,都好像被限制住了,施展不開。To think outside the box是解決這類限制的好方法。生活處處有文章,萬物靜觀皆自得。
resource: www.jovianarchive.com
今天起,月之南北交已經移動到14號(南)和8號(北)閘門。20-34這條即知即行的通道,已經運行了三個多月,無形中也讓我完成了許多事、也做了一些非自己的事。還有認識了人類圖,開始學習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縱使有限制,但我知道,前方還有路,可能現在被樹林擋著、也可能現在要轉個彎,就會看到。總之,我知道一定有辦法,要不然,就先等等吧!內在權威會告訴我的~
resource: www.jovianarchive.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6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ta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一開始學習人類圖的動機,是想知道自己、多了解自己。漸漸的,發現人類圖背後所蘊藏的廣大知識,更是吸引我。這或許是跟人生角色有關吧!當然,既然已經學習了,也要將這門學問派上用場。所以,開始無論大小事,都練習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這個覺察日誌,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時時覺察,當遇到事情時,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原來,從人類圖上可以看出120種恐懼、緊張和焦慮。 就以今天的流日圖來說,情緒中心空白,有兩個懸掛閘門:22, 55。22號懸掛閘門,是對沈默感到緊張;55號懸掛閘門,是對空虛感到緊張。當然,還需搭配這張圖的人生角色,才可以做更進一步的說明。
下午剛好看到一個youtube在介紹榮格心理學,發現了人類圖與榮格心理學中一些有趣的關聯性,包括潛意識、集體潛意識,還有個體化。原來,學習人類圖,已經試踏上我的英雄之旅了。找時間再把相關資料整理出來。
翻開新的人生篇章時,感覺好像生活一下子被攔腰斬斷似的。很多時候,在接受新的工作、結束或開始一段關係、遷移到另一個城市甚或國家時,心裡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新的生活、新的氣象、昨日種種好像一場無關現實的舊夢。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是否覺察今天「想的特別多」?想過去、想未來、想有的、想沒的⋯⋯頭腦能量中心被啟動了,太陽在61號閘門,再加上邏輯中心的24號閘門。 61號閘門所接收到的訊息,未必是頭腦能夠理解的。真相,不是靠思考。真相沒有“為什麼”,真相就是真相。
在一本書上看到:『人類是一種,只要和別人保持適當距離,就會不可思議變得溫柔的生物。 這不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場的概念嗎?在自己的能量場中,不受到他人干擾,是彼此最舒服的距離。 剛剛聽本週的人類圖氣象報告,有好多提醒喔!嗯嗯,要好好靜下來,不要太衝動,靜觀其變,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一開始學習人類圖的動機,是想知道自己、多了解自己。漸漸的,發現人類圖背後所蘊藏的廣大知識,更是吸引我。這或許是跟人生角色有關吧!當然,既然已經學習了,也要將這門學問派上用場。所以,開始無論大小事,都練習用內在權威與策略。這個覺察日誌,就是為了讓自己更時時覺察,當遇到事情時,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
原來,從人類圖上可以看出120種恐懼、緊張和焦慮。 就以今天的流日圖來說,情緒中心空白,有兩個懸掛閘門:22, 55。22號懸掛閘門,是對沈默感到緊張;55號懸掛閘門,是對空虛感到緊張。當然,還需搭配這張圖的人生角色,才可以做更進一步的說明。
下午剛好看到一個youtube在介紹榮格心理學,發現了人類圖與榮格心理學中一些有趣的關聯性,包括潛意識、集體潛意識,還有個體化。原來,學習人類圖,已經試踏上我的英雄之旅了。找時間再把相關資料整理出來。
翻開新的人生篇章時,感覺好像生活一下子被攔腰斬斷似的。很多時候,在接受新的工作、結束或開始一段關係、遷移到另一個城市甚或國家時,心裡也會有同樣的感覺:新的生活、新的氣象、昨日種種好像一場無關現實的舊夢。這樣的感受,你覺得如何?
是否覺察今天「想的特別多」?想過去、想未來、想有的、想沒的⋯⋯頭腦能量中心被啟動了,太陽在61號閘門,再加上邏輯中心的24號閘門。 61號閘門所接收到的訊息,未必是頭腦能夠理解的。真相,不是靠思考。真相沒有“為什麼”,真相就是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續上篇(4之1)──第一步,了解自己的處境和想法。(識別侷限,尋求跳脫)第二步,放大眼界,發現新機會。當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受侷限的因素後,接下來就要正式進入想辦法突破的跨越階段。此時會出現兩個困難,一是根本想不出任何辦法,動彈不得;二是不確定想出來的辦法是否可行,裹足不前。
Thumbnail
覺察日記-0418 昨天去面試了,透過面試得到最大的禮物是看見原來還是有對員工好、尊重員工的公司的。也意識到我會想要從現在的公司離職,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為了賺每個月的薪水而讓自己忍受很多不合理的規定、不舒服的環境,覺得自己很廉價、很不被尊重、好像我並不值得那個價值。但我已經受夠了這種感覺和想法,
Thumbnail
瑜伽輪新的一堂課新的老師,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會想做乖寶寶、乖學生、第一名,所以會一直和同學比較、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最好,勉強自己把動作做到極致,但剛開始嘗試怎麼可能就能馬上做到甚至是成為最好的呢? 我很容易對自己有很高的標準和框架,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瘋狂指責批判自己,腦袋和慣性嗡嗡嗡,很容
Thumbnail
4/16開始進入3號閘門的能量,直到4/21離開。部分人可能擁有3-60通道,但什麼是3-60突變通道呢? 這篇文章討論了閘門3和閘門60對人的影響,並提到擁有3-60通道的人如何處理壓力和限制的情況。
生活裡,我們常常給自己設限,好像被無形的牆圍起來似的。這些牆,其實不是別人給我們建的,而是我們根據自己的過去、害怕的東西和各種擔心,慢慢在心裡堆砌起來的。可是,真正的障礙,其實不是外頭那些挑戰,而是我們沒那麼相信自己。一旦我們開始衝破這些自我設的限制,大膽地往那些未知的地方邁進,就會發現自己比想象中
Thumbnail
我之前對自己有個誤解:我以為我身上所有的「限制」,都跟我自己的人生課題有關。 因為我很想突破這些給自己的限制,所以我最近很認真地去觀照這些限制到底來自哪裡?然後得出了驚人的結論: 原來有些「限制」根本就是別人的課題。
Thumbnail
遇困境畫地自限 是因為只看見虛無縹緲的餘光 跟隨的也只有似乎無法通過的門框 將所學經歷都用盡 釐清問題一番後 仍覺得無法脫困 是因一直只看見一扇門 當將問題再細化分解 會看見那扇門會更巨大 將所有的門再一次結合 那是更無窮力量 通往的不只一扇門 而是沒料想到的巨大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低落、難過、喪失動力,最適合自由書寫了" 肯.羅賓森爵士所著《發現天賦之旅》,每天起床開始自由書寫,任何想法寫下來,不用管錯別字及文法什麼,寫就對了!一次寫完三頁或20分鐘。 "內心痛苦釋放,感覺舒坦多了"
Thumbnail
自從上次發了文說接到學校通知單,說女兒心電圖檢查異常後,就沒什麼心思再寫東西。 其實這件事情我說給幾個人聽之後,包含我所有的家人,都說: 還好吧? 只看圖不準所以當然要再聽診看看呀!算是例行檢查而已。Hannah超健康的耶哪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我自己去查過做完人電圖檢查要再聽診的比例也沒有很低,算是
Thumbnail
接續上篇(4之1)──第一步,了解自己的處境和想法。(識別侷限,尋求跳脫)第二步,放大眼界,發現新機會。當你透過自我反思,找出受侷限的因素後,接下來就要正式進入想辦法突破的跨越階段。此時會出現兩個困難,一是根本想不出任何辦法,動彈不得;二是不確定想出來的辦法是否可行,裹足不前。
Thumbnail
覺察日記-0418 昨天去面試了,透過面試得到最大的禮物是看見原來還是有對員工好、尊重員工的公司的。也意識到我會想要從現在的公司離職,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為了賺每個月的薪水而讓自己忍受很多不合理的規定、不舒服的環境,覺得自己很廉價、很不被尊重、好像我並不值得那個價值。但我已經受夠了這種感覺和想法,
Thumbnail
瑜伽輪新的一堂課新的老師,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會想做乖寶寶、乖學生、第一名,所以會一直和同學比較、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最好,勉強自己把動作做到極致,但剛開始嘗試怎麼可能就能馬上做到甚至是成為最好的呢? 我很容易對自己有很高的標準和框架,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瘋狂指責批判自己,腦袋和慣性嗡嗡嗡,很容
Thumbnail
4/16開始進入3號閘門的能量,直到4/21離開。部分人可能擁有3-60通道,但什麼是3-60突變通道呢? 這篇文章討論了閘門3和閘門60對人的影響,並提到擁有3-60通道的人如何處理壓力和限制的情況。
生活裡,我們常常給自己設限,好像被無形的牆圍起來似的。這些牆,其實不是別人給我們建的,而是我們根據自己的過去、害怕的東西和各種擔心,慢慢在心裡堆砌起來的。可是,真正的障礙,其實不是外頭那些挑戰,而是我們沒那麼相信自己。一旦我們開始衝破這些自我設的限制,大膽地往那些未知的地方邁進,就會發現自己比想象中
Thumbnail
我之前對自己有個誤解:我以為我身上所有的「限制」,都跟我自己的人生課題有關。 因為我很想突破這些給自己的限制,所以我最近很認真地去觀照這些限制到底來自哪裡?然後得出了驚人的結論: 原來有些「限制」根本就是別人的課題。
Thumbnail
遇困境畫地自限 是因為只看見虛無縹緲的餘光 跟隨的也只有似乎無法通過的門框 將所學經歷都用盡 釐清問題一番後 仍覺得無法脫困 是因一直只看見一扇門 當將問題再細化分解 會看見那扇門會更巨大 將所有的門再一次結合 那是更無窮力量 通往的不只一扇門 而是沒料想到的巨大
Thumbnail
"自言自語是梳理自我,幫助思考的過程" 自言自語,常見於任何人身上,有的人於腦中自我對話,有的人會說出口,沒什麼大不了的。
Thumbnail
"低落、難過、喪失動力,最適合自由書寫了" 肯.羅賓森爵士所著《發現天賦之旅》,每天起床開始自由書寫,任何想法寫下來,不用管錯別字及文法什麼,寫就對了!一次寫完三頁或20分鐘。 "內心痛苦釋放,感覺舒坦多了"
Thumbnail
自從上次發了文說接到學校通知單,說女兒心電圖檢查異常後,就沒什麼心思再寫東西。 其實這件事情我說給幾個人聽之後,包含我所有的家人,都說: 還好吧? 只看圖不準所以當然要再聽診看看呀!算是例行檢查而已。Hannah超健康的耶哪會有什麼問題。而且我自己去查過做完人電圖檢查要再聽診的比例也沒有很低,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