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書】打電話教戰守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喜歡打電話,因為我是內向者。」

  即使許多朋友感到驚訝(甚至懷疑),我始終清楚認知,也從不厭其煩地如此告訴他們。

  許多人對「內向者」的誤讀,是認為內向者怯於面對人群,因此選擇活在自己建立的框架中,以逃避這個社會湧進來的聲音訊息,但這不利於社會化。在我也吸收這些誤讀之前,我也因此而困擾著,直到接觸了心理學分析,以及拜讀張瀞仁老師《安靜是種超能力》之後,覺得應該要來寫點什麼。因為我相信,「異」來自於「同」;我們所認知的異,不應該是「負面」的,而是「獨特」的。性格有多樣分類,自閉亞斯也有光譜,內向之於外向,也不過就是亞洲之於歐洲這樣的存在,本有其理由與意義。

  拜現代化資訊普及之賜,我終於明白,我幼年至今某些格格不入的心理狀態與行為都是源自於我是「內向者」的緣故,雖然我不願意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句話來形容我一直在做的事,但我的確從不間斷調整自己以融入這個社會,因此,在他人眼裡看來習以為常的行為,卻是我耗費極大心力刻意為之才能完成。

  若以我個人的生活體驗來解釋,內向者所畏懼的主體其實並不是人群本身,而是人群所乘載的資訊量(已發的加上隱含未發的)。內向者有個很經典的指標,就是大腦必須先將眼前的資訊下載、吸收,內化成個人理解,才能做出比較完整而具邏輯的回覆,資訊量過載往往導致內向者處於當機狀態,而我們為了避免大量當機導致主機衰竭,生物存活本能就是逃避。

  換句話說,如果想讓內向者一刀斃命,或大難不死也重傷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沒有時間準備」;而內向者要在社會上存活下來的方法,就是在平常「大量而多樣化的準備」以隨時迎敵。

  我雖然也不特別喜歡見面談話(有要事商談的那種),但「電話往來」才是我至今無法完全克服的心魔。尤其必須「立即」打電話給他人,又或他人當下表示要打電話來(但卻未明確表示有什麼事)的時候,惱人內心小劇場就上演了:

「我該怎麼說?」
「我該怎麼答?」
「我該答應嗎?」
「我該拒絕嗎?」
「答應的理由是什麼?」
「拒絕的理由是什麼?」
諸如此類的迴圈至今仍然反覆,無解。

  對於內向者族群而言,我們人生的中心思想就是「準備」,但打電話就是很難事前準備的行為。通常會見面,大部分都有預告性與會晤的目的性,無論是否赴約,給內向者的緩衝時間仍然較充足。若外向者的資訊速度是光纖網路,內向者處理資訊的速度可能只有512K。而比起會面,電話裡僅憑聲音,少了表情,內向者無法明確得知對方意圖,亦難以迅速處理資訊,不幸陷入沉默後的尷尬更使我們無法招架。

  身為純種內向者,從小到大我莫名排斥接電話,也盡量避免打電話。進入職場後在傳產當生管品管,雖然需要電話溝通,但並非大量聯絡,主要的時間還是對內協調與庫房工作,有時候甚至一整個早上都不需要與人說話,所以我沒有急迫地感受到電話往來這件事帶給我的衝擊。

  直到我因為生涯規劃進入金融機構,真正的內向者危機才宛如海嘯迎面而來。除了面對窗口客戶的血淚史,光是打電話這件事,就讓我花了許多時間才從支吾其詞到鎮定回應,當然,事前準備的SOP必然不可免。
我那時的自救方法是:
1.確認溝通目的。(是行銷?是通知?是補件?)
2.確認客戶身分。(先生/小姐/太太/阿姨)
3.建立適當問候語與道別語(早安/您好/請教您/感謝您)
4.最後將溝通內容整理成摘要,避免電話行進中腦袋當機
(然後深吸一口氣開始撥通電話)

  也許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唖然失笑:不就打個不到1分鐘的電話,有必要搞得風蕭蕭兮易水寒嗎?多人不明白的是,未消化的資訊對內向者來說,其實是一把兩面刃,在我們還未掌握運用它的精髓之前,只能如履薄冰,別無它法。

  我現在仍然喜歡文字溝通,也不愛講電話,但認同蘇軾在〈教戰守則〉裡說的「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要存活於這個世界,我們只能居安思危,逃避無助於成長。我自認既然不擅長,那便平時多準備 。發揮優勢固然重要,但我們不須澈底放棄自己的弱項,也不強求自己將弱項做到跟他人一樣的高度;只是把它做到「差強人意」仍然有其必要,如此可以幫助我們在職場上比較順利,至少比較平安。

 以上,祝福所有內向者都可以順利完成「職場電話溝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35內容數
年已不惑的單身女子,繭居生活中的思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遺我雙鯉魚 的其他內容
然而白雲蒼狗中,一切仍存在著永恆的實相。變了的是人生的滄海桑田,不變的是被時代覆蓋而模糊泛黃的回憶裡,我們曾經的心動與憾恨、絕望及勇氣、平靜和釋然。
穿過舊時光到達海風微鹹的黃昏,J佇立在遊人如織的港區碼頭,背後燃燒的夕陽包圍他頎長的身影,我穿過人群凝望這樣熱切的面容時,想起父親期待我成家立業的心,以及我與父親為了J大吵一架後負氣離家的深夜。困惑著,與命運背道而馳的究竟是我還是父親?
死生,命也。人世憂歡終如浮雲,隨你入土,一切復歸於零。  
〈殊途〉 殊途,是我們共有的名字,我們也牢牢雋刻在心上,只是想明白,在離索之前,在荒涼之前,我們能擁抱多少聲色熱度,能收藏多少枕邊絮語,這不是一種苟活,只是用隱晦的方式綿延細膩而糾纏的情思,至少趁著生命的浪頭尚未到達,可以暫時忽略相遇與分離一體兩面的樣貌。
然而白雲蒼狗中,一切仍存在著永恆的實相。變了的是人生的滄海桑田,不變的是被時代覆蓋而模糊泛黃的回憶裡,我們曾經的心動與憾恨、絕望及勇氣、平靜和釋然。
穿過舊時光到達海風微鹹的黃昏,J佇立在遊人如織的港區碼頭,背後燃燒的夕陽包圍他頎長的身影,我穿過人群凝望這樣熱切的面容時,想起父親期待我成家立業的心,以及我與父親為了J大吵一架後負氣離家的深夜。困惑著,與命運背道而馳的究竟是我還是父親?
死生,命也。人世憂歡終如浮雲,隨你入土,一切復歸於零。  
〈殊途〉 殊途,是我們共有的名字,我們也牢牢雋刻在心上,只是想明白,在離索之前,在荒涼之前,我們能擁抱多少聲色熱度,能收藏多少枕邊絮語,這不是一種苟活,只是用隱晦的方式綿延細膩而糾纏的情思,至少趁著生命的浪頭尚未到達,可以暫時忽略相遇與分離一體兩面的樣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我的困擾不是性向或是性別認知(至少目前不是XD) 但我的確有些事情不想公開讓別人知道 當然那些我不想說的事情對我而言一點都不可恥 反而某方面來說可能還很勵志?! 但我評估了很多事情以後 我還是選擇不出櫃 當然我也不是什麼深櫃 我還是會和一些我覺得能夠講的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透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的溝通方式,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害怕打電話的問題,並成功協調議價。同時提到心態改變和運用新體驗取代舊的負面體驗的重要性。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我的困擾不是性向或是性別認知(至少目前不是XD) 但我的確有些事情不想公開讓別人知道 當然那些我不想說的事情對我而言一點都不可恥 反而某方面來說可能還很勵志?! 但我評估了很多事情以後 我還是選擇不出櫃 當然我也不是什麼深櫃 我還是會和一些我覺得能夠講的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透過觀察-感受-需求-請求的溝通方式,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克服害怕打電話的問題,並成功協調議價。同時提到心態改變和運用新體驗取代舊的負面體驗的重要性。
在這個喧囂的社交世界裡,內向者常常感到挫折和困惑。他們與外界的互動常被誤解為冷漠或缺乏興趣,然而實際上,內向者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表達自己。面對這樣的挑戰,內向者如何社交呢?內向者可以採取一些策略來克服內心的障礙,建立起豐富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I」是什麼? 英文是「Introversion」,內向性格的意思,是區分自己如何補充或者調解自己能量的方法。內向人需要時間獨處思考充電;而外向人的狀況是透過跟人群相處補充能量。但這並不代表內向人不喜歡交朋友!! 這個很重要,只是需要時間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這是一本專門為內向者寫的職場進擊指南,書本封面上寫了:「這本書不是要你變外向」也是這句話讓我決定翻開這本書好好閱讀,因此,如果你也因為內向的個性偶爾感到有點困擾;或是好奇怎麼把內向當成優勢好好發揮;甚至是你是外向的人,但想了解你的內向朋友在想什麼,都很推薦跟我一起閱讀今天的這本書喔