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興訟的經驗談----訴訟中不能犯的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於2020.9.25

我對司法事務一竅不通,而嘗試自己寫起訴狀、自己當辯護人,在訴訟過程中可能犯很多錯誤,犯錯當然會關係官司勝敗。

為鼓勵社會人人維護自己的權益,將我的經驗說給大家參考。

一、不論被吿律師的「答辯書」和「辯論庭」的論證和辯詞多麼可笑或多麼荒謬,都不能置之不理。

因為法官(可能很忙)可能不會幫你去瞭解,對方答辯書或辯詞有理、無理,邏輯通與不通的問題。你如果不屑於理會那種可能狗屁不通的論辯而置之不理,法官可能認為你已默認對方的指陳,。可能只摘取對方的結論,如「原告須負舉證的責任」、「退回原告的起訴狀」。

當我收到對方的「答辯書」時,覺得內容荒謬可笑,懷疑對方律師不是沒有看過我的起訴書,就是「無話可說」而亂掰一通。我心想理由和證據我在起訴書中已羅列清楚,他不針對我「起訴書」中的理由和證據做有效的反駁,僅在無理頭的胡言亂語後,逕而提出不相干的結語。說實在,這種情形我要論辯實在也不知何從下手。本來想不予理會,但是想起司法訴訟聽說有很多「坑坑洞洞」,於是就勉強自己做了答辯。我的答辯書還特別直說,「若不答辯可能落入被吿的陷阱」,因此「答辯書內容不可免的會有很多與起訴書相同的地方」,「還請鈞座(法官)鑑諒」----不知法官看了作何感想?

雖然寫了答辯書,仍然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就是被吿答辯書內,說些莫名其妙、幾近人身攻擊、令我看了生氣的胡說八道話(這些內容在此不引述,免得有透露案情的嫌疑)。總之,我只說被吿說得出這樣的話,足見「人品」有問題。因為不想牽涉仲介公司,所以我以被吿所談不是有效的法律名詞,而不作理會----我「不屑於反駁」卻犯了一個大錯,這錯誤也是律師校友幾近於「氣急敗壞」說我可能輸掉官司的主要原因。關於這點等訴訟結束後再談----這裡只能說,被吿律師是為達到某個目的而設的陷阱。

我只針對被吿指我以電話和簡訊對被告「騷擾」(這才是法律名詞)的問題,做清楚、明白的反駁。

第二個錯誤是在辯論庭上。當法官問被吿「原告某月某日兩通簡訊有沒有收到?」被吿承認說「有」,然後再加一句「那是騷擾」,我當時覺得被吿代理人回答不值得反駁,所以沒說話。

為什麼覺得不直反駁:一來「通訊內容」是附加在起訴狀中,作為重要證據之一,被吿的「答辯書」也沒有否認這簡訊----其實我還希望他否認哩。他直說「有收到」,我還要反駁什麼?二來,我認為簡訊是「騷擾」的問題,已經在幾天前的答辯書上證明我沒有「騷擾」(答辯書同時都給了法官和被吿),所以覺得沒有答辯的必要。事後一直想「老江湖」,還要強調我「騷擾」必有原因。因此想到,我當場還是應該聲明沒有騷擾,如果懶得再說明一次,至少應該加一句「我在答辯書上已說明清楚」----如果最後因「騷擾」而輸掉官司,豈不冤枉----我不瞭解辯論庭的重要性如何,也不曉得民事訴訟有沒有最後的「結辯」。

總之,寄望法官記得「起訴狀」、「答辯書」乃至前面「辯論庭」的全部內容,主動為你澄清,這似乎不適用於法庭上 。也就是法官、書記官,大家都很忙,「我不是說過了嗎」的這種話和這種想法,在法庭上絕對應該避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振義的沙龍
4會員
38內容數
王振義倒騎驢子
王振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06
寫於2020.8.25 至於訪談用什麼語言就更不用問了,邱教授應該瞭解我的「毛病」,以前即使去文建會等單位開會,一向都用台語。心中抱定,即使他用北京話發問,我照樣說我的台語。 訪談節目如何我不很關心,何時播出也不經心。倒是昨天女兒把第一單元節目內容轉寄給我,我就把它轉po出去,並寫下一些感想。
2022/02/06
寫於2020.8.25 至於訪談用什麼語言就更不用問了,邱教授應該瞭解我的「毛病」,以前即使去文建會等單位開會,一向都用台語。心中抱定,即使他用北京話發問,我照樣說我的台語。 訪談節目如何我不很關心,何時播出也不經心。倒是昨天女兒把第一單元節目內容轉寄給我,我就把它轉po出去,並寫下一些感想。
2022/02/06
寫於2018.10.4 中國方言確實有把「蛙」叫作「雞」的情形,如蘇州說是「田雞」, 揚州說為「水雞」,我戴眼鏡,常有人說我是「四眼田雞」。不過,別人「指鹿為馬」 我們沒必要跟著說「水鹿」為「水馬」吧! 其實,教典有不少用字讓我「直覺」的反彈。 對「互」字的造字原理,講解最爽心的是「象形字典」:
2022/02/06
寫於2018.10.4 中國方言確實有把「蛙」叫作「雞」的情形,如蘇州說是「田雞」, 揚州說為「水雞」,我戴眼鏡,常有人說我是「四眼田雞」。不過,別人「指鹿為馬」 我們沒必要跟著說「水鹿」為「水馬」吧! 其實,教典有不少用字讓我「直覺」的反彈。 對「互」字的造字原理,講解最爽心的是「象形字典」:
2022/02/06
寫於2020.9.4 昨天(9.3.)文章,是看臉書顯示我四年前9.2寫的「給上街的軍公教」(他們隔天9.3要上街抗議年改)後引發的感想。但原來的「給上街的軍公教」文章卻反而不見啦。失去話頭,就不知我說「愛因斯坦的年金問題」是怎麼一回事啦。 ::::::::: ::::::::::
2022/02/06
寫於2020.9.4 昨天(9.3.)文章,是看臉書顯示我四年前9.2寫的「給上街的軍公教」(他們隔天9.3要上街抗議年改)後引發的感想。但原來的「給上街的軍公教」文章卻反而不見啦。失去話頭,就不知我說「愛因斯坦的年金問題」是怎麼一回事啦。 ::::::::: ::::::::::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收到開庭通知好緊張!人生從來沒進過警局,也沒見過法官、檢察官,突如其來的傳票卻打亂了生活,你完全清楚你開庭10分鐘的回答,可能會影響你一輩子,於是你腦海出現一個疑問:該怎麼回答法官問的問題比較好?有沒有什麼原則可以遵循?
Thumbnail
收到開庭通知好緊張!人生從來沒進過警局,也沒見過法官、檢察官,突如其來的傳票卻打亂了生活,你完全清楚你開庭10分鐘的回答,可能會影響你一輩子,於是你腦海出現一個疑問:該怎麼回答法官問的問題比較好?有沒有什麼原則可以遵循?
Thumbnail
法官:今天原告沒來,被告是否要聲請一造辯論判決?還是要拒絕辯論? 先講故事 記得那年,有個當事人跑來跟我說 (律師,我把鄰居的車子打爛了,因為他違停紅線我很生氣) 然後呢?我看著慌張的他,泰然自若的樣子 (怎麼辦,他已經到法院提告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衝動負責任阿,車子應該不貴吧? .
Thumbnail
法官:今天原告沒來,被告是否要聲請一造辯論判決?還是要拒絕辯論? 先講故事 記得那年,有個當事人跑來跟我說 (律師,我把鄰居的車子打爛了,因為他違停紅線我很生氣) 然後呢?我看著慌張的他,泰然自若的樣子 (怎麼辦,他已經到法院提告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要為自己的衝動負責任阿,車子應該不貴吧? .
Thumbnail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Thumbnail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Thumbnail
最近接到民眾的諮詢,發現常見的一個狀況,就是民眾會想要先問一個抽象狀況的問題,例如「如果........這樣可不可以告得成?」,若是非常明顯可以立即判斷的狀況,當然我就會回是否可以就權益受損的部分提起訴訟。而通常在我告知「不可能告得成」的結果後,民眾也就沒有要約時間進行更近一步的諮詢了。
Thumbnail
最近接到民眾的諮詢,發現常見的一個狀況,就是民眾會想要先問一個抽象狀況的問題,例如「如果........這樣可不可以告得成?」,若是非常明顯可以立即判斷的狀況,當然我就會回是否可以就權益受損的部分提起訴訟。而通常在我告知「不可能告得成」的結果後,民眾也就沒有要約時間進行更近一步的諮詢了。
Thumbnail
打一場官司,不管是自己主動發起的(原告)、或是很無奈的被他人提告(被告),這一場官司必須自己扛起,而在筆者執業生涯中,也常常被問一個問題:律師我可以不要出庭嗎?本文將分別從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向各位說明!
Thumbnail
打一場官司,不管是自己主動發起的(原告)、或是很無奈的被他人提告(被告),這一場官司必須自己扛起,而在筆者執業生涯中,也常常被問一個問題:律師我可以不要出庭嗎?本文將分別從民事訴訟、刑事訴訟以及行政訴訟向各位說明!
Thumbnail
遇到難題有負面情緒想找人抱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如果想要「用法律來解決問題」,那可千萬不要只想著把律師拉攏到站在自己這邊,請盡可能從客觀的角度將事發經過據實以告,若自己是錯誤比較大的一方就更應該如此,知道的狀況越詳細越能解決問題。
Thumbnail
遇到難題有負面情緒想找人抱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如果想要「用法律來解決問題」,那可千萬不要只想著把律師拉攏到站在自己這邊,請盡可能從客觀的角度將事發經過據實以告,若自己是錯誤比較大的一方就更應該如此,知道的狀況越詳細越能解決問題。
Thumbnail
大部分前來事務所的客戶,都是先和律師經由一對一的法律諮詢,再決定是否要委任律師進入訴訟程序或代為採取其他法律行動。但不少朋友在來電諮詢時常常犯下一個錯誤,那便是覺得「只要律師認同我的觀點就能告贏了」。於是從一開始的「客觀陳述案件事時」變為「以主觀的角度不斷說對方的壞話甚至反駁律師」,這樣非但對訴訟沒
Thumbnail
大部分前來事務所的客戶,都是先和律師經由一對一的法律諮詢,再決定是否要委任律師進入訴訟程序或代為採取其他法律行動。但不少朋友在來電諮詢時常常犯下一個錯誤,那便是覺得「只要律師認同我的觀點就能告贏了」。於是從一開始的「客觀陳述案件事時」變為「以主觀的角度不斷說對方的壞話甚至反駁律師」,這樣非但對訴訟沒
Thumbnail
遇到難題有負面情緒想找人抱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如果想要「用法律來解決問題」,那可千萬不要只想著把律師拉攏到站在自己這邊,請盡可能從客觀的角度將事發經過據實以告,若自己是錯誤比較大的一方就更應該如此,知道的狀況越詳細越能解決問題。
Thumbnail
遇到難題有負面情緒想找人抱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如果想要「用法律來解決問題」,那可千萬不要只想著把律師拉攏到站在自己這邊,請盡可能從客觀的角度將事發經過據實以告,若自己是錯誤比較大的一方就更應該如此,知道的狀況越詳細越能解決問題。
Thumbnail
律師是會說話的文字,讓文字遠離律師,等於剝奪了我們最重要的工具。我們需要用話語、文字來辯論、分析和針對複雜法律概念發表具有細微差別的解釋。但是圖像不應該被忽略,它們常能提供無法僅憑文字就能迅速有效闡明的概念。
Thumbnail
律師是會說話的文字,讓文字遠離律師,等於剝奪了我們最重要的工具。我們需要用話語、文字來辯論、分析和針對複雜法律概念發表具有細微差別的解釋。但是圖像不應該被忽略,它們常能提供無法僅憑文字就能迅速有效闡明的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