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內.笛卡爾(René Descartes)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是老生常談,但要將這句話落實於一個國家的公民教育,就不如嘴上說的容易了;相反的,光是要給出落實的承諾,對國家而言就是極大的壓力,畢竟一個國家內存在太多群體,公民教育領域又是百家爭鳴,到底教材該怎麼寫、寫什麼,才能建立青少年正確的思考習慣,又不會讓公民教育途徑變成政治操作、宣揚主流價值觀的管道,同時這個教材還要足夠生動活潑而能夠引起青少年的興趣?談及公民教育的改革,若不是具有一定的道德勇氣,恐怕是不敢接下這塊燙手山芋的。
而克莉絲汀.舒茲—萊斯(Christine Schulz-Reiss),這位曾為德國《慕尼黑晚報》工作過的資深記者,卻一肩扛起德國公民教育責任,至今撰寫了《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共7冊的系列叢書,這一系列書籍也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青少年思辨讀本。
圖源:博客來 https://reurl.cc/k7orXn
近期因為想對西方哲學思想有更通盤的了解,在某講師的推薦下,我去圖書館借閱了這系列的叢書。雖然《向下扎根》是為德國青少年所寫,每一集只有150~200頁,閱讀速度快的人甚至一個晚上就能看完,但適合青少年的淺白文字、精簡的內文,並不影響其內容的廣度,很適合作為非社會科學背景者的通識教育讀本。即便是法律背景的我,在看完後,仍得到不少反思與收穫。
這次就來分享我看完這系列叢書的第一集《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Nachgefragt: Menschenrechte und Demokratie)後,對台灣社會的一些思考。這篇文章主要會著重在我讀完後直覺感受到的德國與台灣在觀點上的不同處,並不會詳盡的針對本書每個章節作介紹;也必須先強調,以下我對台灣社會、教育的理解,全來自我過往受教育的體驗,隨著世代演進,現在正在就讀小學的孩子,甚至現在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正在與即將受到的教育,必定與我不同,而我也相信,台灣的教育在政府與民間這麼多優秀教育家的努力下,一定會越來越好(畢竟我國小的那個年代還不知道什麼是婚姻平權呢......)。
好了!打完預防針!往下我要來討論我看見的三個德國與台灣教育間的差異。若你也關注台灣教育,想看看這本青少年讀本可以帶給我們什麼啟發,就一起往下吧~
人為何讀書?
首先,先來談談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
書中無數次強調言論自由與學習、讀書間的關聯性,也不斷告訴讀者,讀書真的很重要。到這裡,論述方式看起來和我這一代人從小聽師長說「你要好好讀書,未來才能找到好工作」大同小異,但克莉絲汀緊接著給出的理由,卻讓我的眼睛為之一亮:
「你所學到的一切都使你理解你的生活和世界,
以及如何使他們運作得更好一點。
這些知識讓你對疑惑和問題得出自己的解答,並且塑造未來。
只有當你知道如何和別人談話,
只有當人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的時候,才可能參與討論。
當你知道得越多,就越能將你的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也就越少依賴別人。」
相信人們都對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琅琅上口,但對「力量」卻有全然不同的詮釋。
小時候,師長總跟我們說,這個「力量」就是,你可以讀好的學校,你可以有高學歷,你可以找到高薪的工作,擁有這些,你就可以享受美好生活。但當代的我們都知道,現在已經不是那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世代了。
就我自己而言,我是到了大學時期才真正找到自己想問什麼問題,體會到我為什麼讀書,以及了解到掌握知識者應該對世界擔起的責任。到了大學才體驗到追求知識的快樂,真的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啊!
所以當我看到克莉絲汀寫,讀書是為了讓我們「理解世界」,為了讓我們「更了解如何讓世界運作得更好」,同時也是為了讓我們「能夠為自己享有的權利負責」時,不禁感嘆,若這樣的觀點確實深植德國青少年的內在,他們真的好自由啊!在幼時尚未經歷社會打磨、最有創造力的年華,就已經能追求自己想了解的事物,不是透過他人賦予理由,而是自己探尋後找到的答案,已經擁有這樣全然自由的靈魂了。
攝影師:Max Fischer,圖源:Pexels
享有權利必定伴隨義務
《向下扎根》第一集內容主要圍繞在「人權」,書中不免俗的討論到了洛克(John Locke)、孟德斯鳩(Moniesquieu)、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等啟蒙時代學者的理論,談了很多所謂的「天賦人權」,也介紹了第一代至第三代人權的演進。
但克莉絲汀不只介紹這些學者提出的名詞,她強調每個權利都同等重要,「讓不同人權相互競爭毫無意義,因為每個權利都需要彼此」,同時也在講述每個權利時,強調享有這些權利時應該要負擔的「義務」。生而為人,我們都享有天賦人權,而為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共處,我們也必須學會為自己負責,有界線的行使權利。
雖然這些都是來自啟蒙時代理性思維最基本的論調,仍能帶給當代台灣社會,無論在政治上、社群軟體上、議題上,逐漸把「自由」無限上綱的風氣,一些提醒、一些反思。
很多時候,人們仗著行使權利,理直氣壯的踐踏他人的權利,忘記了人們能在當代享受權利,是因為前人的誓死捍衛。一旦人們把自身權利無限上綱,不尊重甚至無視、漠視他人的權利時,那已經不是自由,而是另一種霸權。
德國納粹時代尼莫勒(Martin Niemöller)牧師那首廣為人知的短詩《當納粹逮捕共產黨人的時候》,或許能為承擔義務的重要性下一個標誌性的總結:
當納粹逮捕共產黨人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共產黨人
當他們關押社民黨人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社民黨人
當他們逮捕工會人員的時候
我保持沉默
我又不是工會人員
當他們逮捕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為我說話了
攝影師:Life Matters,圖源:Pexels
面對轉型正義的態度
最後這個觀察,也許是我個人的過度詮釋,克莉絲汀只有在書中表明要從納粹歷史中記取教訓,避免相同的悲劇再次發生,並未特別提到具體應該如何面對轉型正義。
也許克莉絲汀本人不抱有這樣的態度,但她引註美國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博士的這段經典演講,倒是給了在法律系不斷受批判性思考訓練的我一個重大的提醒: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昔日的奴隸之子和過去的奴隸主之子可以友愛的同坐一桌。
無論是美國、德國,還是台灣,都必須好好正視我們國家歷史上,曾被創造出的霸權,轉型正義刻不容緩,也絕對不允許讓同樣的悲劇再次上演。但具體而言應該要如何落實轉型正義?是該把過去那些霸權抓出來施以鞭刑?還是在社群軟體上筆戰、相互嘲諷?又或者我們能否努力,能否期待,那時被壓迫而本該氣憤、激進反抗的金恩博士,所提出壓迫者與被壓迫者雙方的後代,能夠「友愛的」同坐一桌的那個,相互理解的世代,在未來的某一天真正來臨,雙方彼此和解、相互療癒?
這並沒有標準答案,我想這也是克莉絲汀沒在人權章節多加著墨轉型正義的原因。但回應本書「享有權利必定伴隨義務」的核心思維,如何堅守這個原則,在進行轉型正義的過程中,避免下一個集權(極權)的誕生,是當代公民必須好好思考,並且擔起的責任。
結語:願世界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以上就是三個我讀完《向下扎根》第一集後,對當代台灣社會與教育的思考。
如同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裡這樣寫道:「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只是想法不同才分出了好壞(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克莉絲汀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你也可以不認同主流的權利觀點,更應該對我的思考提出質疑,但請不要停止思考。
只有當我們不斷思考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世界才有可能邁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最後,你可能也發現了這本書的作者和我同名XD,好吧,我是克里斯汀,若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討論、與我分享。
那麼,我們下篇文章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