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 憂鬱擱淺的我,也想好好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作者是有被確定診斷憂鬱症狀、想要自殺、躲在家裡不想也不敢出門;但後來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型態,甚至還結婚生子。閱讀時一直覺得這樣的歷程很適合分享出來,倘若剛好生命經歷診斷憂鬱症狀、或是害怕跟人群接觸的人,不妨看看作者的評估做法跟歷程吧。 很喜歡作者在開頭的一句反思「現在回過頭來看,罹患憂鬱症是改變我生活方式的一大契機」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不就是成功的人才能說的大話嗎?要是失敗了講這種話還有意義嗎?失敗者怎麼可能想出這種話啦?然而如果還記得先前談過關於「內向者的優勢」這本書的內容,也就是說就算沒有被診斷為憂鬱症,相信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因為比較內向、或是種種原因導致跟社會比較無法好好融入,可是改變總是需要一個契機,它出現的模樣不一定是正面的、令人討喜的、感到充滿力量、讓人很興奮的,有句話不是這樣講嗎?危機就是轉機,可是真正的危機到來時,有多少人可以好好面對、正面迎戰,還是光聽到就只想要逃?覺得又是一個擊沉自己的新理由。

作者提到在罹患憂鬱症之後,承認自己的軟弱,摸索不用故作堅強也能活下去的方法,這就已經是非常值得大家參考跟學習的,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在工作時遇到別人在聊著職場上的事,其中一位在說自己是一人飽全家飽;但有很多朋友因為有了家庭,即便在工作職場很不開心,一想到金錢帶來的壓力就還是不敢輕易離職,結果發現居然有人可以靠打工族的形式活下去,真的是很不簡單。聽到的時候覺得勇氣固然可嘉;但真正不簡單的應該是決心,許多人離不開原本的位置是缺乏決心,被現實壓力跟未來想像給恐嚇,就害怕了、膽怯了,可是如果有著周詳的安排跟努力,像作者這樣找出自己的新生活模式,絕對是有很大機會的。會飽和的就業市場,若不是需求太低、就是進入的門檻太低,然而這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也是人們喜歡客製化的時代,一直覺得做出特色肯定會有條活路的。 故事的一開始在述說作者罹患憂鬱症的相關狀況,然而出現了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話「可是,我很害怕治好憂鬱症」這句話想要邀請大家一起來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念頭?就是即便深陷在負面狀態中循環著,卻還是覺得這樣似乎也沒有到最差?因為一旦要踏出去,便是要面臨「改變」而以作者的情況來說,生病沒好就可以有一個很合理的理由不跟社會接觸,改變對於大部分的生物來說都是很不容易的,就算在糟糕的環境也還是會感到莫名的安心、構成一個奇怪的舒適圈。然而作為一個人類,覺得這樣的思維跟生活模式是比較可惜的,畢竟我們有著比其他生物更好的能力,包括語言溝通、交通、甚至是倚靠金錢或是個人能力可以去到許多離家超過幾千、幾萬里的地方,如果整天就窩在一個小房間裡,這樣感覺很浪費啊。 作者自己提到了遇見生命的轉機有很多的形式,他自己認為還是「與人接觸」較為重要。或許是因為罹患憂鬱症後害怕跟人接觸吧?當然跟人有接觸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剛好這是你/妳生命中目前最大的坎,若是可以解決掉它,會不會其他的問題都不是甚麼大問題了呢?擒賊先擒王,應該可以這樣說吧?那麼要怎麼樣跟人接觸呢?這邊就不得不說還是要謝謝世界上依舊有好相處的人存在啊。

作者某天在自己家裡附近的河邊閒晃,結果遇見了一個大叔說在他旁邊釣魚,當時對作者來說應該是嚇死寶寶了吧?就已經很害怕跟陌生人接觸,結果陌生人主動來搭話,不過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陌生人、也就是因為這個陌生人的出現,讓作者重新回到了社會裡。從作者的內容來看,有兩個地方是關鍵,一個是跟作者的狀況有相同經歷,這位大叔也曾經罹患過憂鬱症,有經歷過相同事情的人終究還是可以比較懂彼此的吧?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要成立團體,說是同溫層互相取暖;但也真的很多時候其他人完全不瞭解啊;第二個是大叔的生活模式是作者嚮往的,屬於比較無拘無束的方式,一個人開著車到處工作、家當甚麼的全放在車上,這樣自由的方式正是作者想要的,有時候生命裏能剛好遇見這樣的一個人,真的是很幸運呢。而也就是這位大叔在鼓勵作者,人一定要有工作,不一定要馬上有工作、或是鎖定甚麼樣的工作形式;但工作時肯定可以找到些甚麼?可是對於在溫暖的企業也無法好好工作的作者,這個建議雖然很想做看看但還是太難了,因此便決定走上創業這條路。 另外也很喜歡作者對創業兩個字的定義「創業就是創造維生的手段,不需要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不需要考慮對社會有甚麼價值跟貢獻」聽起來好像很沒有責任感?不過一個人可以讓自己好好活著,不造成其他人跟社會的負擔,雖然是最基本的事;但也是一種責任感的表現,對吧?在讀這本書之前一想到要創業,就會浮現很多常見的念頭,像是創業的本金要很高、創業的風險很多、重點是要創甚麼?一想到這些事情都不好說,最後還是縮起來當別人的員工好了,畢竟當老闆聽起來很風光;但其實扛的壓力也非常的大啊。而說到創業這件事,有別於一般人是用能力創業,作者是用自己的理想生活模式去反推甚麼樣的產業適合自己?在書裡面提到兩點是「自己不適合做什麼工作?」以及「自己想要的工作跟生活模式是甚麼?」然後就上網或是去圖書館找資料看看,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有三個產業,分別是「股票、外匯、跟聯盟行銷」最後作者選擇了聯盟行銷,而也真的靠這個活下來了,甚至是認識的妻子,結婚有小孩。 接下來想分享的,是覺得透過書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真的很想為自己拼出一條屬於自己生命道路的作法首。先是跑到與世隔絕的離島去工作,概念上其實就是到離島去打工換宿,然後還是有些薪水,乍聽之下好像很不錯,可是這不是真的那麼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要一個罹患憂鬱症、甚至是害怕接觸人群的人,去到陌生環境、跟陌生同事共事、然後每天要接觸各式各樣的陌生客人,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就像前面說的,如果可以遇見很好相處的人,真的是很不錯啊,在這邊作者遇到了另一個可以說是生命中的貴人,這個貴人帶給他的是夢想的實踐模樣,賺了錢就去世界各國玩玩走走,然後之後再回國賺錢、再出去玩,這樣的形式是可行的,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這聽起來很普通;但當你/妳身邊真的有這樣的人時,那種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也真的好像可以從中得到力量。第二個是把自己丟到貧民區裡面去工作,這聽起來也超級恐怖的我覺得,因為一般人對於貧民區的印象,應該都是很不好的,包括生活環境跟居住人群的複雜,真的要好好讓自己重新開始,是有必要去到那麼糟糕的環境嗎?可是或許作者這樣的考量跟做法,最後還是得到了好的結果,在這邊沒有要鼓勵大家一定得用這兩種方式;但是這樣給自己幾乎沒有退路的做法,如果你/妳暫時生命沒有其他家累的話,絕對是適合參考看看的,善良的人一定會遇見善良的人,始終是這樣認為的,雖然這世界上善良的人越來越少了。 想要分享的最後一個部分,是作者在貧民區遇到的另一個大叔,給他的建議是「一定要做有成就感的工作,這是錢換不來的」這件事聽起來雖然很容易但相信很多人到後面都會放棄了或是忘掉了,當然沒有成就感的工作你/妳還是有機會賺到很多很多錢,過著很好很好的生活;但成就感之於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來說,是有著很大的重要性。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3.1K會員
299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曾被困住的人,才能看到的景色。   ●我該追求什麼?該以什麼為目標活下去呢? 這些問題我現在毫無頭緒,如果我現在治好憂鬱症,就得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光想我就怕得渾身發抖。 罹患憂鬱症對我來說有一個明確的好處。 只要我還沒有痊癒,我就有一個不必跟社會接觸的藉口。 一個好手好腳、大學畢業的
Thumbnail
★曾被困住的人,才能看到的景色。   ●我該追求什麼?該以什麼為目標活下去呢? 這些問題我現在毫無頭緒,如果我現在治好憂鬱症,就得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光想我就怕得渾身發抖。 罹患憂鬱症對我來說有一個明確的好處。 只要我還沒有痊癒,我就有一個不必跟社會接觸的藉口。 一個好手好腳、大學畢業的
Thumbnail
作者是有被確定診斷憂鬱症狀、想要自殺、躲在家裡不想也不敢出門;但後來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型態,甚至還結婚生子。閱讀時一直覺得這樣的歷程很適合分享出來,倘若剛好生命經歷診斷憂鬱症狀、或是害怕跟人群接觸的人,不妨看看作者的評估做法跟歷程吧。
Thumbnail
作者是有被確定診斷憂鬱症狀、想要自殺、躲在家裡不想也不敢出門;但後來成功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型態,甚至還結婚生子。閱讀時一直覺得這樣的歷程很適合分享出來,倘若剛好生命經歷診斷憂鬱症狀、或是害怕跟人群接觸的人,不妨看看作者的評估做法跟歷程吧。
Thumbnail
關於憂鬱: 如果你真的不懂也許你可以保持沉默! 又有一個人因為憂鬱而自殺了,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有了。 結婚之後一個人跟著太太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對她來說那是一個很熟悉從小長大的地方,但對我來說卻是一個我從來就沒有來過的一個城市。 這個城市的人每天到同樣的工業區上班,
Thumbnail
關於憂鬱: 如果你真的不懂也許你可以保持沉默! 又有一個人因為憂鬱而自殺了,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驚訝的,因為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有了。 結婚之後一個人跟著太太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對她來說那是一個很熟悉從小長大的地方,但對我來說卻是一個我從來就沒有來過的一個城市。 這個城市的人每天到同樣的工業區上班,
Thumbnail
讀完書籍,思維深受衝擊。這本書不僅適合憂鬱症患者,更適合認真生活的我們。 成功學、商管學書籍也許適合積極向上、有毅力、有勇氣的人,但我看完只想把書撕爛,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不同,不該把成功的方法和定義鎖死,一概而論。 人生的路百百種,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並且付諸行動,獲得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讀完書籍,思維深受衝擊。這本書不僅適合憂鬱症患者,更適合認真生活的我們。 成功學、商管學書籍也許適合積極向上、有毅力、有勇氣的人,但我看完只想把書撕爛,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和個性不同,不該把成功的方法和定義鎖死,一概而論。 人生的路百百種,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並且付諸行動,獲得平靜和滿足。
Thumbnail
滑著琳瑯滿目的社交資訊,看著別人的光鮮亮麗,儘管理性清楚,每張照片只是人們人生的其中一片拼圖,感性卻讓我思索著,我自己的人生,更具體的說,是職涯。
Thumbnail
滑著琳瑯滿目的社交資訊,看著別人的光鮮亮麗,儘管理性清楚,每張照片只是人們人生的其中一片拼圖,感性卻讓我思索著,我自己的人生,更具體的說,是職涯。
Thumbnail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 也許你跟我一樣有著憂鬱症, 也許你跟我一樣很難適應體制內的工作, 也許你跟我一樣身無一技之長, 我承認自己的弱小,摸索不用故作堅強也能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帶給你追尋自由人生的勇氣。 作者是個日本人,23歲罹患憂鬱症,兩度
Thumbnail
一個憂鬱症患者從繭居在家到走向世界的重生之旅。 也許你跟我一樣有著憂鬱症, 也許你跟我一樣很難適應體制內的工作, 也許你跟我一樣身無一技之長, 我承認自己的弱小,摸索不用故作堅強也能活下去的方法, 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帶給你追尋自由人生的勇氣。 作者是個日本人,23歲罹患憂鬱症,兩度
Thumbnail
工作是一個難題。 大學時期憂鬱症大爆發,見識過無能的自己,因此一度非常害怕出社會後沒辦法工作、沒辦法賺錢、沒辦法獨立生活。 吃藥治療後,情緒變得很穩定,只剩兩門課的情況下,跑去打工,開啟工作職涯。先嘗試假日工讀,也就是一個禮拜工作兩天,在超商。當時還十分沒自信...
Thumbnail
工作是一個難題。 大學時期憂鬱症大爆發,見識過無能的自己,因此一度非常害怕出社會後沒辦法工作、沒辦法賺錢、沒辦法獨立生活。 吃藥治療後,情緒變得很穩定,只剩兩門課的情況下,跑去打工,開啟工作職涯。先嘗試假日工讀,也就是一個禮拜工作兩天,在超商。當時還十分沒自信...
Thumbnail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Thumbnail
此書推薦給所有現在或過去罹患憂鬱症或擁有憂鬱症朋友家人的人。 作者是曾罹患憂鬱症的大學生,大約從高二確診憂鬱症,因為生在病中的泥沼,在許多因緣下大二時轉系進入心理學系,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認識憂鬱症,並且緩緩地與之相處,把心理狀況、自己的私密日記、家人的無知或無法同理等真實情況完整公開,讓更多人能“進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