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深頁十堂寫作課》的同學都知道,課堂中的分組實作練習非常燒腦,甚至會有報告難產的災情發生。上週五我們小組的《情節力》訪談練習,就是一部寫實的災難片。
課堂練習訪談的方式,是各組找一名成員擔任採訪對象,其他組員則發問紀錄,再應用「金字塔結構」整理出訪談的重點、情節。由於和我同組的其中一位同學,是名比特幣專家,還曾在「T客邦」擔任講師。我覺得他的背景很特殊,如果找他採訪,應該有很多有趣的梗,於是就請他擔任採訪對象。
結果,不但沒找到梗,訪談紀錄的金字塔架構還搭得歪七扭八。何況,我在去年洪老師的「故事力」課程就練習過訪談,不算初學者呢!老實說,當下心情有些沮喪。
不過,愛因斯坦曾說:「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如果認真訪問,報告卻不及格,就代表採訪過程有失誤。與其花時間難過,不如趕快找出正確方法。思考後,我從這部小組訪談的災難片,得到三點啟發:
一、要學會用一句話表達:
無論寫作或簡報,表達者要設法用簡白精練的話語向讀者聽眾傳達。例如:訪談時,同學用了「去中心化」、「區塊鍊」、「挖礦」等專業用語介紹比特幣,我和另一名同學努力想理解,問了很多卻仍有深陷迷霧之感,如果不是為了訪談練習,應該很快就放棄。讓我驚覺,越是複雜抽象的概念,越要如賈伯斯能用一句話表達,讀者才會理解而有興趣研究。
二、訪談時要時時偵測線索、快速改變決策:
當察覺採訪對象的回覆不適合當作寫作素材,要果斷提出其他問題,改變訪談方向;反之,聽到有可能發展故事的描述,就要仔細追問。比如小組訪談前段,同學提到比特幣是自學的,當下卻沒問他:用什麼方法自學、曾遇到哪些挫折、怎麼克服等等這些能探出情節的問題,回想頗可惜。訪談時,要如獵人般敏銳地追蹤獵物的蹤跡氣息,儘快抓出隱含情節的關鍵細節。
三、面對陌生主題,可先從熟悉的領域提問:
面對陌生的訪談對象、主題,要善用熟悉的領域知識、實務經驗提問,找出與之交集的共通語彙。小組訪談時,同學提到比特幣是新興貨幣,人人都可賺,成長潛力風險都很高;事後想想,其實我可以從科技業產品經理的角度提問,像是:比特幣活動以個人消費者或企業居多?需要準備哪些軟硬體?不僅能聽到自己可理解的答案,採訪對象也不用費力解釋,訪談更順利。
這次《情節力》的小組訪談練習,情節報告幾乎交了白卷,所以也來不及經歷洪老師「情節 3C 黏力學」的嚴格審核 — — 具體 (Concrete)、可信 (Credible)、關心 (Care)。但這張白卷,經過時間的浸泡,反而浮現這三點啟思的文字。就如泡了水的京都貴船神社水籤,神奇而美麗。
至於,我是否找到《情節力》的正確方法,就請大家用這篇文章來檢驗吧!
寫於: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