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十年前的文章了,現在回過頭來看覺得文筆真的是滿可愛,一點點的堅韌當中,帶著一點點不服輸的傲氣。這篇大概是寫文章這麼多年來,迴響最大的一篇了。部落格搬了家,讓我很意外的是收到不少訊息說看不到這篇很可惜。十年前後,很多事情可能都不太一樣了,也不知道當年這些上不了檯面的字句還能起到什麼作用,但如果讓我回到當年,我想,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讓自己滿身瘡痍,然後一點一點地成長,變成現在的自己。
嗨大家,今天來跟大家聊一些我的心裡話。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資格站出來講這些,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寫到最後到底有沒有辦法把我想說的真正表達給你們,但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
在開始之前其實必須要說,對於國中高中升學考試這件事,其實已經離我有一段時間,沒有致力於研究它是怎麼一回事,有多不人道多不公平多沒人性,所以這篇文章重點我放在心態上的轉變,關於當初的我自己以及現在的我自己是怎麼去選擇,以及現在大學四年過後,我想說的一些話。
senior high
現在回想高中三年,我只記得當初讀私校的自己過得不像個人,國三升上高一的時候,由於是一個沒什麼實力也沒什麼運氣的考生,所以基測分數跟我預期的253不一樣只有235。放榜的那天在房間哭了兩小時之後被媽媽拖著,拿著成績單用英文國文成績去報了私校的語言資優班。
進入語言班的我,在開學第一個禮拜全班被帶到一間教室,簽了一張叫做「進退場機制同意書」的文件。也就是說雖然你現在在資優班,但每個學期如果成績不到標準,就會被退到普通班讓普通班成績好的同學進來資優班。當時和坐在隔壁的同學一邊聊天一邊簽下了那份文件,記得自己還說「拜託誰會真的成績爛到被退班啊」那句話。
高一上學期結束之前,導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說「下學期開始你被排在五班。」(原本在一班)所以當初那個笑著說誰會笨到被退班啊的那個女生,在高一上結束的那一天,自己搬著桌椅從一班走到五班。長長的走廊上我記得我一邊走一邊偷偷的哭,因為好丟臉。
我一直以來都是個心裡劇場很多的人,非常敏感也非常容易胡思亂想,也很容易把事情往壞處想。本來偶爾在校園裡還會打招呼的一班同學,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發現我的劇場又開演,我覺得一班的同學們好像瞧不起我,看不起那個被貼上「被退班」標籤的我,即使知道可能是自己想太多。
漸漸的我習慣把自己關在教室,五班跟一班很不一樣,一班總是安安靜靜的,下課時間大家不是複習預習就是趴在桌上休息一下。老師同學和學習環境在半年後的全然改變,讓我不是滋味也無法習慣,所以決定以普通班身份的學生重新申請回語言班。於是在五班待了半年的我,再度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印象中的高二高三,我大部份的時間都是一個人,自己一個人掃地,自己一個人盛飯,自己一個人在體育課坐在邊邊。雖然回到了語言班,但是因為班上大家都比我認真實力也很堅強,所以原本來五班總是名列前茅的我又開始墊底。不過這次不一樣了,至少我認為自己是不得已的墊底,而不是因為自己擺爛不念書的墊底。
當時的高三生的我即將要面臨的是學測指考,而我的第一志願是政大日文系。高三那一整年我非常拼,為了考上第一志願,每天六點半起床到學校考試唸書然後一路晚自習到九點回家。我知道比起很多人我還不夠努力,因為本質就是有點懶,不論我再怎麼認真感覺都還有空間需要去追上其他人,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也沒有一次跟政大日文沾上邊。
終於到了學測前的校內推甄,我申請上讓學校推薦我給政大日文系,那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老師也說只要我把數理再拉高一點其實不是沒有機會的,學測前我甚至直接衝到政大拍攝備審資料的封面。
考試結束了,放榜的那天我沒有親自查榜,導師將我們的成績一個一個印下來交給我們,然後接過手中的紙條上寫著
「43」
我直接死一顆心什麼備審什麼面試填志願的,全都被我拋在腦後。從放榜那天算起,一切重新開始。
不過說真的我沒有非常非常失望,因為一直都把學測當成是一個提早解脫的機會(記得當初導師很愛把提早解脫四個字掛在嘴邊)如果沒有也就算了反正我還有指考怕什麼,真正開始影響我心情的,是班上同學一位一位去面試之後一則一則捎來的好消息。
而我覺得學校也滿狠的,把已經有學校念了的同學分到另一間教室自修(應該說是在那裡度過畢業前的日子)然後你就會看著班上的人,隨著每天放榜後的尖叫聲,一天一天變少,剩下你自己坐在位子上,抽屜裡還有一本又一本寫不完的模考題,然後對未來有著無限多的問號與彷徨。你知道自己不會有機會離開那間教室,因為你沒要面試也沒有什麼填志願的困擾,你只需要把你抽屜裡的那些書,無止盡的一看再看直到七月考試結束。
炙熱的初夏七月,我的高中三年也隨著炎夏劃上句點。再一次地確認了自己沒有考試運這件事,從小到大自認為最認真拼命的高三這一年,也只讓我拿到平均78不上不下的指考成績。
接下來我要說的,覺得大概就是當初萌生想寫這篇文章的最大動力,也就是填志願這件事。雖然不知道現在的會考制度還跟當初有沒有一點關聯,不過當就選擇這件事上面想跟大家聊一聊。
填志願的那段時間裡,我不斷的反正做著落點分析,看著去年前年大前年的分析指數再對照自己的成績,一張又一張分析表格裡告訴我應該要在志願表填上哪些數字,黑字紅字小數點加權平均。對我這個頭腦很差的人來說,我大概只看得懂學校系名跟招生人數。
平均78分,我到底能夠去哪裡。說穿了誰沒有名校偏執,78分雖然不是頂尖但也不想讓自己四年的努力付諸流水,看著電腦螢幕上空白的志願表,再看看手邊被翻到快爛掉的落點分析結果,我想出了幾種備案。
「就算我知道機率是零,賭上一口氣也要在第一志願填上政大日文。」
「好吧就算不是日文系我也想在政大唸書,把可能的系所都填上去。」
「78分就連中字輩都紅成一片,那就填上冷門的系吧,再轉系就好。」
「語言類的系所應該都可以勝任吧,日法西義德統統試試看也無彷。」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最大錯特錯的兩個想法就是「先進了學校再說反正再轉系就好」以及「這個我應該會喜歡吧?」這兩個觀念。當初竟然讓自己興趣完全無關的宗教系和哲學系,全都出現在志願表當中。
於是最後,系統丟了「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給我。
沒有太多情緒我淡淡的告訴親朋好友這個消息,然後大家不外乎回我那句「輔大好哇輔大美女最多了」
高中三年結束,我整理好行李上了台北。
college part.1
我其實還滿期待新生活的開始,畢竟哪個高中生不嚮往自由自在的大學日子。我們都曾經有過太豐富的想像力,然而到了結局才發現故事走向不是這麼一回事。
來到輔大的我,經歷了好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住在家裡以外的地方、第一次為了遠距離努力、第一次被當掉、還第一次只差一科差點被二一。
很多剛認識的人或跟我不熟的人都會以為,我是那種成績名列前茅很用功的學生,但其實不是就算了,還平庸到不行。
法文系說真的,我感受不到任何一點的共鳴。班上絕大多數都是北部學生,他們的生活模式跟我有太多的不同之處,他們對法文有絕對的熱情,他們知道下課後的夜台北有哪裡可以放鬆,我卻是一下課就躲回房間裡,躲進那個暗暗小小的宜美117號房。
唯一支撐我努力去上課撐過第一個學期的,是我在班上(幾乎算是唯一)的好朋友露丸,一個也和我一樣不喜歡法文的人。在班上寥寥無幾的南部人當中,嘉義人的她和台南人的我幾乎形影不離,不過就算是這樣我對法文還是提不起勁,再加上當初在南部唸書的前男友,我簡直想乾脆被放逐台南頭也不回瀟灑離開。
班上的同學們,有些人即使是大一就說得一口好法文,說自己在高中就一直想念法文系,在高中就已經修過法文甚至背好那些惱人的動詞變化,在我還在煩字母都背不起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能用法文跟老師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
一節又一節沒有共鳴的課,一天又一天漫無目的的日子,我回台南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然後在第一個大學的暑假,我整理行李的時候發現了一張被我忽略的字條
『真的很對不起你,我不是故意丟下你的。』
露丸的筆跡,在紙條裡告訴我她決定休學重考的事。我沒有重考的打算,因為我向來是一個不喜歡慢的人,不喜歡比別人慢一年畢業,不喜歡那種落後的感覺,所以也沒有跟隨她選擇休學重考。
第二個學期開始之後,我決定開始準備轉學考試,沒有考慮轉系的原因是因為,想轉到英文系除了重重關卡要突破之外,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班上成績。一個法文爛到不行差點被二一的人,還想拿什麼出來要求學校讓我轉系,轉學我想是當時的我唯一的一條路。
其實好像很多人在大一上學期就會開始準備,我晚了其他人一學期的時間,只能比其他人更努力。但要顧及學校課業的同時,時間對我來說仍然不夠用,只要一有時間我就關在房間裡對著電腦上課抄筆記。
2011年的暑假,台南大學轉學考榜單上,我的名字被列在第一順位。記得當時的我是激動到哭的。但我一直忘不了我拿著證明文件去報到的時候,系辦看著我拿著輔大的休學證明,似笑非笑的問我為什麼要轉來。當時我不太懂,但現在我懂了。
college part.2
轉到英文系的一開始,別人叫我的時候前面習慣加上
「同學.....請問你是那個轉學生xxx嗎?」
我其實沒有很把這件事放心上,畢竟從高中我就還滿習慣自己一個人,只在家人和很要好的朋友面前瘋瘋顛顛。同學,則是我最最不親的一個圈子。
沒有打算積極的去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我開始了我自以為是對的的轉學新生活。在輔大一年裡念的雖然不是英文系,卻也是外語學院的法文系,我開始有了可以比較的對象。為什麼當初法文系上有將近1/3的法國籍老師,這裡整座校園只有一個外國老師,教的甚至還是文學。
以前在輔大換教室上課我可能要走五分鐘,現在我一整個禮拜的課都在同一棟大樓解決。教室裡的課桌椅跟高中沒有不一樣,有時候甚至會有種自己又回到高中的錯覺。在輔大的時候雖然不是個人都讀書狂,但我看得到大家努力在揮灑自己的色彩,在其他人眼裡的堅定看見他們想做的事,他們可以滔滔不絕說著想去哪裡唸書,想申請哪一間研究所或是想去哪間公司實習。但在這裡,「認真」卻變成一件很奇怪的事。
以前在輔大上課不能吃東西的,有些老師甚至只允許我們帶水進教室。但在這裡學生可以穿拖鞋來上課,可以一邊吃早餐一邊滑手機,我從一開始的錯愕,到現在的習以為常。
我習慣了,習慣那種懶散,習慣上課時間做自己的事,習慣考試前一周才去問下禮拜要考什麼,然後我發現自己的英文越來越爛,跟我原本想念英文系的理念,徹徹底底,背道而馳。
然後我又開始動歪腦筋,既然都能轉來了,再轉走有何不可,這次我鎖定的目標是不是年年都招選生的政大韓文系,然後我開始自己準備歷屆考題,跑去圖書館找出一堆用得上的書。
最愚蠢的是,我把大二下學期的學分調整到最低限度,自以為有了前車之鑑我就不要再把時間花在修系上的課。
『反正都要轉走了。』是我覺得自己另外一個大錯特錯的想法。
因為,那年韓文系沒招生。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是接著去當了交換學生。四年級下學期回到台灣的現在的我大概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欠了滿山滿谷的學分要修,轉學再加上交換讓我只有延畢一條路,寫到這裡也短暫回顧了一次自己將近七年來的日子。
後悔嗎?不後悔,但也不算是完全不後悔。
after
我很努力想要表達自己想說的話,如果有想到要補充的應該會單獨另外po在專頁上面。我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小孩,不聰明還有點懶惰,但我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會為了自己要的那個目標付出相當的努力。也許比別人還要複雜一點因為多轉了幾個彎,但是我知道我追的是我選的,也知道因為是我選的所以我要心甘情願。
選擇這件事,本來就會被賦予後悔的成分在其中。我後悔嗎?我不後悔。
高中那段時間我已經盡了我最大的努力,雖然沒有我想要的結果,但至少我盡力了,也很全心全意地做後續的彌補。
我後悔嗎?我不後悔。
如果當初沒有選擇轉學,我也沒有辦法念完大學四年,可能就是被二一然後重考。
我後悔嗎?我有點後悔。
我每每後悔的是假如當初不選擇轉學,堅持下去到了大三大四,我或許就有機會到梨大當交換學生,而不是為了到韓國別無選擇只好去CUK,還在人家座談會上被問到為什麼選擇CUK的時候,說出因為我們學校只有跟CUK簽約的那種鬼話。
我後悔嗎?我不後悔。
因為CUK讓我學到了好多,我的韓文變得特強甚至在短短的時間內超越了英文,兩年的時間裡考到韓檢高級的成績,對我來說已經很滿足。
我後悔嗎?我有點後悔。
我其實也想要在大學四年裡學到系所給我的東西,我想要交很多朋友,也想像別人一樣一起出國畢業旅行。回頭看看我的四年裡,大部份的時間,卻是跟自己度過的,大部份的知識的增長,也都是在學校外面,而非我每天進出的教室裡。
我沒有辦法教大家怎麼填志願,也沒有辦法教大家怎麼樣才能有「不後悔」的選擇,但至少在這些起起伏伏的章節當中我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是: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然後我們都應該要為了自己愛的,盡最大的努力。
後不後悔,留給時間去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