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22年初看完的第一本書,書摘有點難寫,方格子上也已有10篇以上本書心得,但感覺到這書對自己有點幫助,希望將本書重點,加上這幾年各種練習心得,一起整理出來;期許自己和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人生平靜、寂定、祥和之方法。
前言
書名為《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and Purpose Every day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前言》
本書被我歸類為哲學、自我成長。原文出版為2020年9月、中文版於同年10月。
1987年生的作者Jay Shetty,曾當3年全職僧侶(Monk),現透過線上課程、書、Youtube、Podcast分享僧侶的思維方式,Alicia Keys和Kobe Bryan都曾為Podcast來賓。現與妻子住在洛杉磯。(
作者官網)
截自作者官網https://jayshetty.me/
【作者想幹嘛?】
Jay Shetty提出、並想解決的問題是:
「一般人在現代生活中,如何透過僧人的思維模式,找到人生中真正的快樂」。
【快樂是什麼?】
首先,書一開始就先定義「快樂」。我們一直不斷被媒體、社會提醒,快樂是「應該成就什麼、成為什麼人」。但當我們努力達程目標,好像不久後又馬上陷入沮喪、幻滅、不滿、不快樂中,以為下一個會更好、遠方比當下好,而再次追尋下個目標的惡性循環中。
【科學證明的快樂? 】
2002年美國大學對一位西藏僧侶進行
實驗(
大學新聞稿),他的伽馬射波(Gamma wave)較一般人高,且他的大腦可自在進出禪定狀態,像電源開源一樣,而Gamma波正和人的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力和幸福感相關。
所以,作者提出、科學佐證的「快樂」,是感受得到「幸福感」,而不只是物質上的金錢、財富、健康、人際關係等滿足。
【為何要學僧人,而不是別人?】
Jay認為,“僧人有能力抵擋誘惑、遠離是非、處理痛苦和焦慮、平撫我執的躁動、建立有目的和意義的生命”,故提出訓練僧人的思考模式(靜心),是找到人生平靜、寂定、祥和的方法之一。
作者也希望能幫助讀者,和永恆的智慧產生連結,包含印度僧人的基礎教本《吠陀經Vedas》,以及記載對已婚神射手開示的《薄伽梵歌Bhagavao Gita(神之歌)》。古老的經典,與幾千年前僧人就深信,「靜心、正念、感恩,服務會帶給人快樂。」,但本書和宗教門派毫無關係,別擔心。
【需要剃髮出家嗎?】
像僧人一樣思考,不代表要隱居山林,作者也是一路完成世人眼中的人生目標:讀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結婚、擁有幸福家庭,但深覺人生該有更深一層的追求,卻不曉得是什麼?
在偶然聽到僧人演講後,作者在接下來的大學3年暑假,除了在倫敦著名
Cass商學院唸書、大型金融顧問Accenture實習、同時也在印度孟買道場學習。
3年後,Jay深思他的人生意義應該不在此,便離開了道場,他的老師也祝福他,與世人分享所學,發揮生命更大服務價值。
僧心與猴心 Monk mind vs Monkey mind
「Monkey mind」沈溺猴心活動過度思考、延宕、焦慮中掙扎。
「Monk mind」透過探索自己想要的事物、創造可行步驟、即能擺脫雜念、提升至憎心。目的是營造一個擺脫我執、嫉妒、情慾、焦慮、憤怒、悲苦和包袱的生活。
本書分三大章:放下、成長、付出。
第一章 放下
「放下」是基本功,深入了解現在的自己,是什麼過去「原因」,組成現在你的情緒、想法。共四小節包含:身份認同、負面情緒、恐懼、意圖。
【1.1 釐清自己的身份認同】
我不是我認為的自己,也不是你認為的我,我是我認為你所認為的我(這句講得很好)。所以,不要任由他人定義的成功和幸福,決定你的選擇。
【1.2 清楚認識負面情緒】
僧侶不會讓別人的行為,決定自己的選擇和感覺:情緒來了,可透過3步驟來面對。覺察、停止、調換。
指認:覺察自己的感覺或問題。
停止:深究是什麼感覺、來自何處?
調換:修正行為,換一個新方式面對當下。
本節其他畫線如下:
- 貶低他人,通常是為了讓我們有股優越感、鞏固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了解人類核心情感需求 和平、愛、了解,就會知道,我們通常是因為這些需求受到威脅,害怕發生壞事(失去和平)、害怕不被愛(失去愛)、害怕不受尊重(失去理解),而產生恐懼。
- 以上恐懼,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不安全感、受到傷害、競爭、需索等等,最後,以抱怨、比較、批判等行為表現出來。
- 不要期望每個人都完美無缺,也不要自認為完美無缺。
- 也許別人才是他們的救世主。
- 「如果你有能力就幫助別人,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傷害他們」 by 達賴喇嘛
- 鄰居的狗叫聲很煩,會一直打擾你,問題是你如何引領自己、做出反應。真自由的關鍵在自我覺察。
- 我們的負面性,往往不是針對事實本身,而是自己預期的負面結果。
【1.3 勇敢直視「恐懼」源頭】
我們生活不可能完全沒有恐懼與焦慮,因為無法完全消除經濟、社會、政治環境、人際關係的衝突與不確定性。不過,恐懼不是壞事,只是一面警示旗,通知你「狀況不妙!出問題了」。
重點在如何處理警訊,勇敢走進恐懼中、一層一層剝開,找出真正深層的恐懼。
作者分享,自己小時候恐懼別人對他的成績和這人的看法,他擔心大家族會怎麼說、會如何拿他和親戚比較、貪心被退學、父母怎麼反應、老師怎麼想?
接著,他認真思考,他是擔心父母因此不合、可能要調節父母婚姻、不知如何討父母歡心?最後,作者找到恐懼的根源了!他其實是恐懼自己無法讓父母快樂。
不把壓力和恐懼視為負面情緒,反而看到潛在益處,就能開始改變與恐懼的關係。
作者提供兩個方法,一個是畫一條線,想像最糟糕的十件事用1-10分列出,這樣能提供你不同觀點,讓你能比較當下恐懼的事,和有10分的恐懼事件(也許是受傷癱瘓、失去親人),差距有多少。
第二個是使用抽離情緒。把我是(I am)生氣/害怕/難過,改成我感覺(I feel)生氣/害怕/難過,減緩我們一開始的反應,並提供較客觀的檢視。
本節其他畫線如下:
- 這是終生不斷的修習,當你越來越接受自己不真正擁有、控制任何事物後,就會更懂得珍惜人、事、物和經驗,也會更謹慎選擇要把哪些納入自己生命。
- 切斷恐懼反應的迴路,就是「呼吸」。
- 看清全貌:把生命視為單一、長期、持續的故事,而不是一堆不連貫的片段。
- 練習回顧,並對逆境感恩次數越多,就越能更改原本的程式設計。苦難和感恩差距會越來越小,艱困時刻的恐懼感就會開始減弱。
- 「當恐懼被掩蓋後,就會變成執著,讓一切變的緊繃,因為我們心裡會一直背負這從未釋放過的重擔。」
【1.4 認清「意圖」】
找到你慾望背後最深層的為什麼?
成功不會帶來滿足,是過有意圖的生活、過得有目標和意義,才會帶來真正的滿足。抱持信念,相信自己會帶來影響力,將會活得更有力量。
印度教哲學家Thakur描述這四種基本動機,驅使我們的作為:恐懼、慾望、責任、愛。例如,害怕失去工作(恐懼)、想贏得朋友讚賞(慾望)、希望實現父母期待(責任)、幫助別人過更好生活(愛)。
恐懼沒有永續力。想成功的慾望只是幻相。
慾望驅動追求個人滿足感,創造一種「成功等於幸福」的幻相,當醫生、升主管等,以外在的結果為目標。名利只是一層裝飾,像金粉。我們追求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們認為那些事物帶來的感覺。像富人/名人似乎擁有一切,但成功並總是帶給他們幸福。
物質的滿足是外在的,而幸福卻來自於我們的內在。
所以,幸福和滿足感,只能來自對心靈的掌控,
和與靈魂的連結,不是來自外在的成就。
成功包含賺錢、工作上獲得尊重、順利執行計畫、獲得讚賞;幸福包括感覺自己很好、擁有親密關係、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本節其他畫線如下:
-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名利、達成夢寐以求的一切,好讓他們看清這不是答案」by 金凱瑞
- 滿足感來自相信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 那些為了獲取外在結果的意圖。並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抱著正確的意圖服務,會讓我們的每一天都感受到意義和目標。
- 當你覺察那些不符合你是誰,或想要甚麼的觀念後,建議用呼吸練習提醒自己,按照自己的步調和時間生活。
- 內心裡的東西,都被靜心過程中的寂定與安靜放大。靜心點亮心靈的暗室。
第二章 成長
第一部討論如何覺察、放下,那些讓人偏離自我實現的影響和雜念。
第二部要以「具引導力的價值觀」和「最深層的意圖」為中心,重建自己的生活,共有4章節如下:
- 找到生命「目的」
- 創立自己的「例行活動」
- 訓練「心智」
- 放下「我執」
【2.1 找到生命目的】
成長的第一步,要從「法」開始。「法」是甚麼?
作者歸納,當你的天賦和熱情(Varna),與宇宙的需要(Seva)結合,並成為你的目的,我們就會活在「法」裡。
當我們在法裡發揮,做出有益於世界的事,將能得到滿足感。
作者分享一個和尚不斷救快淹死的蠍子的故事,就算蠍子一直會螫和尚,但和尚還是會一直救,因為和尚認為:「救命是他的天性。」
每個人的身心本質,都已決定了自己發展的方向,法就是運用與生俱來的習性---你擅長的事物、發展的模式---來服務別人,然後別人給正向的回應。
法需花費好幾年的探索才能找到,不要有迫不及待出人頭地的壓力,如Mark Zuckerberg和其他年輕名人成功的故事,會讓人覺得如果30-40歲找不到自己的天命,就是個失敗者。
《薄伽梵歌》提過,「不完美地實踐自己的法,剩於完美地模仿別人的法」。或如同Steve Jobs曾在2005年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致詞說到「你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過別人的生活。」
另外,雖然社會建立在強化人的弱點上,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弱點,看做那是別人的法;如同本篤會修女 Joan Chittister所寫:「我們終於意識到自己不是萬能的,不能做那些屬於別人的天賦和責任的事,我的侷限,讓別人的天賦有發揮的空間。」
本節其他畫線如下:
- 僧侶是旅人,但經歷的是一場內在旅程,能讓人一步步走向最真實、有自信、有力量的本我之旅。
- 如果我們保持開放和好奇心,就會聽到法對我們發出的招喚。
- 用心注意、培養自我覺察力、滋養長處,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一但找到自己的法,就要持續不懈追求。
- 但要注意,還是要保持同理、悲憫、慈愛、慷慨等(品格);而且要趁年輕廣泛實驗自己的法在哪裡,別一開始就侷限了自己。
- 為工作添加意義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出這份經驗,在未來上能派上用場之處。
- 因為,擁有工作的「意圖」,對我們從獲得意義與個人目標感,有極大的影響。
- 當你從事法,可能會有這些感覺:「活力(平靜、自信的滿足感)、流動(動能)、失去時間感、舒適、一以貫之、正面的態度與成長」
- 要保護自己的法。
【2.2 創立自己的例行活動】
規則和例行活動減輕我們的認知負擔,也因此更有空間發揮創意。
每天在同一個時間做同一件事,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更自然。
每天在同一個地點做同一件事,事情就會變得更容易、更自然。
地點有能量、時間有記憶:
早上
- 早起:以平和、寧靜開啟一天,創造屬於自己的時間。
- 早上T.I.M.E.:Thanksfulness、Insight、Meditation、Exercise
晚上
- 早睡,晚上10-1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多時,晚上當第一個疲勞感徵象出現時,關掉電視、手機,上床睡覺。
- 睡前準備隔天要做的事。並設定心靈程式,對自己說「我感到放鬆、充滿能量和專注。我平靜、熱情又收穫滿滿。」
平時
- 限制做決定的數量,如精簡穿著。
- 重新編寫思考模式:擺脫大腦自動駕駛模式,真正注意周遭的事物,如行禪。
- 每當感覺生活偏離理想狀態,就用觀想(想像)重新定位自己。
- 嚼湯喝飯,帶著覺知做熟悉的事。
- 欣賞你的每一天,甚至不須大大改變日常生活,就能發現新價值。
- 轉化俗務:觀察洗碗、作家事帶來的過程與變化。
- 我們習於期待生活大事,假期、升遷,並對這些事情施壓,以符合自己的期望。但如果我們尋求的只是一些小小的喜悅、肯花時間尋找,「發現的喜悅」就會天天等著我們去領取!
- 保持活在當下:是讓生活真正豐富和充實的唯一途徑。讓自己做白日夢,就永遠處於心不在焉的狀態。
個人空間越有單一、明確的目的,幫助的效果就越大。不只有助實現你的法,也能調整心情和生產力。如僧人臥室,只有睡覺的目的。不會在睡覺的地方讀書或靜心,也不會在餐廳工作。(小空間也能規劃不同的功能區)
找出適合自己發展、支持你最佳狀態的的地點,並把最多時間用在那裡。
像僧人一樣伴隨鳥聲起床、上班路上聽喜歡的podcast或音樂
專心刷牙、設定「零科技」的時間與地點,盡可能執行單一任務,會訓練大腦習慣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可以先用遛狗、用手機(只開一個應用程式)、淋浴、摺衣服,來強化這項能力。
大腦不停的切換任務,會腐蝕專注力,因為過度刺激大腦多巴胺(獎勵)的通道,這也是「上癮」的必經途徑。而我們為了獲得快感,給大腦越來越多刺激,但是過多的多巴胺快感,會讓身體無法製造和處理血清素(一種產生滿足感的化學物質)。
讓自己擁有徹底沉浸其中的活動,如靜心、專注工作、繪畫、填字遊戲、除草等有助沉思的單一任務,將提供生產力,也會讓你感覺更好。
地點能量、時間記憶的一貫性,有助於我們活在當下,深入日常,而不會心猿意馬,或感到挫折。
建立一套例行活動,像僧人一樣訓練自己,找到焦點,並深刻地沉浸其中。
第三章 付出
第四章 靜心方法
呼吸、觀想、唱誦
這個步驟,需要長長反覆練習,不用一次全做到,但是,可以連結自己原本的生活,可能更容易。練習一陣子後,有時白天的瞬間,會感覺到自己活在呼吸當下,也才有機會讓自己感覺到,有意義的活著。
僧人對這件事會有什麼看法?
讀後感
從2013年,開始參加法鼓山禪修,每年立下目標,就是要從禪座共修、禪一、禪二、打到禪七,不過每年最多都只到禪二而已(跟打怪很像,要幾次禪一,才能報下一階段,等級不夠是不能報禪七的;而且,師兄師姐法力無邊,報名一開放,女眾席次都秒殺....)。
疫情期間,不便實體禪修,2021年自
Gates Notes推薦,買了Headspace一書,並下載
Headspace App,開始每天10分鐘靜心,目前累積近4,000分鐘的冥想(app會提醒你)。雖未到僧人能自由切換禪定狀態,而心情起伏也會隨著身體狀態、工作靠北程度、人際關係所影響。
相信靜心練習,不只是買書、上課、做瑜伽、下載app、冥想靜坐打禪,就能輕鬆達標,這是一段不斷修行的旅程(因為人生不斷成長、怪獸也不斷進化....),寫下這篇文章,也是提醒未來的自己,狀態不佳時,還有這些靜心的方法。
Mindfulness wasn’t just a tool, it was a way of life.
我仍在世俗中持續修煉,期許能透過規律練習,找到屬於自己人生平靜、寂定、祥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