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困境-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1世紀進入科技的高度發展,科技的成長本意是希望人類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在物質上是越來越方便,也讓人們距離越來越短。在這之中精神疾病的比例卻一年比一年高,明明人與人距離縮短,卻越來越多人感受到了孤獨。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與有意義的工作脫節-相信這是多數人最有感觸的一點,所謂社畜,在職場上只能聽從老闆的話,或許心中有些好想法,但也不願多說,畢竟被老闆打槍的畫面已在心中浮現。每天只能機械式的將既定的工作完成,對世界、對人們、對自己都沒有任何貢獻。受人控制的感覺,認真工作得不到回報,處於下層階級等等高壓的情景之下是讓人容易憂鬱的狀況。能發揮自身價值的工作比起薪水是更值得我們去追求的。

與他人脫節-人是群居生活的生物,從小到大人際關係時時影響著我們,彼此重視著自己在這個團體有著如何的重要。而人際交流不單單只是聊聊天等一般的社交,每天我們面對的人也很多,但更多時候只是讓人感到疲憊、寂寞。因為與人交往時失去與他人的雙向互動、與他人分享有意義的價值。比起外在的相處,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交流。

與有意義的價值觀脫節-科技的進步以及廣告的洗腦,讓現代人過度追求物質的提升,認為財富可以帶來一切。但物質的追求是個無底洞,不論收入多少的人都持續的在累積財富。對一般人來說月收20萬已經相當足夠了,但對一些富人來說不值一提。而人將在物質累積之中迷失,不會有滿足的一天,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一生什麼都沒得到。尋找對世界、對別人有所貢獻的人生志業,在這之中持續奮鬥,心靈的富足所帶來的內部動機是人無限的能量。

raw-image

與童年創傷脫節-小孩子面對大人的傷害,因為無力抵抗與改變,只能將責任歸咎於自己,才可能讓事情有所改善。例如一個被性侵的小女孩,只能藉由吃胖自己讓他人對自己沒有興趣來避免性侵再次發生。而這樣從小的價值觀將會影響人的一生。而若有人能傾聽小時候的傷痕,給予理解,與童年創傷的連結將有可能使人從中走出。

與階級和尊重脫節-羅伯.薩波斯基曾在非洲觀察狒狒的階級對狒狒所帶來的壓力。第一種是地位不保的壓力,當狒狒老大在面對其他狒狒挑戰時其壓力荷爾蒙將會上升。另一種則是地位低下的狒狒,長期受其他狒狒的欺凌,壓力荷爾蒙濃度一直很高。現代社會是階級壓力最大的時候,許多人拚了命只勘勘能保住自身的工作岡位,或是要面對上級的壓力等等。這裡的階級並不是老闆或員工的位子,而是這個位子所要面對的壓力才是本文要表達的階級問題。創造或尋找出敬上愛下的環境能使我們與尊重再次連結。

與大自然脫節-人類的都市化只有短短的時間,在這之前人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有養寵物的人可以明白將寵物關起來時會看到它們渴望著自由。這次疫情爆發後有許多人被隔離,或被迫宅在家裡。看到新聞上有時會報導出哪個景點爆滿,或是隔離的人偷偷跑出來。這些表示著人類對於自由、自然的嚮往,畢竟人也是動物的一種,而動物就是要動。許多人退休之後也是想回鄉下種種菜等等。因此當人被囚禁在都市的鋼鐵之中,大腦就會提醒我們趕緊逃離這個環境。所以有時候要撥空回到自然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與充滿希望和安全感的未來脫節-我們時常會聽到窮人之所以是窮人是因為有著窮人的思想,諸如沒有長遠規劃、不懂得犧牲眼前的利益換來長遠的獲利等等。而窮人會有這樣的問題在於被困在每一日的生計之中,這些人如果為了未來五年的願景努力,或許會讓他們或家人活不過這個月。這也讓人沒有了對未來有著什麼憧憬及規劃,當人失去未來感,會覺得一切的困境都不可能會有所改變,自己將會困頓一輩子。

以上七種脫節的情形,我認為是每個人都需要去了解的。或許你身旁有憂鬱症的人,或許自己也面對著這些讓你憂鬱的情形,又或許我們正在造成其他人憂鬱。不論我們是哪一種,都應該面對並去解決它,試著讓自己或他人與這七種價值連結。我們都是人類世界團體中的一分子,所謂唇亡齒寒,團體中的不幸如果被我們忽略了,有一天將會反撲到我們身上來。反之,如果我們可以創造幸福,這股力量也將回饋到我們身上。
雖然憂鬱的原因不全是來自這七種原因,但我們還是能參考這七個面向來防止不幸及創造幸福。從這七個脫節能發現現代憂鬱的主因來自整體社會的壓力而並非自身的問題,唯有身為社會一分子的我們共同努力才能解決這個困境。
書中有許多詳細的解說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推薦可以拿書來看看。我這裡有一本,需要的話可以聯絡我,可以免費送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辰的沙龍
4會員
9內容數
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15
王曉明已經走過人生80載,回顧起一生本以為只是庸庸碌碌,但這之中也蘊含了許多值得稱道或是婉惜的經歷。那如風一般的念頭飄盪到三歲那年。
Thumbnail
2022/08/15
王曉明已經走過人生80載,回顧起一生本以為只是庸庸碌碌,但這之中也蘊含了許多值得稱道或是婉惜的經歷。那如風一般的念頭飄盪到三歲那年。
Thumbnail
2022/05/26
學習的路上一定需要替自己好好訂定一些目標,可能是每月或每年的目標,但大多數人訂好目標後卻發現自己遲遲未朝目標努力,像是減肥的目標,雖然想瘦下來,可是還是忍不住想再吃一點。這不只是自身意志力的問題,也跟我們訂定目標的內容有關。
Thumbnail
2022/05/26
學習的路上一定需要替自己好好訂定一些目標,可能是每月或每年的目標,但大多數人訂好目標後卻發現自己遲遲未朝目標努力,像是減肥的目標,雖然想瘦下來,可是還是忍不住想再吃一點。這不只是自身意志力的問題,也跟我們訂定目標的內容有關。
Thumbnail
2022/04/26
學習的路途為什麼有人可以事半功倍,有些人卻是事倍功半,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我們選擇的好與壞。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選擇又比努力更重要,在一個好的環境裡,我們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效率。
Thumbnail
2022/04/26
學習的路途為什麼有人可以事半功倍,有些人卻是事倍功半,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我們選擇的好與壞。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但選擇又比努力更重要,在一個好的環境裡,我們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作者是有被確定診斷憂鬱症狀、想要自殺、躲在家裡不想也不敢出門;但後來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型態,甚至還結婚生子。閱讀時一直覺得這樣的歷程很適合分享出來,倘若剛好生命經歷診斷憂鬱症狀、或是害怕跟人群接觸的人,不妨看看作者的評估做法跟歷程吧。
Thumbnail
作者是有被確定診斷憂鬱症狀、想要自殺、躲在家裡不想也不敢出門;但後來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型態,甚至還結婚生子。閱讀時一直覺得這樣的歷程很適合分享出來,倘若剛好生命經歷診斷憂鬱症狀、或是害怕跟人群接觸的人,不妨看看作者的評估做法跟歷程吧。
Thumbnail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Thumbnail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對我來說,糟糕的狀況有二:其一是對生活的麻木,其二是失控後的衝動行為。 想要自救,找到解壓的方式非常重要。 我的方式是收掉公司不當老闆,以及從台北搬回高雄。 換個環境,你能換個腦袋喔!
Thumbnail
為何環境舒適,人類卻依然憂鬱?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期間,都在為飢餓、戰爭、瘟疫所苦,能夠在童年活下來的人,都是足夠幸運的天選之人。如果我們遠古的祖先看到現在的人類,肯定會很驚訝我們竟然能用一瓶小罐子與針頭,就克服了大多數的疾病;食物唾手可得,不用冒著挨餓的風險;婦女與孩子大多能平安長大,不會因感染而
Thumbnail
為何環境舒適,人類卻依然憂鬱?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期間,都在為飢餓、戰爭、瘟疫所苦,能夠在童年活下來的人,都是足夠幸運的天選之人。如果我們遠古的祖先看到現在的人類,肯定會很驚訝我們竟然能用一瓶小罐子與針頭,就克服了大多數的疾病;食物唾手可得,不用冒著挨餓的風險;婦女與孩子大多能平安長大,不會因感染而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兩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我問過 Pinkoi 公司的 HR 該不該讓資方察覺「有憂鬱傾向或者曾有過憂鬱症?」對方給我的回答是「千萬不要」。基於請假關係,又被迫交出就診證明,但那一張是無健保自費諮商的明細, 無論何處都大大的寫著身心科,我整整猶豫了一晚。 ⁡ 以下總結《憂鬱的演化》本書的片段: ⁡
Thumbnail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Thumbnail
憂鬱症雖然在現代被稱為一種病,但憂鬱的現象是身體對我們發出的警訊,告知我們必須脫離現在這對自身不利的情況,而本書的作者,一個有憂鬱症的英國記者約翰.海利到了各個地方探索人們的幸福跟不幸,發現了七個讓人憂鬱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