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O談生活】心理學小知識-課題分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會常常因為別人的事情煩心嗎?你會因為別干涉生活痛苦萬分嗎?

不要再為別人的事情煩惱了,高自尊的人懂得為自己活,訣竅在於課題分離

今天教大家怎麼用課題分離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過美好人生


什麼是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是阿德勒所提出,白話文就是你的事情是你的事情,我的事情是我的事情

猶如李中瑩老師所提出「人生三件事」,包含「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以及「老天的事」。簡單的幾句話,我們也知道很難做到,因為我們身為一個常人,會因為不甘願、捨不得、想干涉、想被看見等原因,所以介入別人的生活,舉例來說

1. 家長干涉小孩選學校、選伴侶、選工作

2. 配偶干涉伴侶選工作、吃什麼或穿什麼都有意見

3. 主管或同事對於自己的工作內容干涉過多

無法順利課題分離的人,絕對都有無數理由可以說服自己這樣的介入(或是被介入)是有道理在的(欺騙自己一切都是好的)。

事實上,只要介入了別人課題,人跟人之間的不愉快就產生了。因此才需要做到課題分離,這樣的話也解決了人際之間的問題。

那,我們怎麼區分這是誰的課題呢?阿德勒提出的方法是:思考「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就能明確區分這是誰的課題。舉例

1. 明陽跟小惠是伴侶,如果不掃房間是明陽會困擾跟承受,那小惠就不用去干涉明陽要不要打掃,因為一切都由明陽承受。(但伴侶之間常常會說我愛你或是我明知道這樣對你比較好來控制對方的行為)

2. 小孩要選距離家中較遠的學校,家長反對,希望小孩讀離家近的學校,但讀大學一切都由小孩承受之後的好或壞,那家長就不要去干涉。(但家長常常會說自己為了小孩未來好,也幫小孩出了那麼多前,親朋好友也都這麼說,於是就介入了小孩讀書的課題)

課題分離具有大局觀

如果過度干涉他人生活,短期來看也許沒有問題,長期而言很可能會有這樣的後果:被干涉的人不負責任,對於生活採取消極態度或被動式攻擊控制的人;有一方會有許多負面情緒,甚至自傷自殘;學習到陽奉陰違,或是都為他人而活。因使長期來看做好課題分離得到的好處更多,稍後說明。


除了我們不要干涉別人外,我們要怎麼樣讓自己的界限不被介入呢?

  1. 做好自己的事情,該拒絕他人就拒絕,不要擔心被討厭,有原則的人最終會獲得尊重,課題分離不是要切離所有關係,而是讓關係跟關係間保有一定彈性。
  2. 自己需要被幫助,就由自己提出需求,需要別人安慰或支持,就表達情緒給別人。當然,看到別人看似需要被幫助,那就詢問對方的狀態,對方有需要就會自己說。而說出心中的想法或期許,不表示別人就要為我們改變,或是我們就要為任何人改變。
  3. 不要想被每個人喜歡,你不管怎麼卑躬屈膝都有人討厭你,你要是想讓全世界都喜歡你,那你就會討厭你自己。
  4. 不要什麼都想回報他人,如果遇到有人就是想對你好,即便你拒絕,他還是要對你好,那他被拒絕後的情緒就是他要自己承受,我們不要得理不饒人就好。


嘗試練習課題分離的過程中可能會有這樣的負面效應:

  1. 失去一段情誼-但請放心,會這樣失去的情誼不是真正的友情或愛情。
  2. 社會主流價值的評價-例如我們堅持自己作法後被親朋好友說不孝順,但我們不需要擔心被評價,我們只要真的對得起自己就好。
  3. 看見個人價值還不夠(例如收入)-這個社會是現實的,有價值的人說話可以比較大聲,沒有能力的人,很難好好跟別人談課題分離,因此真正獨立自主跟能照顧好自己的人才比較有資格大聲說不要干涉我的事。

但我們想想課題分離帶來的優點:

  1. 我們學會尊重自己跟他人:我們知道自己該承擔什麼責任,我們可以為自己的責任而活,也不會把別人的事情攬在自己身上。
  2. 人際關係更輕鬆自在,活得更安穩:界線分明後,人跟人之間的關係會更清明,我們將生活得更自在安穩。
  3. 不容易罹患身心疾病:前兩者都有了,實在很難罹患身心疾病。

如果聽眾們目前困在人際困擾中,建議嘗試用課題分離的概念來處理你的困境,處理好了,你心中就會自然浮現真舒服的愉悅感。

人生是漫長的,我們實踐的過程不可能一切順利,但只要把握住大原則,就會走向好的一方,祝福大家周末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O的沙龍
6會員
19內容數
老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15
這一集分享給曾經自殺,或是正企圖自殺的朋友們 一路走來,不容易, 自殺不分年紀跟族群,相同的是都正在承受苦痛中 希望再給自己多5分鐘時間 謝謝你的勇氣 如果你願意,可以打給1925 或是寫信給老O oton20220203@gmail.com #老O談生活 #1925 #自殺 #絕望
Thumbnail
2022/03/15
這一集分享給曾經自殺,或是正企圖自殺的朋友們 一路走來,不容易, 自殺不分年紀跟族群,相同的是都正在承受苦痛中 希望再給自己多5分鐘時間 謝謝你的勇氣 如果你願意,可以打給1925 或是寫信給老O oton20220203@gmail.com #老O談生活 #1925 #自殺 #絕望
Thumbnail
2022/03/07
今晚是困難的一夜,愛貓血栓,看著他的不舒服,老O想跟大家分享三隻貓的故事 在讀者養貓狗前,好好想想願意照顧他們的生命到什麼程度~
Thumbnail
2022/03/07
今晚是困難的一夜,愛貓血栓,看著他的不舒服,老O想跟大家分享三隻貓的故事 在讀者養貓狗前,好好想想願意照顧他們的生命到什麼程度~
Thumbnail
2022/03/01
現代社會資訊傳播快速,我們習慣不假思索聽信主流媒體的內容,陷入單一故事危險中, 從今天的分享能了解如何從更多角度看待同一個故事,也學習到如何擺脫他人的控制。
Thumbnail
2022/03/01
現代社會資訊傳播快速,我們習慣不假思索聽信主流媒體的內容,陷入單一故事危險中, 從今天的分享能了解如何從更多角度看待同一個故事,也學習到如何擺脫他人的控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想在生活中有一份純粹無雜質的「自在」,首先,得學著區分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活。 把一件事劃分出界線,就像是心理學說的「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是源自於阿德勒心理學,簡言之,就是有意識地「覺察」,並將事情切割為「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 屬於自己的課題,我們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
Thumbnail
想在生活中有一份純粹無雜質的「自在」,首先,得學著區分自己的生活,以及他人的生活。 把一件事劃分出界線,就像是心理學說的「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是源自於阿德勒心理學,簡言之,就是有意識地「覺察」,並將事情切割為「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 屬於自己的課題,我們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分化不全的家庭 很多人小時候經驗到較大的情緒張力,弱小的孩子,漸漸的學會讀空氣的情緒、擔心大人的想法、揹負起別人的期待,因為這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輔導中常看到一些孩子,生活在父母衝突裡,擔起和事佬的角色,想辦法逗父母開心,製造事端轉移父母注意,他們常在學校擔心父母是否正在衝突,而無法專心上課;另外一些
Thumbnail
文 / 丁菱娟 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說天底下要關心的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我想想有其道理但有些需要補充,於是想來好好整理這三件事的關聯和想法。 人的大部分煩惱都來自於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但偏偏自己的事擺脫不了,別人的事管不了,老天爺的事操心也沒用。但人總是
Thumbnail
文 / 丁菱娟 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說天底下要關心的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我想想有其道理但有些需要補充,於是想來好好整理這三件事的關聯和想法。 人的大部分煩惱都來自於忘了自己的事,愛管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但偏偏自己的事擺脫不了,別人的事管不了,老天爺的事操心也沒用。但人總是
Thumbnail
調解矛盾不是解扣,而是補網;以自己為中心節點去修補你的社會網絡。而且,在調解矛盾之前,你要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調解矛盾的過程,也是幫助對方回歸正常生活軌道的過程。要先處理對方的情緒,給他製造一個認知失調。對方會在這個空隙中,從鬧矛盾的情緒和狀態里走出來。 緊接著,幫助對方重建目標,為他設定一些最
Thumbnail
調解矛盾不是解扣,而是補網;以自己為中心節點去修補你的社會網絡。而且,在調解矛盾之前,你要真正做到課題分離。 調解矛盾的過程,也是幫助對方回歸正常生活軌道的過程。要先處理對方的情緒,給他製造一個認知失調。對方會在這個空隙中,從鬧矛盾的情緒和狀態里走出來。 緊接著,幫助對方重建目標,為他設定一些最
Thumbnail
紀錄10月初的所思所想,趁著假期,帶著自己去散步,腦袋高速運轉阿德勒的心理學 雙子女的心理活動有夠多~ 哈哈哈哈哈
Thumbnail
紀錄10月初的所思所想,趁著假期,帶著自己去散步,腦袋高速運轉阿德勒的心理學 雙子女的心理活動有夠多~ 哈哈哈哈哈
Thumbnail
沒有界線也凸顯一個主題,是否以為自己擁有控制權,擴大到他人身上,也就是無法《課題分離》? 自己愛乾淨,別人也要愛;他人怪獸會招煞/占空間,我來處理...(可以延伸讀這篇IG...) 《轉念的力量》書中談到四加一個步驟(英文為自己記憶點,非作者原意) 真的嗎? (really? stop)
Thumbnail
沒有界線也凸顯一個主題,是否以為自己擁有控制權,擴大到他人身上,也就是無法《課題分離》? 自己愛乾淨,別人也要愛;他人怪獸會招煞/占空間,我來處理...(可以延伸讀這篇IG...) 《轉念的力量》書中談到四加一個步驟(英文為自己記憶點,非作者原意) 真的嗎? (really? stop)
Thumbnail
你會常常因為別人的事情煩心嗎?你會因為別干涉生活痛苦萬分嗎? 不要再為別人的事情煩惱了,高自尊的人懂得為自己活,訣竅在於課題分離 今天教大家怎麼用課題分離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過美好人生 課題分離具有大局觀
Thumbnail
你會常常因為別人的事情煩心嗎?你會因為別干涉生活痛苦萬分嗎? 不要再為別人的事情煩惱了,高自尊的人懂得為自己活,訣竅在於課題分離 今天教大家怎麼用課題分離的方式來幫助自己過美好人生 課題分離具有大局觀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己。 在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了吧。
Thumbnail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己。 在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了吧。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