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在故事裡:《發光白鳥的洞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初讀《發光白鳥的洞穴》,有些相似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說著生態平衡的故事,只是姚若潔的小說並未讓末日預言成真,垃圾渦流存在主角們的記憶裡,如魅影緊緊跟隨。然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萊特島就像一座桃花源:沒有網路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社會、甚至存在著尚未界定物種的白鳥。

故事源於一位在英國攻讀博士的台灣女孩Lucy,面臨被驅逐出境的危機,卻答應拜訪萊特島自然博物館的邀請,墜入十九世紀自然學家李文斯敦的生活。經過一百多年,姚若潔筆下的萊特島既原始又先進,Lucy所見所嚐的事物都與她過去的生活迥異。例如房屋表面覆蓋著一層似藍綠菌的物體,「白天可以行光合作用,有一部分能量可以立即轉為電力」(頁101-102)。第一天的晚餐,Lucy吃到像沙拉與麵包的食物,半透明的濃稠湯汁富含海鮮、香料、水果滋味,「就像直接把陽光吞進體內,讓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開始發熱發亮……。」(頁108)

萊特島上的生活相當夢幻,讓Lucy沉醉在尋找白鳥的蹤影。小說夾雜著生態與哲學辯論:「是否存在獨立客觀的飲食經驗?」、「柏拉圖洞穴寓言裡的人類是因為光產生幻覺?抑或走出洞穴才是體會到真實世界?」、甚至「是否應該減少人類數量來減輕環境壓力?」這些問題也許不會立刻有答案,也很難產生共識,或許大自然有自己一套平衡系統。

小說後半段加入音樂體驗,傑的音樂療癒自己的創傷經驗,生活裡充滿著泛音與雜音,需要慢慢梳理才能出現契機。就像另一位主角莉莉所說的,「每個音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一個人必須去到『獨自一人』的地方,取得完全屬於自己的經驗,才能夠明白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完全負責地做出自己的決定。」(頁187)傑跟Lucy也是探訪海鴿洞穴的夥伴,因為李文斯敦手稿的破損,至今無人知道當年洞穴裡發生什麼事情。走進洞穴所引發的靈性與人性衝擊,讓Lucy徹底了解萊特島事件的真相,她來到這個地方完全不是偶然。

就好像《苦雨之地》裡面沙勒沙的疑問:「在科技如此無微不至照顧人類的時代,為什麼還沒有辦法讓這樣的一艘船安然穿過古老地球演化至今的熱帶氣旋呢?」(頁207),《發光白鳥的洞穴》最後也迎來一場足以摧毀島嶼的暴風雨,Lucy與傑必須爭取時間逃離萊特島,否則將跟著萊特島一同消失在世界上。人類仍舊逃不出這樣的末世寓言,就像書摺頁所寫的:「你認識的這個世界,不管哪個部分,都是故事。我們都在故事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gus Yen的沙龍
50會員
200內容數
看完書之後,找不到人對話,那就跟書說說話吧。
Angus Y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5/03/23
隨著考古遺址的挖掘與發現,商朝真正的文化與社會跟學生時代課本的描述有很大的落差:人祭、人殉、迷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如果只能用600字的篇幅描述故鄉,你會從什麼地方下筆?」從記憶、家庭、時事、動植物等著手,吳鈞堯完成《一行波特萊爾》小品集。兩年前出版《臺灣小事》,在全書52篇文章中,他以金門為基底,延伸至臺灣、澎湖等地的「小事」,其實每件小事都是大事,深植我們的腦海裡。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2024/10/03
「熱帶氣旋」四個字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都不陌生,夏季來臨之後便時常能在氣象預報聽到的名詞,最常走的路徑便是從臺灣東部登陸,偶爾有例外——本週的山陀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閱讀海倫.麥克唐納的新作《#向晚的飛行 》就如同她所提到的珍奇櫃一般,一開始以為全數都是動物的自然書寫,想不到也融合了植物、極地探險、家族回憶、甚至是「人」的故事——難民與知名探險家。這種多元的集合讓你意識到,海倫並不試圖將人與自然劃分開來,而是重新透過她的雙眼觀看世界。
Thumbnail
閱讀海倫.麥克唐納的新作《#向晚的飛行 》就如同她所提到的珍奇櫃一般,一開始以為全數都是動物的自然書寫,想不到也融合了植物、極地探險、家族回憶、甚至是「人」的故事——難民與知名探險家。這種多元的集合讓你意識到,海倫並不試圖將人與自然劃分開來,而是重新透過她的雙眼觀看世界。
Thumbnail
2011年的小說『複眼人』(小說作者-吳明益)--關於“複眼人”的篇幅極少,且不像是一個角色。它更類似是一個大自然的統稱,用宇宙的聲音與小說裡的人物們對談,猶如神經系統一般,把小說裡的每個情節串接在一起,或寫實、或魔幻的交織。小說裡虛構一座古老的島嶼叫做「瓦憂瓦憂」,這座島有著自己浪漫的神學系統。
Thumbnail
2011年的小說『複眼人』(小說作者-吳明益)--關於“複眼人”的篇幅極少,且不像是一個角色。它更類似是一個大自然的統稱,用宇宙的聲音與小說裡的人物們對談,猶如神經系統一般,把小說裡的每個情節串接在一起,或寫實、或魔幻的交織。小說裡虛構一座古老的島嶼叫做「瓦憂瓦憂」,這座島有著自己浪漫的神學系統。
Thumbnail
筆者以魔幻寫實小說來定義『複眼人』,是行筆這篇論文的首要條件。而在魔幻寫實的定義下,筆者認為小說主要描寫之地點“臺灣”的寫實面貌,首先須認知在臺灣早期的人類活動:現在一般被人類學家公認劃為南島語族的範圍。島上的先民文化可前推千年、甚能乃至萬年,至今各說紛呈,散居聚落之遺跡如顆顆異色寶石彼此遙遙綻放光
Thumbnail
筆者以魔幻寫實小說來定義『複眼人』,是行筆這篇論文的首要條件。而在魔幻寫實的定義下,筆者認為小說主要描寫之地點“臺灣”的寫實面貌,首先須認知在臺灣早期的人類活動:現在一般被人類學家公認劃為南島語族的範圍。島上的先民文化可前推千年、甚能乃至萬年,至今各說紛呈,散居聚落之遺跡如顆顆異色寶石彼此遙遙綻放光
Thumbnail
一、 簡介: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歌即是路
Thumbnail
一、 簡介:   《蜉蝣之島》其實是Studio Reals工作團隊未來動畫作品的「前傳」,觸及了未來男女主角父母親以及各自島嶼的故事。內容分成四篇:〈奶與蜜之地〉、〈等待花開時上〉、〈等待花開時下〉、與〈她與島之歌〉。前三篇為「紅土城」的故事,最後一篇則是「蜉蝣之島」。 〈奶與蜜之地〉 歌即是路
Thumbnail
就像誤闖樹洞的愛麗絲,又或者像與小精靈帕克共行,我們在地面上不停的追尋,想要抓住每一個光雕。很可惜的,它們一下出現,一下消失,就像想要用雙手握住蝴蝶,卻從指縫流逝,那些不存在的生物,帶給我們滿滿的驚奇。
Thumbnail
就像誤闖樹洞的愛麗絲,又或者像與小精靈帕克共行,我們在地面上不停的追尋,想要抓住每一個光雕。很可惜的,它們一下出現,一下消失,就像想要用雙手握住蝴蝶,卻從指縫流逝,那些不存在的生物,帶給我們滿滿的驚奇。
Thumbnail
初讀《發光白鳥的洞穴》,有些相似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說著生態平衡的故事,只是姚若潔的小說並未讓末日預言成真,垃圾渦流存在主角們的記憶裡,如魅影緊緊跟隨。然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萊特島就像一座桃花源:沒有網路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社會、甚至存在著尚未界定物種的白鳥。
Thumbnail
初讀《發光白鳥的洞穴》,有些相似吳明益老師的《複眼人》,說著生態平衡的故事,只是姚若潔的小說並未讓末日預言成真,垃圾渦流存在主角們的記憶裡,如魅影緊緊跟隨。然而,位於英吉利海峽的萊特島就像一座桃花源:沒有網路的生活、自給自足的社會、甚至存在著尚未界定物種的白鳥。
Thumbnail
生活在西方,但卻在台灣的閱讀空間並行,時不時總有相似的主題,東西二方全然不同的詮譯,於我而言,無吝每每是一種dejavu的異然感受。 今天收到 #方格子 執行長寄給會員的一封信,以「綠野仙蹤」啟始,談到了在疫情世界的嶄新冒險旅程📷,他寫道...... #愛麗絲夢遊仙境 #covid #創傷
Thumbnail
生活在西方,但卻在台灣的閱讀空間並行,時不時總有相似的主題,東西二方全然不同的詮譯,於我而言,無吝每每是一種dejavu的異然感受。 今天收到 #方格子 執行長寄給會員的一封信,以「綠野仙蹤」啟始,談到了在疫情世界的嶄新冒險旅程📷,他寫道...... #愛麗絲夢遊仙境 #covid #創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