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不要亂開別人孩子的玩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知名作家及主持人吳淡如,前陣子因為有網友在臉書粉絲專頁留言攻擊女兒穿裙子爬樹,打算提告,她在臉書貼文說:「有人罵我我可以忍受,我只會當它是瘋子。你罵一個孩子我不能忍受。我想天底下任何一個母親都不會忍受你這麼齷齪的言語!…我沒有生氣,我只是會告你。…我們已經留存證據請律師對你提出告!」
身為母親真的無法忍受別人亂罵自己的孩子,因此,請切記莫去亂開別人孩子的玩笑,就算你們非常熟識、知道彼此底限,也可能招致對方不快,為彼此關係帶來不好的影響。
切忌去開別人孩子的玩笑。
記得剛換工作路線時,碰到一位同業女前輩帶襁褓之中女兒出來,大家熱情地輪流抱著逗弄小女嬰,紛紛稱讚小女嬰可愛之類的。原本是很溫馨的場合,被我自以為的幽默破壞了。
當時流行將一個完整語詞,留頭留尾去中間化,並利用諧音為一些字詞找新解。白目的我自以為有趣開玩笑地說:「某某姊,大家在『輪抱』(和『輪暴』同音)妳女兒吔!」雖然馬上補充解釋是:「輪流抱」,但這位女同業氣得臉色大變,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明顯擺出不喜歡我,甚至刻意排擠的態度。
事過一年,自己當了媽媽,才理解就算明知那是玩笑,聽在母親耳裡可能像是咀咒般惡毒,一點都不好笑,當初那句話一定深深令女前輩不滿,所謂禍從口出應該就是這樣吧!
現在網路社群盛行,很多人看到別人貼文馬上留言打嘴砲,不假思索地評論或說三道四,語詞如果涉及毀謗、人身攻擊,更加容易招致惡果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7會員
40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知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請提供一些公司相關的照片?」、「麻煩提供一些公司正面形象的照片?」我的單位管理全公司的照片、宣傳影片、簡介影片,時常有別部門的同事,沒頭沒腦地要求提供照片,「公司相關照片」、「正面形象照片」多麼廣泛又空泛的形容詞。
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被戲稱為「夕陽產業」,轉行離開媒體之時,已經有不少傳統媒體在縮編,同時積極轉型數位化。這幾年經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過去的同業不少人面臨被逼退或資遣。
「夾在太子及其他皇子之間,真的好難做事哦~」好朋友哀怨地這樣抱怨,老闆年近70歲,打算交棒給兒子,經過評估,老闆安排次子接掌象徵接班的大位,身分相當於太子;但又分別安排長子、三子擔任公司要職,有些任務分派給長子或三子執行,再交由次子來監督。
愈來愈多人只生養一個孩子,因為只有一個,難免想用心照顧。兒子念小學一年級時,我從事的工作可以晚點上班,興沖沖地當起志工媽媽,除了每星期至少一天依排班到各年級各班講故事,每星期三早上還固定到兒子班上讀繪本,讓導師可以安心去開會。
開始工作之後,紅包成為每年過年必準備的東西,大家紅包都包多少錢呢? 小時候沒有零用錢,最期待的就是過年可以拿到紅包,有額外的錢可以花用,買平時不可能買的東西;長大後才知道,包紅包可是大人一項負擔呢!且還有各種學問,每家子的「紅包學」也不太一樣。
快過年了,過年回婆家是很多媳婦的夢魘,尤其平時沒有和婆婆住一起,過年期間,是一年之中婆媳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縱使已為人媳婦20年,仍然沒有辦法習慣。最可怕的就是準備年夜飯、拜拜這件事。 非常懊悔,當新嫁娘時為什麼要熟門熟路地進廚房幫忙,已經不可能當「愚婦」或「破壞王」來規避這些。
「請提供一些公司相關的照片?」、「麻煩提供一些公司正面形象的照片?」我的單位管理全公司的照片、宣傳影片、簡介影片,時常有別部門的同事,沒頭沒腦地要求提供照片,「公司相關照片」、「正面形象照片」多麼廣泛又空泛的形容詞。
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被戲稱為「夕陽產業」,轉行離開媒體之時,已經有不少傳統媒體在縮編,同時積極轉型數位化。這幾年經營狀況,一年不如一年,過去的同業不少人面臨被逼退或資遣。
「夾在太子及其他皇子之間,真的好難做事哦~」好朋友哀怨地這樣抱怨,老闆年近70歲,打算交棒給兒子,經過評估,老闆安排次子接掌象徵接班的大位,身分相當於太子;但又分別安排長子、三子擔任公司要職,有些任務分派給長子或三子執行,再交由次子來監督。
愈來愈多人只生養一個孩子,因為只有一個,難免想用心照顧。兒子念小學一年級時,我從事的工作可以晚點上班,興沖沖地當起志工媽媽,除了每星期至少一天依排班到各年級各班講故事,每星期三早上還固定到兒子班上讀繪本,讓導師可以安心去開會。
開始工作之後,紅包成為每年過年必準備的東西,大家紅包都包多少錢呢? 小時候沒有零用錢,最期待的就是過年可以拿到紅包,有額外的錢可以花用,買平時不可能買的東西;長大後才知道,包紅包可是大人一項負擔呢!且還有各種學問,每家子的「紅包學」也不太一樣。
快過年了,過年回婆家是很多媳婦的夢魘,尤其平時沒有和婆婆住一起,過年期間,是一年之中婆媳相處最長的一段時間。縱使已為人媳婦20年,仍然沒有辦法習慣。最可怕的就是準備年夜飯、拜拜這件事。 非常懊悔,當新嫁娘時為什麼要熟門熟路地進廚房幫忙,已經不可能當「愚婦」或「破壞王」來規避這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做事永遠比做人重要,但不會做人就無法安心做事──
Thumbnail
比起看清「我」、或討好「你」,剝削「他」豈不更加容易……
Thumbnail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藤野一樣熱愛某項事物,並為此奮鬥不懈,直到成為職業創作者。《驀然回首》,對我來說是藤本的自傳式電影,也是一封給所有曾真切熱愛某樣事物,或某個珍視之人的真摯情書。
Thumbnail
最近,我常常回想父母是如何拉拔我長大。 小時候媽媽帶我學琴,在家裡附近的三葉音樂教室裡,我總是和一群小朋友一起上團體課。儘管一開始,我對學琴有極大的興趣,每個禮拜最期待就是去上課,不過不到一年左右的時間,這種好奇心就瞬間轉成厭惡感,我跟我媽說我想要放棄。 「我不想花時間和金錢去上我不喜歡的鋼琴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以前對小孩極度仇恨,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作者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過程,自己也深刻的成長。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那天,一個同事在隔壁診間說著,她的女兒在學校受到其它女同學的排擠,已經一段時間了,而這樣的狀況,她也無可奈何,那個人在一旁說著,現在的環境好像都是這樣,是說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遇到討厭的人,就會叫其它人不要理她,最後還說著,她也很怕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想找一間沒有霸凌的學校,聽到這些話,我又不自主冷笑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做事永遠比做人重要,但不會做人就無法安心做事──
Thumbnail
比起看清「我」、或討好「你」,剝削「他」豈不更加容易……
Thumbnail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藤野一樣熱愛某項事物,並為此奮鬥不懈,直到成為職業創作者。《驀然回首》,對我來說是藤本的自傳式電影,也是一封給所有曾真切熱愛某樣事物,或某個珍視之人的真摯情書。
Thumbnail
最近,我常常回想父母是如何拉拔我長大。 小時候媽媽帶我學琴,在家裡附近的三葉音樂教室裡,我總是和一群小朋友一起上團體課。儘管一開始,我對學琴有極大的興趣,每個禮拜最期待就是去上課,不過不到一年左右的時間,這種好奇心就瞬間轉成厭惡感,我跟我媽說我想要放棄。 「我不想花時間和金錢去上我不喜歡的鋼琴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以前對小孩極度仇恨,然而隨著孩子的出生,作者深刻體會到了孩子過程,自己也深刻的成長。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那天,一個同事在隔壁診間說著,她的女兒在學校受到其它女同學的排擠,已經一段時間了,而這樣的狀況,她也無可奈何,那個人在一旁說著,現在的環境好像都是這樣,是說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遇到討厭的人,就會叫其它人不要理她,最後還說著,她也很怕自己的小孩受到霸凌,想找一間沒有霸凌的學校,聽到這些話,我又不自主冷笑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Thumbnail
當他人的言行引起嘲弄,我們該如何面對?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所愛之人?這是一篇分享了《零內耗溝通術》書籍中的內容,提供了處理嘲弄者的六種選擇,以及如何保護所愛之人的方法。藉助溝通技巧來降低情緒能量耗的方法。如果您也想了解更多,歡迎瞭解《零內耗溝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