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愛爬山嗎?
這幾年許多人走向山林活動,登山相關文,有一個面向比較少被提及:「從爬山看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那天幾個心理相關工作的朋友,都愛爬山,也都有自背裝備爬山幾年的經驗,大家突發奇想,整理出了一些提供參考:(這篇文章原本下標為「從爬山看真愛」,因為覺得內政部、林務局等相關單位好像可以考慮合辦什麼聯誼活動?)
(以下純屬少數人的綜合經驗和觀察,不代表所有值,請讀者自行針酌參考。)
【1.事前規劃:】
規劃行程時,是想「衝衝衝」?「單攻」?「悠閒派」?「商業團?」「自組團」?
不管哪一種,重點是,能夠一起討論,從彼此的身心狀況、喜歡的爬山模式,有沒有練體能、食物怎麼準備、隨季節爬山需要的裝備有沒有準備(像冬季三寶)、接駁如何安排等,各種事項,都可以是一起討論、互動又能更了解彼此的話題啊!!
還有一個重點: 彼此互相鼓勵、與你一同朝向能夠「獨立」、「自主」,比如: 會不會使用離線地圖呢?在山裡,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如何報當下座標給搜救人員,是一項關於登山安全的技能。
【2. 爬山時候:】
在山裡時,這個人是否尊重大自然呢?比如:「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含衛生紙)」等留意或實踐無痕山林守則呢?從生態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顯現對大自然的尊重,通常也會在人際互動上有尊重。
在行走時,這個人是自顧自走很快?還是偶爾停下來,欣賞一下景色、問候一下你的情況?
在你爬到快往生,比如:背著十公斤包包,走了20幾公里上、下坡等山路,腳已經脹痛、腿不聽使喚,卻還要一公里(這個時候連一公尺都嫌遠啊!)才到目的地,要靠意志力撐下去的時候,這個人是如何跟你互動呢?
a.鼓勵型: 「快到了」、「在轉角了」,雖然這是爬山的人常互相欺騙的話術,在這種身體使用到達極致的情況下,可能很暖心的話,通常此時也可以看到心理抗壓或韌性等特質如何。而像「你可以的」、「我們一起」,然後一路陪伴的(不管是默默或講笑話、練肖話等,依每個人喜歡的不同),也都是鼓勵型。
b.臉臭或抱怨: 這....你再想想。
c.激將或責怪型: 「你太弱了啦」、「你背太多了啦」、「你看我都輕輕鬆鬆」、「你都沒有練體力厚」、「我跟你說啦,你就是要如何如何....」等,在人需要支持時,這樣回應可能讓人產生自我懷疑,覺得是不是自己哪邊不好,這....你也再想想。
【3.在山屋時:】
有沒有記得放低音量?
不用頭燈亂照人等,記得還有其他山友的互相尊重行為。
【4. 臨時有變化時:】
如果因天氣不佳、身體情況不佳、還沒走到預定點就該回頭,免得摸黑下山等情況,需要撤退、無法如計劃進行等臨時更動情況出現時,這個人面對變化的反應是什麼呢?
聳聳肩、覺得沒關係:「反正山一直都在,安全最重要」?
還是「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我好不容易都....?不然很可惜」?
還是板著臉生悶氣?
還是責怪誰、責怪什麼等?
一個人面對「變化」的心態,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特質,都是可以考量的點。
先寫到這,有想到其他再跟大家繼續分享。如果你也是愛爬山的人,山教我們好多事,包含如何辨別真愛,喔,不是,是如何認識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