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好,還是新創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許多人在轉職時,常會思考的問題,也是許多社群平台常被拿出來探討的議題;必須說,沒標準答案;因為,最後得出的結果需要考量自己對未來的想像、個性等各方因素綜合而得出;況且,每間公司多有不同。看似再單純不過的一個題目,卻涉及非常多的層面。既然這樣,為什麼我還是想要寫成一篇文章呢? 因為,我想藉由過去待過集團和新創的故事,帶大家走入情境感受一下。

隨著時間倒數即將進入職場,商學系的我還不清楚要從哪個方向當作職場的起點;長輩告訴我考公務員、銀行員就是最好的選擇,穩定又不會倒。可是,這是我要的嗎?開啟與自己對話模式,最後得出的結果....不一定。因此,在心中下一個決定,畢業前試著到求職網上找工作吧,如果真的找不到,那麼長輩的建議就會是下一個選項。但網站上企業選擇很多,多數都不認識,該如何選擇呢? 最後,聽過的公司(品牌知名度)作為主動投遞履歷優先選擇。

很幸運的,如願找到一間集團公司並在畢業後順利入職;有個資深夥伴帶領並且有完善教育訓練,許多職場基本功(包含工作方式、職場禮儀等)都是從這裡帶給我養份;但,畢竟不是本科系出身,因此,就算有再完善的訓練架構與內容,仍會感到自己在工作中理解太淺,為了不想一直麻煩別人,並且帶領我的前輩兩個月後就要去生產了,決定利用下班後時間,找些課程,為自己充電,希望能趕快上軌道。

集團的資源充沛,所以績效表現好可以有上台被表揚機會、晉升的可能,年終/ 調薪實質上的回饋、被指派參加內部講師培訓、主管培訓等,而這些都是當時的我,在與主管績效面談後,自我檢視的方法。 六年時間過去了,有一天突然覺得,雖然接過大大小小無數的專案,也參與了集團數位化的轉型階段,但撇開專案不看,似乎每天做的事情都已熟悉,看看事業處內的其他單位,以及公司開啟的轉調機會,還有一個聲音在我心中,那就是,如果我一直在這裡,會不會有天我習慣了這一切,就不想離開了? 這個不想離開來自於自己的習慣,來自於對外在的害怕;倘若這是有可能發生,現階段沒有任何包袱的我,為什麼不到外面看看?

因為這樣的一個想法,讓我踏上轉職的道路,這時候的我也來到30歲了。

有時,你不知道機會從何而來。當提出辭呈並且到求職網將履歷打開時,有天,我的私人信箱收到一封信;這是一位之前為了補足專業而去上課,同班過的同學,她告訴我,公司目前正在找一個人資主管,想問問我現在有沒有在找工作,希望能來公司與老闆聊聊;這份工作,開啟我轉戰中小企業,進入到電商的機會;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需要組建人資團隊、建立公司制度、將公司推向IPO,但這當中可能只有40%左右是我過去熟悉並且能學以所用,我要接嗎? 最後,我仍接下了這份任務,因為我對自己說,想要轉職原因不就是想要去外面看看,如果我還因為害怕或不確定就停滯不前,那為何當初要選擇離開呢?

進到公司第一個月,非常不習慣。這不習慣來自於文化不同、溝通模式改變、還有角色不同的換位思考;沒有了衣著規定、鴨舌帽、短褲、夾腳拖,任何穿著只要不會有礙觀瞻都可以穿;組織扁平化,更多時候看到的是,主管或老闆發起一個想法,接下來會希望在場每個人都能反饋,最後找出共識並且行動;少了大前輩指導,許多時候,只要有一個框架就去做了,再從做中去調整優化修正。一樣是工作八小時,但在這裡的時間過得好快 好快。

一年後完成里程碑。在我開始思考,還能在這邊貢獻些甚麼時,老闆的一句話開啟了一個我從沒思考過的可能。

參與專案

但這次的專案不同於以往,新商模從0-1建置;當初以為加入後只要把人力及制度建置完成就告一段落的我,不知從哪天起,開始接觸起商業模式制定、產品開發、流程建置以及業務拓展。有天,我忍不住再次進到老闆辦公室,問了老闆,你知道我在公司的角色嗎? 你知道我現在在做甚麼嗎? 老闆兩眼看著我,悠悠的說出一句話『如果我相信你,為什麼你不相信你自己』。 這句話彷彿被打了一劑強心針;走出辦公室,我接下了這個全新任務,也如期待完成。這段的經歷讓我獲得很多,不要去設限各種可能,機會來了就去吧,也因此我變得大膽,也讓自己不再畫一個隱形框框,將自己侷限住 。我也看到,所謂管理用人與帶人真的存在好大好大的學問,有時候團隊需要的不是大道理,當團隊信任關係建立並理解任務背後的意義後,大膽放手或許能創造出不同可能。

如果時間重來,我會怎麼選擇? 我想集團還是初入職場的首選,因為在這裡能更有系統的一步步孵化養成,將基本功訓練扎實;當投入新創或中小企業時,某種程度已經積累一定專業能力,除了可將所學發揮運用外,也可以再既有之下疊加開創造更多可能。

沉的住,不設限,保持開放的心,時時保有好奇,不斷充電學習,尤其處在資訊變化快速的時代,態度與心法更勝一切;機會說來就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觀、如事
5會員
21內容數
小故事大啟發!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能在無形中帶來不同的啟發與學習。 透過平台做為自己的手札日誌,記錄下日常與感受,也獻給閱讀文章中獲得共鳴的你。
如觀、如事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某天和一位朋友喝咖啡,他好奇的問我 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嗎? 因為她覺得自己好累,很多事情要思考,團隊又很令人煩惱,感覺自己一直處在疲於奔命的過程裡。所以,她很難想像,一次投入在多間公司服務的我,怎麼能夠應付。 我跟她說:『我滿意目前的狀態可能跟這是我自己的選擇與想要有關。』
Thumbnail
2025/05/05
某天和一位朋友喝咖啡,他好奇的問我 滿意自己目前的狀態嗎? 因為她覺得自己好累,很多事情要思考,團隊又很令人煩惱,感覺自己一直處在疲於奔命的過程裡。所以,她很難想像,一次投入在多間公司服務的我,怎麼能夠應付。 我跟她說:『我滿意目前的狀態可能跟這是我自己的選擇與想要有關。』
Thumbnail
2024/07/03
這篇文章談論了三個貴人(父母、老師、主管)對於自己的正向啟發,描述了成為主管後的感悟和領導一位夥伴的過程。藉由個人經歷,作者在強調穩定輸出的同時,也傳達了給予他人正面影響和鼓勵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7/03
這篇文章談論了三個貴人(父母、老師、主管)對於自己的正向啟發,描述了成為主管後的感悟和領導一位夥伴的過程。藉由個人經歷,作者在強調穩定輸出的同時,也傳達了給予他人正面影響和鼓勵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6/25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2024/06/25
當企業服務到一個階段,並評估已可脫離顧問服務時,我會將服務轉向諮詢比重比較多一點,逐步輕量合作但仍保持諮詢。這篇文章討論了企業顧問服務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話:“職涯初期,還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這似乎成了一種職場真理,讓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夢想著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公司真的是職涯初期的唯一選擇嗎?
Thumbnail
剛踏入職場的你,是否也曾聽過這句話:“職涯初期,還是進大公司比較好!”這似乎成了一種職場真理,讓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夢想著進入那些知名的大企業。但真的是這樣嗎?大公司真的是職涯初期的唯一選擇嗎?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