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開宗明義這段話讓我深思,首先想到的就是國文課綱去中國化的爭議,傲慢自大的中國政權讓人反感,但悠遠的中華文化不是他們的財產,也不等同那些政客,因為要畫清界線而全盤否認中華文化,令人惋惜。
瑞典高中的國文課分成三個主題:非文學類、文學類、學術類。
高一學習非文學類,著重在媒體識讀與報章投稿,全國聯合期末考分成演說、閱讀、寫作三個部分,歷時兩天約六小時,三小時閱讀兩篇文章寫兩篇作文。考試引導教學,國文科與社會科會緊密配合,讓學生理解事件從發生到挑選,再到新聞的一連串過程,包含時間點原則、第一手原則、可信度原則、傾向原則。
先讓學生閱讀涉及各種領域的新聞、評論和科普文章,然後以摘要文和辯論文兩大體裁來寫作練習。摘要文可以考驗學生閱讀理解、統整、簡化和正確引用原文的能力,辯論文則考驗學生的邏輯思考和表達能力。辯論文的結構是起頭必須清楚點名立場,接著各段都要提出一個論點支持立場,各段開頭的第一句必須總括整個段落,最後一段要再次總結全文,只要缺了一點,都會被扣分。
高二學習文學類,「閱讀是很個人的經驗,學生從閱讀的階段就開要始思考怎麼和別人傳達他的閱讀經驗。語文是人類傳達思想情感的主要工具,因此語文課也肩負了訓練學生表達和發聲,還有同理、尊重他人想法與情感的公民能力。」
閱讀之後還有寫作,文學創作與分析批評都有很強的主觀性,也沒有標準答案,和非文學類的摘要文與辯論文相比,有極大的自由,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高三學習以學術文體的閱讀與寫作為主,只有要升大學的高中生需要修習,課程內容有修辭學、語言學與文本分析,作業則有三篇小論文與一篇分析報導文。
歷史科 - 一段人、時間和勞動的簡史
瑞典歷史課會講述 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世界大戰->冷戰 這段時間全球勞工的歷史,瑞典國內勞工運動是放在瑞典的民主化過程章節中教授。勞權和民主化的關係是什麼呢?不同人或不同群體的自由是會產生衝突的,以透明的程序和法治來互相制約、妥協,找到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是永不停止的民主化路程。
這樣的做法對我而言很特別,從沒想到勞權跟民主有這樣的關聯,更不知道可以放在歷史課來講述,有句話更是打破我的腦袋「轉型正義並不是針對族群,而是針對公權力」,我們向來看到的轉型正義是族群間的爭議,即便談到公權力,最後還是被轉化成族群。
瑞典教歷史的方式跟我們很不一樣,第一章在談歷史的本質,第二章談史料的批判,歷史是各代史家根據自己的觀點與需求,來為過去賦予意義,相較於自然科學知識,歷史可說是相對人造且充滿意圖的知識。
我總是稱呼中共為「共匪」,毛澤東鄧小平等人在我心裡就是共匪頭子,蔣中正是全民的救星...,這樣的心態無疑是被歷史教出來的,一直到我看了DISCOVER ASIA與各方說法之後,才發覺自己的認知跟現實有很大的差距的,歷史可以凝聚人心,也能製造仇恨,因此,檢視史料的正確性相對是重要的。
書中舉吉普賽人與納粹德國的歷史來說明種族偏見與民主的缺陷與弱點,閱讀者引申到各個領域判斷思考。
數學科-提高數據的敏感度,增強對政治宣傳的抵抗力
盧梭在《愛彌兒》書中提到「人之所以會迷路,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自以為知。」太多時候我們做出錯誤判斷,是因為懶得思考求證,因為憑感覺輕鬆多了。
數據的搜集、整理、解讀,是數學科裡的重點,光只有數據是無法判讀意義,唯有語文、歷史、數據合併學習,才能全面解讀情況。
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我給它五顆星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