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神遠去,西藏還剩下什麼|讀《看不見的西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作者唯色最早想要動筆寫西藏,是因為西藏街道所飄散的味道,殘湯剩羹毫不珍惜地被倒進餿水桶,「拉薩的味道變了。」連西藏獨有的本地老鼠「吱吱」(藏語對老鼠的稱呼)不知所蹤,不知何時「援藏」老師入侵城市,牠們個個肥碩、毛色暗沉,動作敏捷各處移動,眾人想念想那小小灰白身子、眼睛晶亮且忽閃忽閃的「吱吱」,傳說「吱吱」是護法神「白拉姆」(吉祥天女)餵養的小蝨子化身。

作者擔任導遊的表弟分享了一則「援藏」老鼠的故事:參訪寺廟時,老婦指著殿上大佛一臉驚奇,美麗而莊嚴的「絳白央」(文殊菩薩),身著華服的胸口正明顯地上下起伏,這是個奇蹟,是像活人般呼吸的菩薩啊!藏人們熱烈盈眶,信仰上帝的老外們也雙手合十,這時只見一隻碩鼠賊頭賊腦地從佛像胸前蹭出,牠與眾人大眼瞪小眼一陣,便「嗖」第一聲夾尾逃生,眾人面面相覷,接著紛紛大笑。

共產黨進入西藏,利用強權改變西藏的方方面面,破壞寺廟、禁止信仰,打壓貴族、迫害僧侶,他們將這個眾神守護所守護的土地與人民逼往他鄉或死亡之城,當年仁布仁波切在文革中被迫戴上羞辱的高帽與標語,鬥爭會於晚間進行,白日裡罪人閒不得,得參加建築工程和敲石頭,很多活佛們受了非人對待,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怠慢漢人,他們還以慈悲與善良,寬恕造成他們身心耗竭的一切。

唯色以旅行雜記的方式,記錄她眼中的西藏,文字就像她脖子掛著的相機,仔仔細細地描寫那些往事與景物,偶爾不忘調侃共產黨:在路上見著「共產黨員櫃檯」,貼著標語「貨真價實、誠信為本」,這本是商家應有的職業道德,卻非得加上含有政治意味的標籤,讓人不覺得「此地無銀三百兩」。唯色文字的魅力在於她以藏人身份探看這些文化,幽默之間你看得出她的憂傷,她在為政治與歷史所造成西藏的永久傷害深深哀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享閱沙龍的沙龍
16會員
38內容數
文章題材出自《642件可寫的事》 挑戰自己的文筆與想像 歡迎回覆分享創作想法
享閱沙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0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Thumbnail
2022/05/10
《雪佛》 記憶也像雪佛,終究要崩塌,滅毀,消融於無跡,我卻用我的文字,不知靡費地為它妝點纓絡,為它打造佛龕,為它起建院寺。到最後,雪佛不見了,只剩下文字,文字取代雪佛,成了記憶本身。我留不住雪佛,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的文字。 《血與土》 《殘暴之巔》
Thumbnail
2022/05/09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Thumbnail
2022/05/09
閱讀之餘 ‧ 雜談 No.2 ✨突破閱讀週紀錄 ✨挑戰跨出舒適圈 ✨掰掰安撫之書們 在送走曾經珍藏的安撫之書們,我慎重地悄聲對它們說聲「謝謝」,希望能在未來某個時期再度被它們療癒、撫慰。
Thumbnail
2022/04/29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Thumbnail
2022/04/29
《幸運之子》是一本沒能「換氣」的書,閱讀過程就像是游泳不小心嗆到、腳筋抽搐,而使人載浮載沉於水面,永遠恐懼著會不會在下一刻即滅頂的感覺,這正是小說中角色們所經歷的磨難,疾病與死亡輪番打擊,努力維持關係平衡,以及保持生命的渴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藏人認為每個隘口與丘陵都有神靈。祈禱幡在日積月累的陽光曝曬下褪成淡粉色,在山脊飄揚。」
Thumbnail
「藏人認為每個隘口與丘陵都有神靈。祈禱幡在日積月累的陽光曝曬下褪成淡粉色,在山脊飄揚。」
Thumbnail
天空不就是天空,雲朵不就是雲朵, 石頭不就是石頭……。 難道一個人會是髦牛或山羊? 聖湖「納木措」,位在拉薩城的北方,地勢高闊,入夜極冷。所以,小徒弟和卓瑪,準備了禦寒的衣物,和一些乾糧。他們找了一名嚮導,那是一名強健的藏族年輕人,他會帶領小徒弟和卓瑪,到達聖湖。 真不可思議啊。小徒弟心裡想。
Thumbnail
天空不就是天空,雲朵不就是雲朵, 石頭不就是石頭……。 難道一個人會是髦牛或山羊? 聖湖「納木措」,位在拉薩城的北方,地勢高闊,入夜極冷。所以,小徒弟和卓瑪,準備了禦寒的衣物,和一些乾糧。他們找了一名嚮導,那是一名強健的藏族年輕人,他會帶領小徒弟和卓瑪,到達聖湖。 真不可思議啊。小徒弟心裡想。
Thumbnail
第一次見到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闊,小徒弟的心靈不禁大受震撼。 佇立山腳下,小徒弟抬頭仰望,只見偉大的布達拉宮,金頂輝煌,在白色與紅色的外牆下,雄踞在一座紅色山峰上。依山壘砌的白色宮殿,左右開展,像花朵的花托,托住在中心上方的紅色宮殿,在紅紅的夕陽餘暉下,整個布達拉宮閃耀著難以言喻的神秘與莊嚴。
Thumbnail
第一次見到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闊,小徒弟的心靈不禁大受震撼。 佇立山腳下,小徒弟抬頭仰望,只見偉大的布達拉宮,金頂輝煌,在白色與紅色的外牆下,雄踞在一座紅色山峰上。依山壘砌的白色宮殿,左右開展,像花朵的花托,托住在中心上方的紅色宮殿,在紅紅的夕陽餘暉下,整個布達拉宮閃耀著難以言喻的神秘與莊嚴。
Thumbnail
「圖博抗暴」進入第63週年,流亡政府似乎已成常態,無法離開的人們,歷經入侵、文革等各種事件後,仍被視為威脅政權的未爆彈,依舊受到嚴格管控。以尋找雪豹為題,《馴羊記》作者徐振輔帶領讀者走進這個台灣並不那麼熟悉的國度,其中包含西藏的人文、歷史與環境,表面談的是旅行,實際上卻也為人文與自然日漸凋零而哀悼。
Thumbnail
「圖博抗暴」進入第63週年,流亡政府似乎已成常態,無法離開的人們,歷經入侵、文革等各種事件後,仍被視為威脅政權的未爆彈,依舊受到嚴格管控。以尋找雪豹為題,《馴羊記》作者徐振輔帶領讀者走進這個台灣並不那麼熟悉的國度,其中包含西藏的人文、歷史與環境,表面談的是旅行,實際上卻也為人文與自然日漸凋零而哀悼。
Thumbnail
唯色以旅行雜記的方式,記錄她眼中的西藏,文字就像她脖子掛著的相機,仔仔細細地描寫那些往事與景物。唯色文字的魅力在於她以藏人身份探看這些文化,幽默之間你看得出她的憂傷,她在為政治與歷史所造成西藏的永久傷害深深哀悼。
Thumbnail
唯色以旅行雜記的方式,記錄她眼中的西藏,文字就像她脖子掛著的相機,仔仔細細地描寫那些往事與景物。唯色文字的魅力在於她以藏人身份探看這些文化,幽默之間你看得出她的憂傷,她在為政治與歷史所造成西藏的永久傷害深深哀悼。
Thumbnail
不可碰觸的記憶禁區,鏡頭下的西藏文革,第一次披露(新版) 我一直對西藏有種憧憬。 這種憧憬非常莫名,覺得是與生俱來的吧? 我對佛教接觸的很早,大約在國小一二年級,對於佛教分了很多教派也不是很清楚,單純只覺得佛經可以讓我很祥和。 後來長大後漸漸離開佛教的信仰,應該說是我常上的佛堂讓我對信仰感到迷茫。後
Thumbnail
不可碰觸的記憶禁區,鏡頭下的西藏文革,第一次披露(新版) 我一直對西藏有種憧憬。 這種憧憬非常莫名,覺得是與生俱來的吧? 我對佛教接觸的很早,大約在國小一二年級,對於佛教分了很多教派也不是很清楚,單純只覺得佛經可以讓我很祥和。 後來長大後漸漸離開佛教的信仰,應該說是我常上的佛堂讓我對信仰感到迷茫。後
Thumbnail
書名聽來聳動,卻真有這麼回事。1930年代,共產黨往西逃、躲避國民黨軍隊,那是藏人與中國共產黨首次相遇。因缺糧強取藏人作物、儲糧,宰殺他們的綿羊與犛牛。不僅如此,共產黨士兵發現佛教寺院中不僅有藝術珍寶,獸皮製作的鼓只要煮久一點,就可以拿來吃!
Thumbnail
書名聽來聳動,卻真有這麼回事。1930年代,共產黨往西逃、躲避國民黨軍隊,那是藏人與中國共產黨首次相遇。因缺糧強取藏人作物、儲糧,宰殺他們的綿羊與犛牛。不僅如此,共產黨士兵發現佛教寺院中不僅有藝術珍寶,獸皮製作的鼓只要煮久一點,就可以拿來吃!
Thumbnail
結束看奧運之後,趁著來回看家裡小公主的交通時間,看完了這本不是很愉快的書。作為五獨中(台獨、港獨、疆獨、藏獨、蒙獨)的一獨,分裂國家這詞真是一點也不陌生,吃佛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作者要表達的可能沒有那麼多,更多的是基於不了解的征服和基本權剝奪且未見終止跡象的災難。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在百靈果聽到,雖然不
Thumbnail
結束看奧運之後,趁著來回看家裡小公主的交通時間,看完了這本不是很愉快的書。作為五獨中(台獨、港獨、疆獨、藏獨、蒙獨)的一獨,分裂國家這詞真是一點也不陌生,吃佛聽起來很可怕,但其實作者要表達的可能沒有那麼多,更多的是基於不了解的征服和基本權剝奪且未見終止跡象的災難。會知道這本書也是在百靈果聽到,雖然不
Thumbnail
雖書名為馴羊,卻是徐振輔三度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的過程。 作者帶著地理本科生的專業理性,夾雜對人文社會的柔軟視野,讓我們得以貼近當地藏人視角,感受到天地萬物。看見不同於昔日的西藏,過往與今時交錯,對這土地上發生的歷史惋惜,著實是本西藏風土人文誌。
Thumbnail
雖書名為馴羊,卻是徐振輔三度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的過程。 作者帶著地理本科生的專業理性,夾雜對人文社會的柔軟視野,讓我們得以貼近當地藏人視角,感受到天地萬物。看見不同於昔日的西藏,過往與今時交錯,對這土地上發生的歷史惋惜,著實是本西藏風土人文誌。
Thumbnail
《馴羊記》以「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為主線,輔以作者對西藏風土的觀察;另外也將歷史脈絡巧妙地埋進故事中,從唐代文成公主和親一直到文革後的現在。政治現實固然令人不勝唏噓,但自然環境的危殆更是令人憂心。透過作者獨到的眼光與凝鍊的筆,帶領讀者神遊那片蒼茫大地,一同為雪豹的足跡驚嘆、為藏人傳統文化的消亡憂傷。
Thumbnail
《馴羊記》以「前往西藏尋找雪豹」為主線,輔以作者對西藏風土的觀察;另外也將歷史脈絡巧妙地埋進故事中,從唐代文成公主和親一直到文革後的現在。政治現實固然令人不勝唏噓,但自然環境的危殆更是令人憂心。透過作者獨到的眼光與凝鍊的筆,帶領讀者神遊那片蒼茫大地,一同為雪豹的足跡驚嘆、為藏人傳統文化的消亡憂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